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教学论文 诗词论文
小学古诗审美教学管见
作者:闻柯

  古诗的艺术魅力,从审美角度而言,“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因此,古诗的审美教学,应紧紧抓装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引发学生着重领会蕴含诗中的色彩美、感情美、哲理美,使其在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与升华。

  一、诗中有画———色彩美
  大凡名家高手,无不倾心于“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他们往往以精美的文字,构画出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卷,给人以悠悠不尽的美感享受。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瑟瑟,原指碧色的宝石,这里指碧绿的颜色。诗人运用红、碧两色,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夕阳返照,水波不兴,江面上红绿相映,红的像玛瑙一样美丽,绿的如翡翠一样透明,真是一幅写意山水画,落日秋河图。不一会,太阳落山了,江面上水气升腾。俯视,露珠点点晶莹悦目;仰望,碧空如洗,新月在天。不禁使人陶醉于这优美的自然景色里。这难道不是“诗中有画”的杰作呢?
  面对异彩纷呈的自然界,作者选取什么样的色彩织入艺术画面,体现着作者的审美意识。教学这类诗与画和谐统一的古诗,要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就如置身于画面之中,沉醉于诗情画意里,获得赏心悦目的美感。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二、诗中有情———感情美
  那种蕴含在诗中的荡人心扉的诗情,富有感人的力量,给人以感情美的陶冶。讲授古诗,教师首先要“未成曲调先有情”,使自己的感情被诗中的感情牵动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感染,进而体味诗作的思想境界,获得美的熏陶。大体说来,古诗的感情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思想健康。如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诗描写渔者驾一叶扁舟,迎风斗浪,历尽风浪之险,取回鲈鱼却不能自己食用,真正享受鲈鱼鲜美的只是那些不涉风险的江上往来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情操,令人为之赞叹。
  其二,感情豪放。如李贺的咏《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在这首诗里,作者以马自喻,抒发了渴望驰骋万里疆场,施展自己才能,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慨,全诗气势磅礴,充满豪放之情,读之扣人心弦。
  其三,情真意切。诗忌空泛,只有情真意切,才易感人。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面对春光烂漫的美景,想到青春消逝,久客他乡,浓浓的乡情油然而生,“情动而辞发”,自然发出“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感慨,直抒游子恋故土的情怀,感情真切,犹如一杯醉酒,使读者醉倒在浓浓的乡情里。
  其四,富有理想。那些充满美好理想的诗篇,往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如陆游的《示儿》,是他一生极为丰富的诗作中的最后一首诗。一个人临到与世长辞时,该有多少话想说,但陆游却全不理会,“死去元知万事空”,然而只有一件事,直到临死,也让诗人念念不忘。它既不是个人的功名,也不是子女的仕途,而是“但悲不见九州同”,事关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亡!他唯一要嘱咐孩子们的身后之事,就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位爱国诗人行将谢世时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诗人的思想境界何等崇高,诗人的精神气质委实动人。

  三、诗中有理———哲理美
  古诗固然以抒情见长,重在以情感人,但其艺术的魅力总是与思想的光辉水乳交融、契合无间的。因而更能震撼人心,益人神智,令人久诵不厌,正是那些在理智上独见机巧,给人以深刻启示的诗篇。这些诗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中蕴含着“理趣”,闪耀着真理与智慧之光,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力量,这就是诗中的哲理美。
  试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纯属议论,没有具体描绘匡庐的山景之美,而是写出从正面、侧面、远近等不同的角度和距离观赏这座名山所体会到的一个道理:世上的事物,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去观察各各有别,只有善于从各个侧面对事物进行观察、体会,才不致于局限一隅之见,而获得关于事物的全面的、总体的认识。
  像这类“诗中有理”的名诗佳句,在古诗里的数量是十分可观的。诸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等等。这些蕴含哲理的妙语佳句,往往借助鲜明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意念,它是人类生活经验提炼的结晶,放射着自然辩证法的光茫,具有丰富的美感作用。教学这类古诗,对于诗中的哲理不宜生硬灌输,而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再现艺术形象,借助形象领悟自然的规律,人生的真谛,获得奋进的力量,唤起对“美”的追求。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01-16]
 
上一篇  → 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  摘自《中学语文时空》网站
下一篇  → 精心引导 陶冶性情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