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活动 2005金陵之秋
因激情而美丽 因平淡而隽永
——“2005年金陵之秋全国小语名师精品课观摩活动”之行随想
佚名


  11月2日到5日,在市进修学校的组织下,我有幸来到江苏教育学院,参加了“2005年金陵之秋全国小语新教材名师精品课”观摩活动。在近3天的活动中,虽有一天听10节课、一下午听6节课的身体劳累之苦,但更多的是心灵如沐春风般的享受,与名师面对面近距离接触的欢愉--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窦桂梅等一位位名师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使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的心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感受和认识,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也已摸爬滚打了六七年,一般上课前也爱研究研究一些教学用书,但只有在上公开课前才从杂志、网上搜集一些精彩的教案、课堂实录进行参考,所以看时总觉得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缺乏真实的临场体会,难以把握名师们的教学主旨和表现的主题,只知照搬照用,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于永正老师这样说:“不看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而在这次名师精品课观摩活动中,我的的确确有了这种深刻的体会。

  或许这些名师的教学风格各有千秋,教学理念各不相同:有的和风细雨,有的激情四溢,有的平淡朴实,有的蹊径独辟……但从他们的课堂中,我们能感受到名师们对学生的热爱,对教学的激情,对精彩课堂的不懈追求……

  如于永正老师的《新教材作文》课中,于老师只是借用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碰壁’”中的一段对话,以及一段人物对话的录音,教学生们如何写好人物的对话,然后加入想象的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要求只有三条:注意分段;不写错别字;注意标点符号。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作文内容和要求,学生却写得生动有趣,个性鲜明,真可谓妙语联珠。但与其说学生写得好,不如说于老师导得好,选材学生熟悉,评讲风趣机智,几乎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理由得100分,朗读可以加分,分段写了可以加分,写得好更要加分……最高分达到了170分。这样的作文课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会不提高?

  同样,薛法根教师的《孟母教子》和刘军老师的《狐狸和乌鸦》等课,教学中也没有过多炫目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歌舞演等互动活动,但小至指导生字“叼”的偏旁、写法,语境中理解“天资聪颖、沾沾自喜”等的意思;大到拓展寓言的寓意,联系学生家长实际指导教子方法。名师们都做得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学生在自然流畅的教学中真正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而在孙双金老师的《二泉映月》和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中,我又感受到了名师们的另一种风貌:博学、多艺、饱含激情。《二泉映月》这节课中一遍遍响起的《二泉映月》乐曲,让人听得投入而不觉重复,对其内涵的理解一次比一次深刻;孙老师感情朗读、设问想象:“冬天,大雪纷飞,阿炳是怎样去卖艺的?夏天,骄阳似火,阿炳又是怎样去卖艺的?……”仿佛将学生带到了阿炳的身旁,学生真情涌动,想象真实感人。而窦桂梅老师那一声声“我亲爱的同学们”让人觉得亲切而不做作;那“看了看”“笑了笑”“拱了拱手”的比较探研,于细小处见人物的大智慧;那《胯下之辱》以及《狼和小羊》的对比阅读,轻松地深化了学生的理解深度;那一曲改唱的《历史的天空》贴切而不多余……

  当我这时再次翻阅那些名师们的精彩课堂实录时,我才真实地感到了语文激情中的美丽,平淡中永恒的意义所在。让我们“见贤思齐”,努力追赶名师们的步伐吧!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7-02-06]
 
上一篇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