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历史上的今天 04月02日
2005年4月2日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
  
  “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2日从青岛团岛码头起航,开始执行中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这是中国首次组织横跨三大洋的远洋考察。

  这次大洋考察将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所以又叫环球航次。航行期间中国将对西、中太平洋海山区的富钴结壳和全球三大洋洋中脊上几个关键热液活动区的海底硫化物系统及其周边的极端生命现象开展考察,为中国的深海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进一步工作的基础和平台;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大洋工作由单一的太平洋区域向全球各大洋区、由单一的资源调查向资源与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科学考察的实质性转移。

  “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首先从青岛出发,东出太平洋,在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进行环境调查和样品收集,并进行部分深海设备的试验验收,然后在东太平洋海隆中段开展综合调查工作;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后,沿南大西洋中脊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生物等走航式为主的调查;经好望角到印度洋,在印度洋中脊的三叉点附近进行综合考察;最后将穿过马六甲海峡,回到太平洋,继续开展富钴结壳资源的调查工作。

  据了解,这次科考的重点——海底热液区存在着大量极端环境下的生物,这些生物及其基因资源有巨大的科研和经济价值。在高达400摄氏度的海底火山口附近,存在着不计其数的耐高温耐高压能力极强的微生物。这些被称为“耐热冠军”的微生物,据国外科学家估计,蕴含着高达2000亿美元的市场开发潜力。

  这次“环球航次”计划在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中部、印度洋脊三联点附近的热液喷口区进行相关热液样品采集及分析,在相关区域进行多学科综合调查,力争找到新的热液喷口,不断提高对深海热液硫化物系统的认识水平。

  “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原名“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从1995年至今,“大洋一号”曾先后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七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是中国开展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

  据悉,这次航行计划海上工作历时300天左右,预计2006年1月回到青岛。

           
                   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从青岛港徐徐起航

           
                          大洋一号工作示意图

           
                        图表: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7-01-04]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返回目录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