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教学技能 学习技能
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作者:佚名
 
  最近自己一直在看全国大赛和名师教学课例。这些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的和谐融洽,引导点拨的到位。他们对教材把握的很准确,拿捏的恰到好处。这个教学课堂掌控的轻松自如。以前的在观课例的时候也经常和朋友们交流。我们的体会就是这些老师有丰厚的底蕴。这丰厚的底蕴包括很多。其一我觉得语文教师的本身文学的素养很重要。
  如果说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广度,那么,强调文学素养的提高则更多着眼于其专业素养的深度。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在专业素养方面被忽视的一项,而它恰恰是顺应“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的极为重要的专业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新要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指语言修辞知识,也不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涉及种种因素,包括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等,这些因素都离不开文学教育。虽然说语文课不是文学课,但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文学素养。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设定了关于阅读的要求:一、二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三、四年级,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就是感情沟通;五、六年级,要能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同情等感受。这些情感的熏陶、形象的感染、审美的活动,都是文学独特的功能。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中之根,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好的语文课应该充满着文学因素。
  我们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课标有关阅读的要求中体会到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重要。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都有,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教师身上受到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写作,如果教师写不出东西,怎能教学生写出好文章呢?
  教师只有博览群书,才有渊博的学识。新课改的实施,多学科的整合,致使现在的语文课本知识含量增大。有涉及历史地理的,如《晏子使楚》、《雅鲁藏布大峡谷》等;有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如《黄河象》、《植物妈妈有办法》等;有涉及哲学的,如《牛和鹅》等。教师要不断的汲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以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多读书,要多读以下几种书:哲学、科学、美学等论著,不要求精通,但要有所了解;文学知识,如现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知识、外国文学知识,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老师的关键.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在听说读写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对这些必须达到全面扎实、尽可能做到精通,对其所有问题都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只有学习掌握丰富的文学知识,具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要充分发挥文学因素的功能,提高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深含着的意蕴,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向小学生准确、深入地传达出语文课程中文学的美感,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培养文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11-06-13]
 
上一篇   终身学习之阅读  摘自《人民路255班博客》网易博客
下一篇   教师要不断地读书——读《给教师的建议》体会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