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语文版第一册语文版第二册语文版第三册语文版第四册语文版第五册语文版第六册语文版第七册语文版第八册语文版第九册语文版第十册语文版第十一册语文版第十二册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七年级上册 木兰诗 教材理解
《木兰诗》综合资料之一
佚名
  
  〖教法建设〗

  〖抛砖引玉〗
   1、本单元"单元提示"强调:"学习本单元,要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木兰诗》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形象,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故教学本课不宜进行支离破碎的翻译,宜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和木兰的形象,并把全诗的背诵作为学习重点。
   2、本诗为北朝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它成功地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方祛,使得全诗气势雄浑,而又易记、易诵。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3、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叙述洋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学习本诗应注意体会它的剪裁艺术。

  指点迷津
   重难点突破设想:首先攻克难点。针对"木兰形象的把握"这一难点,可以这样考虑教。

  学思路:
   1、在熟悉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指名讲述故事的大意。
   2、结合下面练习,开展小组讨论,析误辨正,然后集中交流。要点小结:第A项比较正确,它把握了全诗的"核";第B、C、D项不仅离"文"太远,而且还含有错误的分析。

   附练习:
   下边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你认为哪一种正确?如果认为都不正确,那么,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又反映出他们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3、教师示范评析。要点提示:以第二段为例。一、二句写木兰母女对话,意图是引出木兰复杂、激荡的内心活动--前方战事紧张,皇上征兵,阿爷在册,家中无可征男丁。辗转思索,决心既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个"愿"宇,一个"替"字,显示了这位女子果敢、坚定的信念。
  4、指导分级选段品读,然后交流。
  5、教师相机点投,形成统一要点。
   为突破"诗的剪裁艺术"这一难点,可采用以下步骤:
    ① 引导学生明确:本诗的剪裁艺术主要表现为"详略得当"。
    ② 快速默读全诗,整理出故事的基本轮廓:纺线想心事--准备出征--恋别登程--沙场征战--得胜辞行--荣归故里。
    ③ 把握木兰形象,细心探究:上述各情节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民歌的作者为什么如此剪裁?
    ④ 组织学生交流,再归结要领。
   接着是掌握重点:
    1、关于对偶和排比
      ① 运用识记法熟知定义要点。
        古代诗文里经常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对偶。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组成。无论叙事、议论、抒情,都可以用这种修辞方法来加强语势,或表示逐层深入。
      ② 采用比较法辨明差异。对偶和排比容易"错位"。如何辨"明"?应从结构、功能等方面加以比照。
      ③ 借助例句实际训练。
        例: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该句显然不是对偶。因为两个句子仅字数相等,结构前后相去甚远--"见军帖"是动宾短语,"大点兵"是偏正短语。
    如果要品味排比句的修辞神韵,应在具体语境中选例、析例。
    2、关于习诵
     ① 教师示范背诵,以激发学生兴趣。
     ② 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快速背诵。
      如:A、各个击破法(理解各部分,逐步习诵);
        B、画面再现法(如三、六段,边读边联想情景);
        C、小组竞赛法(五至六人一组,用"接龙"方法背诵);
        D、自我检测法(在草稿纸上只写出每句的领头字,自己独立地诵读)。
 
