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语文S版第一册语文S版第二册语文S版第三册语文S版第四册语文S版第五册语文S版第六册语文S版第七册语文S版第八册语文S版第九册语文S版第十册语文S版第十一册语文S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一册 古诗三首 竹石 教学实录
话《竹石》
新塍镇中心小学 张玉甫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清代诗人郑燮的作品《竹石》,我把教学目标定在: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能够联系注释以及工具书读懂诗意;3、感受竹子的顽强毅力,从而激励自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组织教学:

  一、导课激趣是前提
    对于一首古诗,学生只有对它感兴趣,才有可能深入地学习。如果学生对古诗不感兴趣,则学生很难会去学习它。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竹石》的兴趣,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师:读了题目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竹子生在石头当中。
    生:是石头做成的竹子。
    师:你见过竹子吗?你对竹子有些什么了解,用一二句话说说?
    生:竹子的叶子一年四季是绿的。
    生:竹子有一节一节的。
    生:竹子小的时候可以吃,而且很好吃。
    生:夏天,我们可以到竹园里纳凉,做游戏。
    小结:郑燮写的《竹石》到底写些什么呢?学了诗句以后我们会了解的。
    因为学生对身边的竹子是比较了解的,组织学生由此及彼地进行链接,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竹石》兴趣。

  二、理解词句是关键
    要让学生进一步领会《竹石》的大意,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字面上读通、读懂诗句。我让学生悟读,引导学生对照注释以及工具书自己悟读。在一首古诗中,往往会因几个陌生的字词或有特殊用法的字词而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那些关键的字词,予以点拨指导,启发引导学生去领会全诗大意。如“咬定”、“破岩”、“还”、“任尔”等字词的意思的理解。

  三、激发情趣是目的
    学生通过悟读,真切感受到“岩竹”的精神“坚强”、“有毅力”,“刚强不屈”。请看部分学生的情趣产生过程:
    生甲:从“咬定”一词可以看出,竹子的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中,不肯有半点放松,它也不愿意扎根在沃土上,可以看出竹子具有顽强的毅力。一个“咬”字可以看出郑燮已经把竹子不当成一般的竹子了,而把竹子已经当作一个坚强不屈的人了。
    生乙:“立根原在破岩中”的一个“破”字写出了竹子生长环境的恶劣。它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还依然挺立着,可见竹子多么坚强。
    生丙:我还有补充,一个“破”写出了山上的岩石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竹子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生命危险,但它还是乐呵呵地生活着,你说坚强不坚强?
    生丁:“千磨万击还坚劲”可以看出竹子已经经历很多很多的磨难,一个“还”字说明竹子没有被困难压倒。
    生戊:“任尔”一词也说明竹子不怕艰难险阻。可见竹子刚强不屈。
    感受:学生通过读读、议议、再读读、再议议对岩竹那种伟大的坚强性格感悟得非常透彻了。因而对竹子的崇敬之心也油然而生。

  四、训练朗读是重点
    小学生学古诗,我的观点要引导学生多读,要在读中做文章。因为,只有让学生反复读,才能引导学生反复与文本接触,才能引导学生反复地感悟文本。学生感悟文本次数“量”的增多,必然为达到“质”的改变。这个“质变”是学生通过阅读自然而然获得的。我采用“五读”: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二是自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三是细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等自主感悟;四是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将竹子的顽强性格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五是背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通过这样反复地读,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之中,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五、引导链接是延伸
    学生通过学习,对竹子的精神有很深的感受,学生们纷纷表示:“我们要像竹子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进行链接。我是引导学生与日记、周记链接。
 
   [2006-10-1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