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教学论文 朗读论文
谈指导朗读的几点体会
佚名

  朗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连贯,对文章的结构和节奏把握得更加准确,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思考。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主旨,明白话中之话,言外之音。可以丰富材料,锻炼语言能力,规范语言技巧。从更高层次来说,也是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生动活泼的显现。下面谈几点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尊重学生的感受
  我们在具体地教学中怎样进行导读呢?就拿最常见的有感情读来说吧。很多老师的指导是从技巧上入手,告诉学生,这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那句要用忧伤的语气读,这个地方要读得快些,那个地方要读得慢一些,这个字要重读,那个字要轻读……这样的指导也许会有点效果。但解决不了主要问题,因为感情不是从外面强加的,而是从内心发出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情味了,读一次有一次的进步,一次比一次体会深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也跑不了。新课标一再强调,要求我们在实地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体验。同一个句了,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体会,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的这一段:“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鲶在银色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读出得意的语气。再台《五彩池》中描写五彩池形状一段“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了的,有像莲花的……”有的同学就提出“我认为应该读得越来越快,因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都看不过来了,所以要读得快。”有的同学却提出:“这四个像……的,该读得越来越慢,因为五彩池太神奇了,作者边看边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朗读中理解内容
  在朗读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词语的意思等也不能只靠老师讲明白,即使讲得很明白,作用也有限,情要自己在读中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方法也要自己在读中悟,悟不出的或出现了偏差的,才需要老师点拨一下,这样才能让学生既得到了猎枪,又得到了兔子,而听老师讲懂,听同学讲懂,学生自己只得到了猎物却没有得到猎枪。在教学这一段时:……男孩子乞求道:“我给你去换零钱。”学生读完后,我发现他们并没有理解“乞求”的意思。于是我问:什么叫乞求?看见过要饭的吗?接着学生一起学要饭,然后再让学生读这句话,可是有些学生读得很响亮,我再问:他饿极了,他还有力气读得这么响亮吗?经过我的指导,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感悟文字,什么才叫感情朗读。自然而然,课文的内容也理解了,也培养了学生欣赏和鉴别能力。

  三、情深沉处反复读
  对于一些感情深沉的句子,片断,一定要指导学生反复读,把感情表达到位,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例如我教学《小珊迪》一文时,指导读:“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好像表示感激,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他死了。”这一段时,我饱含感情地说:带着对弟弟的无限爱怜,带着对我的无限期望,我们的珊迪死了。请女同学读这一段。接着我又说:为了四个更士,为了一盒火柴,珊迪付出了他的生命。请男同学读这一段。最后说:为了人间的真情,我们的珊迪永远离开了人世。全体同学读这一段。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使学生从反反复复的朗读中,真切感到了珊迪的诚实与善良,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并且强烈的语感也就产生了,当然这种语感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在于循序渐进,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5-10-06]
 
上一篇  → 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 对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一些思考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