  〖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一)《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提示: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二) 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试根据课文进行分析。
    提示:
    这首叙事诗,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全诗分为六段。
    第一段:从"唧唧得唧唧"到"从此替爷征",木兰得征兵的消息,准备代父从军。  
    诗的开头四句,先写木兰坐在织布机上停织叹息的情况;接着,用四句问答的形式,自然民间入对征兵之事的叙述,"昨夜见军帖",可见战事的紧急;"大点兵"可见征兵规模之大,战事的严重。"十二"、"卷卷",都极言多,表明情势的急迫,父亲被征已不可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一组排比句,照应前段,点明叹息的原因。接下去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两句,表明木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毅然决定替父从军。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抛头露面被视为"非礼",而木兰却女扮男装,准备和男儿一起,奔赴战场。到这里,木兰的勇敢、果断的性格,已给读者留下了第一个鲜明的印象。
    第二段:木兰做入伍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
    先写木兰紧张筹备,整装待发。用"东"、"西"、"南"、"北"这种民歌常用的铺陈手法,借以突出准备工作的繁忙。
    后面八句,是两组排比句。既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感情,又写出了出征的历程,行军的疾速。读着,我们好像听到了黄河的涛声,燕山的马嘶,看到主人公纵马奔驰在漫长崎岖的征程,去迎接战斗。
    第三段:概括记叙木兰十年征战的情况。
    前面两句,写一路行军的情况。"万里"一词,显出路程之遥;"关山度若飞",用夸张表现行军疾速,烘托了她威武、矫健的形象。
    接着,抓住战地生活中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和环境的艰苦,描写简洁、生动,使读者好像听到了寒风中阵阵的刁斗声,看到了冰冷的月光照射着战士的铠甲,寒光熠。最后两句,前句写战争的激烈,以衬托木兰的骁勇和刚强。十年的征战,对一个改扮男装的女孩子,有着多少不寻常的经历啊!在呵气成冰的夜晚,木兰多少回彻夜不眠,和战友们风驰电掣,越过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尽管没有正面写怎样战斗,怎样生活,但在战场上战马飞驰的形象,却生动地概括了她十年战斗的生活,表明她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经受了严酷战争的磨炼,终于历尽艰辛,屡克顽敌,成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英雄而凯旋归来。
    第四段:木兰入朝受赏,向天子表明了不受官爵,解甲还乡的请求。
    因战功卓著,木兰受到天子的接见,被加官晋级,赏赐了数不清的财物。"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两句,在前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赞扬她超出男子的勇敢和才智,同时,也为下面的辞官作了铺垫。
    勋位如此之高,赏赐如此之多,然而,木兰却不屑一顾。她深切地怀念着故乡。十年奋战对她来说,并非为了受赏加爵,而只是为了争得安定地从事劳动的生活权力,因此,木兰坚决地作出了解甲归田的请求。处于长期封建战争动乱中的人民,十分渴望和平美好的劳动生活,他们把这一愿望,寄托于木兰形象之中。木兰辞归这一情况的设置,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辞官"一节,在木兰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木兰在建立功勋后,没有以此为阶梯,进入统治阶级的行列。相反,却解甲归田,回到了人民之中。因而使这位古代女英雄的艺术形象,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而有别于封建文人的作品。第五段:木兰与家人的欢聚,改装后同伴的惊讶。
    "爷娘闻女来",以下三组排比句,写出听到木兰归来的喜讯后,家人的欢欣:父母出迎,姐姐理装,小弟宰猪羊,一派忙碌、热闹的景象。
    "开我东阁门",以下六个排比句,细述木兰归家后的一连串举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真切地表现了她的女性特征。到此为止"完成了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后一笔,一个淳朴、勤劳,既英武豪放,又美丽动人的古代杰出女英雄,栩栩如生地立在人们的眼前。
    从"出门看火伴"以下四句,由"火伴"的"惊忙",衬托出木兰的不凡。
    第六段:以兔作比,写出木兰的豪感,表现了人们对女英雄的赞美。
    "安排辩我是雄雌",画龙点睛地揭示出全诗的思想意义。木兰穿上男装,在战场上驰聘格斗时,同男战士一样吃苦,一样勇敢,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
    "男尊女卑",是封建伦理道理的主要内容,是束缚妇女的沉重的精神枷锁。而木兰以超出一般男子的卓著功勋和藏视功名富贵的美富,无情地嘲讽了封建统治阶级轻视妇女的伦理观念,揭示了全诗的思想意义。
    这首优秀的古代民歌,生动地描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勤劳、质朴、坚强、勇敢、蔑视官爵利禄的古代女英雄的高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时至今日,木兰的形象,还成为广大妇女引以自豪的榜样,成为鼓舞妇女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木兰诗》是我国古代一首著名的叙事诗,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它叙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十多年以及立功后不接受奖赏而还乡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此诗充满传奇色彩,情节曲折,戏剧性强。在选材、组材上注重详略得当、疏密相间,很值得我们借鉴。你能指出本诗的详略如何安排吗?
    提示:
    木兰既是普通劳动妇女,又是代父从军驰聘沙场的巾帼英雄,她立战功而不贪荣华富贵,甘愿回故里重过普通妇女的生活,这正是木兰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至今广为流传的原因之所在,所以作者对木兰从军的缘由、惜别、辞官、还家铺叙得不厌其烦。
    作为一个女儿家,和男子一样昼夜兼程奔赴前线,那艰难可想而知,作者用两组"旦辞……暮宿(至)……"诗句写出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同时连用两句"不闻……但闻……",巧妙而细腻地刻画出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烘托出人物形象。
    因为诗的重要不在于写战争本身,而在于讴歌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描述出征前的准备只用短短四句,描述战地生活只用六句,既写她跋山涉水、驰聘沙场,又写了战争的残酷及时间长,突出了木兰的出生入死劳功高,从侧面表现人物,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木兰代父从军,凯旋还朝,她不图功名利禄,愿回家过耕织生活,表现了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诗中详细地描绘了木兰回乡与家人团聚以及恢复女儿装时的喜悦之情,渲染了热烈的场面,这欢乐的气氛,充分了生活气息。
    作者就是这样详略得当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人物的形象,刻画出她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爱国的优秀品质,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

