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活动 2005金陵之秋
走进名师的课堂
——“金陵之秋”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观摩课学习心得
作者:新绿小池


  秋风瑟瑟的季节,我来到了南京,参加了为期3天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课学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全国小语名师于永正、窦桂梅、孙双金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深感受益匪浅,他们的课堂上,无时不闪动教改之光,无处不洋溢和谐之氛围。
  一、有感于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

  在第一天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们就欣赏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作文指导课。于老师幽默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上显露无疑。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乐于表达

  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贯穿其间的是一个“爱”字,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正因为于老师的这种爱,所以他善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记得他在讲解作文中对话的写法时,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悄悄地”告诉他们一个“秘密”——“对话分段写,能使文章变长。”“文章变长了,老师高兴了,50分的作文能给你80分。”于老师的亲切、随和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

  于老师在作文指导报告中强调:“作文要当面读,当堂改,修改作文就是修改思维。在作文前要少指导,要求越多,束缚越紧,要变作前指导为作中指导。

  2、提供想像的情境,调动学生内在潜质

  作文得益于想象,想象丰富才能写的好。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但不能空想,要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境,让学生多一些来自内心想像的东西。于老师懂得孩子们的这种需要。作文课中,他给孩子们播放一段录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让孩子们想象人物的长相、穿戴、说话时的样子。充满个性的想像带来的是充满个性的表达。当老师要求孩子们把想到的写下来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笔走如飞,急于一吐为快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凡是听过于老师上课的人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活泼、生动、充满魅力,那么于老师究竟是用了什么魔法,将学生的思维一次次激活,使学生一吐为快,畅所欲言的呢?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是综合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的投入是写不好作文的,有了兴趣才有了主动性,有了主动性便有了创造性。于老师的课堂上笑声阵阵、趣味盎然,在那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个个跃跃欲试呢?这也正是所谓的“情动”而“辞发”吧!

  二、窦桂梅——激情与思想带来的精神大餐

  窦桂梅的名字我们早已不陌生,3年前我有幸聆听了她对《葡萄沟》这一课的教学,亲眼目睹了她对学生的热情,在课堂上的激情……我们所去听课的老师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那时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人文性”这个词语,第一次看到了学生不愿下课,被痴痴陶醉在课堂教学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如果说那一次听课带给自己很多感触、感动,那么2005年的今天,当我们再次赴南京聆听窦老师讲课和做报告时,又一次被她的风采所折服,窦老师与时俱进,不愧是小语界的先锋。

  1、激情——课堂的永远追求

  两次听窦老师的课都让我感受到她是一位充满着激情的老师,她说“语文是情感的课堂,语文课要堂堂见真情。”课堂上她一次次深情地呼喊“亲爱的同学们啊”,这都来自于她对生活的激情,对孩子,对课堂,对教学的投入。听了她的学术报告,更让我体会到了这是一种对教育不断深入、不断提炼、不断创新的激情。我们的课堂需要老师的激情,需要用老师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用老师的激情来浸润学生的情感。我们的窦老师已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很好的典范,那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激情,对课堂的一种激情,对教育追求的一种永远的激情。

  2、底蕴——自我的内心修炼

  如果说,课堂让我感受了窦桂梅老师的激情的话,那么演讲则让我感受了窦桂梅老师的理性。在《激情与思想——我永远的追求》的专题演讲上,窦老师的演讲更令人深深感动。她打了一个这样的比方:激情与思想是她“人”字的一撇一捺,左脚抬起来便是“激情”,右脚“思想”紧跟上去,这样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她说“对于教材,教师应该有钻进去的力量,又要有飞出来的底气。”如果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没有精湛的业务能力,一句话,没有厚实的功底,怎么可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拥有深厚的底蕴,当然依赖于读书和学习。歌德说过:“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听了窦老师的课、报告,我知道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探索。我们当以窦老师为榜样,加强学习,勇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做一个有心的读书人,做一个真正能与孩子分享成长快乐的好老师。

                                             2005、11、6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7-02-06]
 
上一篇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