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第九册第十册第十一册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一册 童年趣事 教学设计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之一
江苏省吴江市八都镇中心小学 钱金明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设计以我校省级课题《农村小学作文策略研究》的子课题——《农村小学快速作文策略研究》的实施为背景,通过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确定写作的范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让学生的“外部刺激”能转化为写作的内部动机和能力;通过习作,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升情感、审美的价值,让学生享受作文教学的愉悦,从而真正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爸爸在田里干活,一定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妈妈笑着回答,走进灶头间里去了。
    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妈妈吵着要了一回。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动开了脑筋。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那时候,我人矮,没有八仙桌高。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妈妈,西瓜要滚下来了!”话音刚落,没等妈妈走出灶头间,西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掉成好几瓣。
    妈妈捡起西瓜,一边埋怨,一边叫我赶快吃掉几块。我高兴极了,边吃边露出得意的样子:妈妈这下可上当了。我偷偷地朝妈妈一看,见她没发现什么破绽。于是,我咧开嘴笑了。
    “笑什么?”妈妈奇怪地问道。
    “西瓜又凉又甜,真好吃!”我调皮地回答。其实,我的心里最明白。
    现在回想起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五、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2004-06-26]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