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教学论文 教材论文
学习《课程标准》 打造教材精品 [湘教版]
湘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主编 杨再隋

  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4册)》已由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今秋进入全国各实验区使用。

  一套教材的诞生,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湘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特定文化遗产下的产物,是立足楚湘文化,依托中华文化,吸纳世界多元文化的产物,也是湖南教育界和全国基础教育界改革的产物,是编委会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从文选型教材到训练型教材,再到当今的综合素养型教材。文选型强调传授读写知识,训练型强调培养读写能力,综合素养型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和学科专家备尝艰辛,历经挫折,经过否定之否定的痛苦抉择,才逐渐认识到,小学语文教材走综合素养型道路,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强调通才、通识教育,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和我国小学

  语文教材建设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湘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与时俱进,既注意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又注意充分体现时代特色;既注意立足国情实际,体现民族特色,又注意吸纳世界多元文化,放眼世界;既注意加强基础,又注意拓展创新;既注意博采众长,又注意

  体现个性,编出特色。总之,打造教材精品,争创一流教材,成为了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共识。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价值的传承者,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媒体,归根到底是对真、善、美的追求。“真”,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教材要准确无误地反映科学的语文规律,正确地传达人类对语文的理解。语文学科不仅指语文知识和能力,而且涵盖与学科相匹配的方法论。“善”,是解决矛盾的准则。语文教材综合性强,其内容包括人、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呈现出多种的、复杂的、交织的、若隐若现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这就必然透视出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语文教材虽然和思想品德教材不同,但依然要传达人类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美好的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陶冶。“美”,是存在状态的丰富多彩:文字优美,琅琅上口,编排新颖,图文并茂。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是一本快乐的教材,

  微笑的教材,让人爱不释手。

  湘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一、新

  新教材应反映新时代的事物,符合新世纪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因此要独出心裁,另辟蹊径,真正走综合素养型的编写道路。“新”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观念形态和呈现方式的统一。当然,主要是理念新,内容呈现方式新。

  二、实

  小学要打好基础,为终身持续发展打基础,要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内容,精选那些能举一反三的典型内容,精选最基础的字、词、句、段、篇和易于听、说、读、写的内容,精选那些最基本的良好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去发展,去提高,去创新。不能从一个极端(过分注重知识系统化),走到另一个极端(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三、活

  主要是语言活、思维活、练习活,活而不乱,活得有趣,活得很美,活的最终目的是创新。因此,语文教材应渗透创新意识,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不是靠训练得来的,凡是靠训练出来的“创造能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能力,因为由现存的训练模式造就的所谓创造能力,其本身就丧失了创造力的基本特征——独特性和新颖性。因此,编写教材

  要有一个高起点,要在教材中渗透一些辩证法思想,马克思说:“辩证法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但不能把辩证法庸俗化,平庸化。还有一位哲学家柏格森指出:“研究哲学就在于扭转思维活动的习惯方向。”凡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容易产生创新的欲望。创新不仅是智力问题,而且还要受生活目标、思想境界、意志决心、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任何知识都是“二元”的,一个“元”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所提出的是真伪问题;另一个“元”则是一个时代社会价值观念的投影,属于人文范畴,所提出的是“是”与“非”的问题。这种双重作用说明语文教材还要负载正确的价值观。关于“活”,还有一个新的思路,即教材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文本,不是不容怀疑的“圣经”,应使学生感到亲近、亲切。此外,新教材应引导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一个新的尝试。由于教材所展示的规律是有限的,因而要留有余地,具有弹性,将学生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知识平台。

  关于“活”,还有一个观点,即教材应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批判性、反思性、探索性学习。

  四、美

  首先是内容美,其次呈现的方式也要美。美的关键在于“和谐”,即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例如五个板块(口语交际、识字、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如何和谐安排,图画和文字如何和谐地呈现等。课本图画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插图,因此,必须讲究图文相符,图文并茂,图文和谐。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08-04]
 
上一篇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感受  摘自《湖南教育出版社语文频道》网站
下一篇  → 自主、平等、具有时代气息的教科书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