  (四)阅读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语,请积累本诗的一些重要字词。
    示例:
    1、多音字:
    2、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出门看火伴:火,同"伙"。
    3、词语补释:
      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即"所思何"。所思,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何所忆"与此同。
      但闻:只听到。但,只。
      胡骑鸣啾啾:胡人战马啾啾的叫声。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骑,旧读(jì),这里作"战马"讲。现统读为qí。
      寒光:清冷的月光。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驰,动词,使……驰,这里可译为"骑上"。
    4、重点实词:
      可所亿:思念有爷名:父亲市鞍马:买
      戎机:军机,军事朔气:北方的寒气百千强:有余
      不用尚书郎:不愿作扶将:扶持花黄:妇女脸上的一种装饰
      提示及答案:诗中屡次提到一些数字,如:"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壮士十年归"。其实,"十二"是极言其多,"十年"不过是举个成数,都不能认作确实的数字。这样的运用数字,不拘泥事实,和开头写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结尾吟唱者的话,还有中间的"东市买……北市买……"、"爷娘闻女来……小弟闻……"两节,都体现了民歌的特点。

  妙文赏析
               难忘的课堂提问

  我已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了。六年来,精心培养、耐心教育过我的众多的老师之中,大多都喜欢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提问,但唯有曾经担任过我们四年级数学课的老师,他上课除了提问学生外,偏就喜欢上了让学生课堂提问老师,这却让我感到意外和新鲜,至今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我新升入四年级的开学第一节课。"丁铃铃、丁铃铃"的上课铃声,把活跃了一个暑假的同学们重新集中到了"可怕"的教室里。教室里一片寂静,全班同学都焦急地等待着,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来给我们上课的不再是一位"凶"老师,而是一位和蔼可亲、性情温顺的"好""老"师或女老师……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打断了我们的美妙幻想,抬头一看,同学们都惊呆了,站在我们面前的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短平头,浓眉毛,大眼睛,四方脸,高鼻梁,身穿深蓝色的西服,脚蹬捷克式的皮鞋,表情严肃可怕,给人以十分严厉的印象。此时,同学们你看看乐,我瞅瞅他,教室里出现了令人不安的异常宁静……。"同学们,  我姓张,今后我们班的数学课就由我来担任。大家每天都上数学课,你们知道什么是数学吗?"不待回答,张老师面带微笑地接着又说:"数学是研究数字运算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张老师简单的几句话,教室的紧张气氛逐渐缓和了。这时,我班挨老师批评最多的李小冬莫明其妙地站了起来。挑衅似地说:"你知道什么是语文?"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使宁静的课堂掀起了骚动,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李小冬又要被停课了","这次张老师非罚李小冬钱不可",……可只听一声"问得好!"张老师发言了,"李小冬提的问题非常好,他爱动脑子,但得全班同学学习。"这一下,全班可热闹了,你一言,我一语。只听张老师认真地回答说:"语文是用来研究语言文字的一门学科。"停了一下,他接着说:"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勤发问。今后我们就是要求同学们课堂上多给老师提出问题,让我们一起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年里,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师生情。小小的课堂提问把师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同学们多么希望张老师一直教到我们毕业啊!
  可惜,张老师仅给我们上了一学年课,就因为工作的调动离开了。

