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语文附件 数趣
中国九大关口
佚名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万里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天下第一关”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重要关隘雄居天下,因得名。12米高的城台上耸立着两层箭楼,砖木结构,楼高13.7米,东西宽10.10米,南北长20米,楼内外檐桁枋心,均为仿明式彩绘。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妙趣横生。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二层下面悬有“天下第一关”巨匾一块,相传为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肖显所书。
  居庸关:旧称军部关、前门关,在北京市昌平县西北邻,为长城要口之一。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曾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峡谷都有关城之设。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后又屡经缮治。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拒山巅,周长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军事设施齐备。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
  
  紫荆关:紫荆关在北京市西南,河北省易县城西面的太行山脉紫荆岭上,以山上多紫荆树得名。汉代开始在此置关,原称五阮(或五原)关,后名蒲阴陉。北魏为子庄关,宋称金陂关,后始时改名紫荆关,金、元以来沿用此名迄今。这关在前述的居庸关西南,为“内三关”之一,有内三关长城与居庸关、倒马关相连,是京畿西部的屏障。《述征记》等古籍把紫荆关所在的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中第七陉。
  紫荆关城自建成以迄明初,已破旧不堪。明代为加强对蒙古的防备,拆除旧关城,重筑新关城。城池高深,形势雄固。有关门四座,以南北两门为交通通道。北门额题“紫荆关”、“河山带砺”,南门额题“紫塞金城”。关城的南、西、东三侧墙外有墙,北墙濒临拒马河。在拒马河北的三里堡还建有增强防御用的城堡。今城门和三里堡城堡尚存,关城仅留遗迹。
  
  娘子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部,建于唐初。雄伟壮丽的长城随山脉绵延起伏,进入山西境内后,就分为了外长城和内长城,从而也就有了外三关和内三关。娘子关是内三关上的一个关,原来叫苇泽关,世称天下第九关。娘子关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天宝六年(公元555年),据记载,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在此驻防,渐渐就有了娘子关这个名字。既然修长城并在此建关。关城座落在悬崖之上,背靠峰峦起伏的绵山,居高临下,桃河水由西南折向东北,环绕关城奔腾而下,现存东、南两座关门和长约650米的城墙。是长城著名关隘,也是出入山西的咽喉。娘子关又名苇泽关,有关门两座,中为居民区,外城门为砖券门洞,上有平台,似为检阅兵士和辽望敌情之用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筑构甚坚固,关城两翼之长城依山势蜿蜒,成为晋冀间天然屏障。关内现存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
 
  平型关:在山西繁峙县东北边境,邻接灵丘县,是长城要口之一。距县城65公里,西去雁门关115公里,南近河北平县界。现存关城为明正德六年(1511年)筑,万历九年(1581年)增修。关门坐西向东,门洞用券状相间的方法筑成,高4米,宽2.7米,墙厚灵丘的要道。城门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关楼已毁。附近长城构造坚固,底部基石用花岗岩砌成,墙体为夯土,平夯以砖面,每间墙1.5米砌一砖垛,以资固济,亦便于荫蔽袭敌。城砖规格39×18×9厘米。关城残高6米,两侧山势险要,长城起伏。东北5公里为平型关战役遗址,关内2.5公里是平型关村。
 
  嘉峪关(注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麓。是长城终点,自古为东西交通要冲。嘉峪关关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称。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现在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
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

  武胜关:被誉为“地展平垣分两界,天留锁钥壮中州”的武胜关,在河南省信阳县南40公里处,雄跨豫鄂西省,形势极为险要,为大别山隘口之一。武胜关古代称直辕,春秋时被称为“全楚之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名武阳关,南宋又改为武胜关,它和平靖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三关”(信阳古称义阳)。自古南北争衡,北上中原,南下湖广,“三关”为必争之关隘。“三关”之中,武胜关居中之撑,左右相顾,地位尤为重要,所以又有关中之关的称呼。武胜关为两山夹峙,关隘雄伟。如今公路从上穿关而行,火车从下钻洞而过。顺着公路登上当年关城旧址还可以饱览雄关的气势。
 
  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西北部约20公里处,长城要口之一。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为历代戍守重地。

  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1374年)所建,万历年间复筑门楼。今存关门三座内有战国时赵国北边良将李牧祠旧址,尚有碑石数座,其中有明代《武安君庙碑记》,载李牧率兵屡胜匈奴事,并叙述明代战乱时雁门关仍为军事重镇。
  古人称雁门关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友谊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明初置鸡陵关,清初改称镇南关。1953年改名睦南关。1965年改友谊关。为中国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友谊关,居桂边三关(平而关、水口关、友谊关)之首。因其建筑雄伟,形势险峻,故又有“天下第二关”之称,也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这里历史上曾是闻名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和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之处,为历代军事要地。该关位于中越边境之两山对峙险坳处,离凭祥市18公里,距越南凉16公里,扼中越交通之咽喉,关楼为三层楼阁建筑,高22米,底层为石砌隧道型拱城门,公路从城门通过。城墙厚实,齿形城垛,两边石栏杆雕刻精细,门窗构图精美。城门上“友谊关”三字为陈毅墨迹,字体浑厚,苍劲有力。关楼两边百余丈,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
  
  据史料记载,此关初建于汉朝,初名为雍鸡关,后改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镇夷关、镇南关,建国后改睦南关。友谊关明朝时关上设昭德台,清朝时建关楼一层,门两重,贯以通道,外层额书“南疆重镇”,内层额书“镇南关”。中法战争时被毁。苏元春督边时又重建二层关楼,关后建有关帝庙和昭忠祠。光绪年间,太平知府甘汝来重修关楼,拆去关帝庙和昭忠祠,改建一幢法式建筑“法国楼”。经历多次维修,现法国楼仍保持原貌。尔后关楼在抗日战争中又被毁,仅剩底层拱城门。建国初期,在城门上建一层楼阁,琉璃瓦顶,檐廊木柱,四周有棂窗。1957年,广西省政府拨款重修关楼,成为今天看到的三层楼建筑物。
 
   [2005-01-12]
  
上一则 · 九大古代高塔 下一则 · “九”之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