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语文版第一册语文版第二册语文版第三册语文版第四册语文版第五册语文版第六册语文版第七册语文版第八册语文版第九册语文版第十册语文版第十一册语文版第十二册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介绍
佚名
  
  一、单元设置意图
    本单元以文言诗文为中心安排教学。其目的,一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二是通过学习古诗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逐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水平。

  二、单元选文意图
    这个单元,继续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最长不超过500字)、内容浅显的古代散文和诗歌(古文4课,古诗词1课)。这些课文都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文言诗文篇目,其中《爱莲说》、《陋室铭》、《黔之驴》、《诗词五首》中的五首诗词,同时还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
   《爱莲说》和《陋室铭》是古代托物言志的名篇,把它们安排在这一册教科书中,还有让学生与第一单元(状物)配合学习的意图。《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寓言,安排在这一册教科书中,还有让学生与第三单元(童话)配合学习的意图。老师们教学时,要体会编者的这种良苦用心。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课文较浅显,但含义深刻,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上。由于写作年代距今久远,有些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今天的学生难于理解,这会成为教学难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背景知识。

  四、课文讲解

                    21.黔之驴

  这是柳宗元写的一篇寓言。阅读寓言,重在把握寓意。当然,对寓意可以有多种理解。以本文为例,既可以从虎这一方面概括寓意,也可以从驴这一方面概括寓意,甚至还可以从好事者的角度加以思考。教学时不要定于一尊,要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把握寓意,要提倡独立思考,创新思维。
  本文虽篇幅短小,却引人入胜。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形象逼真地刻画出了虎和驴的不同心态,饶有情趣。
  几个词语的解释:
  “莫相知”中的“相”在这里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其意思与七年级(上)《期行》中“相委而去”的“相”是一样的。“相”字的这个意思现在也常使用,如:好言相劝、实不相瞒、有事相告,等等。
  “虎因喜”和“因跳踉”中的“因”,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因而,于是”。

                    22.陋室铭

  这是一篇咏物抒情之作。作者借歌咏居室环境之雅,抒发其安贫乐道、志存高远之情。
  课文以“惟我德馨”统领全篇,突出一个“雅”字,由室外环境之雅写到室内主客交往之雅,再写到室主人情趣之雅,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卑污和世俗尘嚣的鄙弃,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虽然安贫乐道,却并不消极避世;虽然身居陋室,却仍志存高远。文章结尾处,作者以诸葛亮、扬雄自况,恰恰表现了积极入世、要有所作为的远大志向。作者这种高洁的操守、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从写作上看,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句式工整、音韵和谐,尤其是大量的对偶句式,读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这也是本文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其次,本文以山水起兴,由物及人再及人之情趣,层层递进,结尾以孔子语收束,发人深省。再者,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除对偶外,还有比拟、借代、反问,等等,使文章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
  关于“何陋之有”,“何……之有”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常见句式,意思是“有什么……呢”,表示反问,现在有时也还用,如“何罪之有”。

                     23.爱莲说

  课文是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知府任上写的,期间他曾率属下挖了一个池塘种莲,并取名“爱莲池”。
  莲,也就是荷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所赞美。但将莲与君子联系起来,则可能是作者的首创。这篇文章表面上写莲,实际上则是写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面写莲的生长环境,实际隐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表面写莲的外形和香气的特点,实际隐喻君子事理通达、品行端正、美名远播;“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面写莲的生长姿态,实际隐喻君子举止庄重,不可轻侮。而这个君子,正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也可以说,课文在写莲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和生长姿态的过程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几个词语的解释:
  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用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用来发表看法、表达观点。“爱莲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2.水陆草木之花:即水生和陆生的花,草本和木本的花。
  3.晋陶渊明独爱菊:史书记载陶渊明性爱菊,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田园居》)的诗句流传于世。
  4.亵:教科书注为“亲近而不庄重”,这个字的本义是“私服”,也就是内衣,贴身穿的衣服,所以引申有此义。

                     24.口技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艺人惟妙惟肖的口技表演。本文思想内涵上并无太多要讲之处,但在写作手法上却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多角度表现艺人的高超技艺。课文以较多篇幅直接摹写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描写得细腻、生动,栩栩如生。不仅如此,作者还从听众的反应这个角度,写宾客们听得入神、忘情,乃至“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从而衬托出了艺人的高超。
  其次,全文一波三折,张弛有序,可读性很强。文章首尾照应,一再强调“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极言道具之简,进一步衬托出艺人的高超技艺。
  几个词语的解释: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是两个词,“中”是“中间jiān”的意思,“间”读jiàn,是“夹杂”的意思。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注意其中“少”和“稍稍”的意思。“少”是“略微,稍稍”的意思,“稍稍”是“慢慢地,逐渐地”意思。这跟现代汉语有差别。

                     25.词五首

  这一课包括四首诗一首散曲。散曲是元曲的一种,体式类似词,但较词灵活,广义上讲,也可归入词。
  本课五首诗词,有的抒游子思乡之情,有的写将士报国之志;有的于写景中流露出对早春的喜爱,有的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蕴涵着一定的哲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握诗的意境,感悟诗中的情趣或理趣,要加强朗读。教学古诗词,虽然不必逐字逐句细究,但还是要抓关键诗句、关键字词,也就是常说的抓“诗眼”。例如:陶渊明的《饮酒》诗中,“心远地自偏”一句尽显诗人超然物外、恬淡清高的心境,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则淋漓尽致地描画出诗人悠闲自得的神态,尤其是“见”字更显神韵。其他如韩愈诗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李贺诗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等等。
  有老师来信,就《雁门太守行》中的“塞土燕脂凝夜紫”提出质疑,问“塞土”是否为“塞上”之误。许多古诗文有多种版本,其中个别字句略有不同。李贺的这首诗也是如此,历来就有“塞上”和“塞土”不同的版本。从整首诗的含义考虑,我们选取了“塞土”的版本,认为它更能准确地表达诗意。有的版本作“塞上”,其含义仍是指“塞外战场上的泥土”。

  五、关于课后思考与练习
    针对古诗文学习的特点,本单元的课后思考与练习主要围绕背诵、字词练习和理解设置。
    背诵,是学习古诗文十分有效的方法,对培养文言语感、加深理解、提高文学修养都很有益处。
    字词练习主要侧重在古汉语常用词,着眼于古今词义辨析。意在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时避免望文生义、以今训古。
    理解,包括对课文思想内容和对课文表现手法的理解。提倡学生拓宽思路,创新思维,谈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六、关于口语交际和写作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给编创人员出点子”,既与阅读教学相勾连,又有拓展。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会有话要说的,学生之间也会有思想观点交锋的。
    写作安排的是“编写寓言”。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以及主要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课文,构思文章。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007-03-1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课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版权申明: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之规定,本网站声明:
  本站页面设置(包括网页组合、网页结构及风格、模式等)均由本站创作,属本站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本站保留权利,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或效仿,侵权必究。本网及本网页内的资料作者拥有 此网页内所有资料的版权。

  免责申明:

  《老百晓在线》设立在于为网友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属非商业性质的个人网站。本站的内容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假如本站侵害到你的权力,请第一时间告诉本站,本站将立刻删除,本站的文献资料只供学习和参考,不得用于盈利等商业利益。在本站下载的资料,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 老百晓电脑工作室 2003—2008
维护人:老百晓 [中国·浙江]
Email:sdx94110@sohu.com  QQ:80821070  Tel:0576—8572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