  赏析:
  按常规理解,"课堂提问"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本文作者却从反向思维,描写了一个既提问学生又喜欢让学生提问的老师,他以民主的作风、宽容的态度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以老师的人格力量教学了学生,学生在被理解和尊重中接受了老师的激励。文章选材角度新,立意深刻,读后颇受启发。
  文章构思缜密,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牵动着读者的心弦。文章开始提出了老师"爱让学生提问"的特点,接着引出了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情景。让课前学生对新老师的脾气、性格、性别、年龄等方面心理要求的描写,反映了学生对被尊重及爱护的渴望;而新老师的登台亮相,与学生们的想象大相径庭,"教室里出现了令人不安的异常宁静";随着老师的"开场白",教室里的空气开始缓和,偏在这时,一个调皮学生的发问,又使教室空气紧张起来,但老师出乎意料的镇静和认真回答,赢得了学生的掌声。文章在缜密的构思中,刻画人物细腻,心理活动描写充分,使文章显得紧凑集中,生动感人。
  文章收尾简洁、含蓄,对老师的敬慕和思念溢于言表,令人回味无穷。这样一个好老师,仅教一年就调离了,而给人留下的印象又是这么清晰、深刻,可见第一堂课的提问深刻在脑际中,无疑是"难忘"的。
  古人讲作文构思的章法,是"凤头、猪肚、豹尾",这篇文章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值得细细品味。

  思维体操
    请在一个空格里填上一个字,组成八个常用的成语:
  答案及分析
    思考时要注意横行成语与纵向成语有交叉现象,忌顾此失彼。答案如下:
 
  〖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对本诗需掌握以下内容:
  项目学练要求
  基础知识
   1、知道什么是"乐府民歌"。
   2、了解《木兰诗》的出处及历史背景。
   3、记住唧、杼、帖、鞍、鞯、辔、啾、戎、朔、柝、勋、赐、姊、鬓、傍等字的形、音、义。
   4、辩析多音字:当、可、汗、溅、骑、燕、著。
   5、认识通假字:帖、火。
   6、解释机杼、可汗、胡骑、戎机、朔气、金柝、策勋、红妆、云鬓、花黄、扑朔迷离等词语的含义。
  阅读理解
   1、把握诗歌叙事的情节,领会全诗的内容。
   2、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理解主人公木兰的典型意义。
   3、分析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能力训练
   1、分析诗歌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领会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与本单元其他诗歌作比较,领会叙事诗的特点。
   3、背诵。
   4、把这首诗改成记叙文。
  动脑动手
   1、选出不能构成对偶的一项。( )
     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2、选出对木兰形象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出她勇敢、坚强的性格。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运用对照,以声传情,表现出木兰思亲恋家的细腻情怀。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两句用夸张的笔法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是以别的将士的经历来衬托木兰机智不凡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3-5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从具体内容的安排看,本段可分哪几个层次?
  4、文中两处用到排比,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呢?
  5、选出评术有误的一项。( )
    A、本段的感情基调是喜悦、欢快。
    B、本段内容与篇首内容紧密响应。
    C、"当窗理云鬓"与"当户理红妆"的含义和情调完全一致。
    D、本段是有关木兰经历的一个喜剧性结局。

  创新园地
                巧姑解谜语

  从前有个王老汉。王老汉有三个儿子,娶了三个媳妇。王老汉想考考他的三个媳妇谁最聪明。一天,他把三个媳妇叫到跟前,说:"你们好久没有回娘家了,心里一定很挂念,今天你们回娘家去,住几天吧!"
  一个媳妇一听说回娘家,高兴极了。忙问公公让他们住多久。
  王老汉说:"大媳妇住三五天,二媳妇住七八天,三媳妇住十五天。三个人要一同回去一同回来。大媳妇回来给我带个‘纸包火’,二媳妇给我带个‘纸包风’,三媳妇回来给我带个‘纸包响’。"
  三个媳妇当时连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各自回房收拾一下,便一齐动身回娘家去了。当他们走到三岔路口分手时,才想起老公公临走时的吩咐。
  大媳妇说:"公公让我们一个住三五天,一个住七八天,一个住十五天,还同去同回。
  唉,三个人的日子又不一样,同去容易,同回多难啊!‘纸包火’又哪去找呢?
  二媳妇说:"是啊!‘纸包风’是什么,我还不知道呢!"
  三媳妇说:"是呀,我到哪去找‘纸包响’呀?"
  说着说着,三个人急得哭了起来。
  这时,有个名叫巧姑的姑娘经过这里,见三人哭成一团,问明事由,说:"这太容易了,只怪你们没有好好想想。"
  巧姑三言两语就帮三个媳妇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巧姑是怎样解决的呢?
 
   [2006-10-05]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木兰诗》赏简  摘自《中基网》网站。
下一篇   《木兰诗》主题思想之我见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