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活动 江浙沪第三届小学语文活动
《语文教学的追求》报告
报告人:江苏省教科室 成尚荣


  一、语文教学永远是一个追求的过程
   1、新课程带来了新的追求空间
     课堂教学自主性和自由度的加大,课堂要转变为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场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自由度加大。
     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与方式的拓展。专业发展的内涵超越了专业知识技能;研究性的教学实践成为都是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合作性研究促进了群体生态的生成。
   2、语文的特性与内涵决定着语文永远是一种试验
     有人说:语文是灿烂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走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吟安一个字,捻断几须茎。
     于漪:中华民族母语文化,对外是道屏障,对内却是一种粘合剂。
     余光中:中国文化是一个贺的圆周,中国汉字则是贺的半径,半径越长,圆周越长。
   3、特级教师、名师成长与发展之路——不懈的追求
     李吉林
     在教改实践中有勇敢的探索和创造,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丰硕成果,在教育理论方面有鲜明特色的建树和创新,是素质教育的一面鲜艳的旗帜。(柳斌)
     从小学教师成长起来的教育专家、儿童教育家。(朱小曼)
     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情结。(肖川)
     她不是靠教育而生存,而是为教育而生存。(刘力)
     小语虽小犹大,一旦真正走进去,就会发现它太丰富了,太美了,太灵动了,太具有魅力了。(李吉林)
   4、人永远是一个跨越的过程
     尼采: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终点;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过程而非完成。
  二、语文教学追求的方向
   1、对当下语文教学一些现象的批评与建议
    有人说:①语文教学课堂有点乱,主要是纪律,一味主张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
        ②语文教学有点偏:偏离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失去语文教学“独当之任”;偏重一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接受学习受到轻慢,甚至被抛弃;偏重于人文性,轻视工具性。
        ③语文教学比较虚,重形式轻内容,重温度轻深度,重方式轻实质,语文教师的语言重华丽,不朴实。
    呼唤:语文教学要回归,找到回家的路,要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
    批评与建议的意义与价值
     ①教师们的意见与看法是正确的、中肯的、积极的,它们具有两个主要意义:
      解蔽:展现语文教学本真面目;
      祛魅:探索语文教学的真义;
     ②意见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首先,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公开课上,并非在日常课上。
      其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究竟在哪里,课改到底能坚持多久?我们已经抬起了改革的一只脚,就不应该再缩回来。我们在倡导回归的同时,语文教学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2、语文教学改革是一支“森林之旅”
     森林之旅:高大、辽阔、深远、神秘
     森林之旅:云遮雾障
     森林之旅:需要“罗盘”
     语文教学在爬坡,得使力,否则易倒退,我们应该坚持语文教学改革,戒浮戒躁。
     改革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
   3、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素质教育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地学,教师创新地教。
     为此,要把握好主导思想:
     基础与创新
     传统与时尚
  三、追求语文教学的智慧
   1、知识是一种力量,惟有智慧使人自由。
   2、对智慧的描述与理解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亚里士多德: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
     苏格拉底:我们每个人把希望系于灵魂,而要让灵魂善起来,灵魂又要系于智慧。
     里弗:智慧是“对情境的认知、辨别与顿悟”。
     钱学森:大成智慧学。
     庄子: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大言炎炎,小言澹澹。
   3、教育智慧与教育理念
     柏拉图:世界上工切事物转瞬即逝,惟有事物后的本原——理念,是完美的永恒存在。
     认识儿童:自由;探索;游戏;生活的启示;儿童的可能性。
     认识课程:课程是跑道,课程是一种机会;把语文当作一件宝贵礼物让学生领受,而不是作为一项艰苦的任务去完成。
     认识课堂:学生出发的地方,高速公路的入口处。
  四、追求语文教学“独当之任”全面、准确的把握
   1、语文教学“独当之任”:
     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叶圣陶一再强调的语文课程的“独当其任”的“任”——语文课程的特殊使命,别的课程无法取代,非要由语文来承担不可。
     王尚文: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原点、基准;是语文教育和语文课程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状况判断:人文性有所加强但仍不到位。
     工具性有所淡化,但应警惕在加强时回到工具化、机械化。
     错误认识:把工具性当成是知识性。
     把人文性窄化为思想性。于是人文熏陶成了道德说教。
   2、语文的边界:坚持语文的特质下的综合、拓展。
    ①课程改革的走向:综合估化
     语言的边界由此而扩张,显得模糊些,但综合化不能消解语文的特质;边界模糊些,但必须清晰、坚守。
    ②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突破:“她解决了一个断层(即情境中的学习和符号学习之间的断层),让儿童从‘抽象的符号世界’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中去”。(鲁洁)
     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
     情境创设≠情境的生活化,更≠生活化。
    ③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在事实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在意义层面上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理念和途径的方式,不能丢弃语文,只剩下“生活”。
   3、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再语文些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都应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中进行。
     语文就是语文,聚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
     语文教学应有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学教育。
   4、语文教学的改革试验
     优秀的语文教师应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诗意语文、诗化语文
     智慧语文
     情智语文……
     有人认为:①这样的的教学主张,是追求花样。
          ②这样的教学主张,易产生两种结果:窄化语文、异化语文。
   个人观点:
    ①把批评看成提醒、爱护。××语文首先是语文,它提醒我们不要把语文变成另一类东西,语文教学不是提口号,避免刻意追求,而提出××语文。
    ②对××语文的提法抱支持态度。语文教学是永恒研究课题。语文教学往往影响其他课程的改革,语文教学难以突破,××语文在力图突破,是一种尝试、实验,不妨看成是美丽的日出。××语文的提法,也是从语文独特的视角出发,从这点去考察、切入,切入可能成为突破口。××语文,是老师们的追求,是他们的主张,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主张。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12-28]
 
上一篇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