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活动 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回归本原 追求实效
——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 郎明仙

  10月10日至12日,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全国的32位青年教师展示了课堂教学风采,3000多名来自各地的语文教师、教研员观摩了这项活动。活动精彩纷呈,亮点频出,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立岗的发言拉开了序幕,他提出深入改革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继承和发扬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叶老(叶圣陶)关于阅读教学首先要抓习惯培养的思想,要辩证地处理阅读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赵闾先也发表了讲话,他特别强调在眼花缭乱的时代,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选择,关注热点和难点问题,引领思想,引领学术方向和学术导向,引领创新,引领学风和教风,努力克服当前浮躁风气、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不良影响。
  在期待中,各位青年才俊闪亮登场。三十二节课,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但细细思索,又都紧扣标准,具有共性,令人眼前一亮。
  亮点之一:倾听和对话,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言语生命。1教师有没有实现从“课堂上的权威”向“平等中的首席”的转化,最集中的因素就在于教师是否有对学生言语生命的尊重上。今天,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些课上,教师都自觉地发挥了教师言语人格、言语生命意识的表率、熏陶和感染作用。课堂真正成了倾听与对话的场所。“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2我们惊喜地看到,这些教师大都是机敏的倾听者,他们自始自终地、专心致志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不仅听出学生发言中的确切含义,还听出言下之意;不仅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还听取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广东汪秀梅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就不断地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课始,教师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充分表达感受,“听了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棵树?”学生几乎是脱口而出:大、绿、生机勃勃、茂盛等,这是学生朴实的不加雕琢的真实体验。研读课文的时候,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一个‘卧’字让你想到了什么?”“假如你是第一只鸟,看到这里的大榕树,你会怎样招呼你的同伴,让他们居住下来?”教师适时的肯定与赞美,是对学生个体言语生命的赞美。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下,学生的言语生命之花绽放出了绚丽的色彩。
  重庆刘红强老师执教的《印度洋上生死夜》紧紧围绕“为什么要马上离开又为什么要必须留下”的问题展开,学生敞开心灵,透过语言文字,经历了一场情与理的思辨。然而这又不是空泛的对话,而是引导学生在角色体验、情感领悟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式把内心的体验外化出来,学生身心合一。山西李小燕老师执教的《军神》,也是紧扣“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引领学生品读词句,师生共同交流读书感受。只有创设一个无拘无束的氛围,才能倾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才能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分享。
  亮点之二:工具性与人文性,实现了创意的统一。
  长期以来,对于如何理解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倪文锦认为,语文学科就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侧面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保持“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平衡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体现与把握的。对此,这些阅读课进行了创意的探索。有的课以读为本,反复读,读出感情,读出精神,读懂道理,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的课重在探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的课读写结合,立足文本,感悟文本,在理解与表达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浙江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月光曲》就是一堂文道统一的极好的例证。课堂上,从听写到理解词语,生字新词该落实的就落实,毫不含糊。为理解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展开自读自悟、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在充分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生从听、说、读、写中主动获取信息,感受情怀,人文内涵的挖掘,充分但不过分,并与语言文字训练亲密相融。立足于语文本位,真正做到了“手不离书,言必有据。”(钱梦龙语)
  我们可以来看看蒋老师理解“清幽”这个词的处理:
  听写“清幽”。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渺茫的那种感觉。
  师:非常善于联想。
  学生:我认为清幽的月光是皎皎的月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给人感觉到是皎洁的月光。
  生:我觉得是特别轻柔,让人觉得舒服。
  老师:嗯,蒋老师课前还特地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
  师:是呀,清幽的月光让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
  从字形入手,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借助工具书理解,扎实的步骤,让我们看到了语文课堂的无限生机。
  课后,笔者采访了部分上课学生,请学生谈谈听课的感受。他们是这样评价的:老师幽默和蔼;问题设计精炼;书面练习的方式很特别;朗读课文入情入境……七嘴八舌说了很多。他们说,这样的课真有意思,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
  西藏青年教师韩英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开始时让学生了解巴迪小时候的故事,然后切入到巴迪小时候和长大后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感受的理解,最后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让学生学语文的同时也学做人。更可贵的是,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韩老师也特别关注语言文字的落实,文中巴迪听了爸爸的话后,有一段描写动作的句子。老师在出示这个句子后,与学生探讨:“如果把‘冲’改为‘跑’,把‘跑改为‘走’,把‘扑’改成‘躺’行不行?”通过换词,体会不同的词语对表达悲痛心情作用的区别,感悟当时巴迪悲痛深切的程度。一方面深入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领悟了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妙用。
  亮点之三:方法和效果的谐和,促进了教学的优化。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布卢姆语)。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三十二位参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或多或少都注意了三个维度的融合,展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如湖南周奇老师执教的《学弈》,充分体现了“趣为先,读为主,放为旨”。教学中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反复读,多样读,有层次地读,一节课下来,光是读书就多达20多次,教师还善于利用自身的朗读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通过范读,引读,奠定了朗读文言文的主基调。学生从一知半解读到有滋有味读,中间经历的是学习的幸福和愉悦。同时,教师也时时不忘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渗透,文言名句的穿插运用,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
  江西熊海滨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在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上所作的努力。教师潜心会文本,在此基础上设定教学目标,然后逐步落实:抓住变化,层层推进,感悟闰土形象;突破难点,化繁为简,深化闰土形象;回旋反复,叩击文本,丰富闰土形象。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作为线索,在课堂中反复出现,一咏三叹,荡人心扉。在预设的基础上较好地把握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朗读指导有实效也有创意,增量非常明显。且来看下面的片断:
  师:是呀,刚才同学们看到了这些情景是多么有意思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起来体会一下。
  师生接读这一段。
  师:停一停,如果声音这么大,猹全部都给吓跑了呀,猹是特别警觉的动物,你们要注意(师用低低的声音说“月亮底下”)
  生小声地读“月亮底下……它不咬人吗?”
  师:担心哪,孩子!
  生急一些,读:它不咬人吗?
  师:非常担心哪!
  生更急一些,读:他不咬人吗?
  从上述片段,我们可以感觉到教师在朗读指导上的匠心独运,既兼顾自主感悟,又渗透朗读技巧的理性分析,成了本课的精妙之处。
  谈到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有效指导对其起到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河南吴玉华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令我们耳目一新。她在教师的导语设计上精雕细琢,妙语连珠,顺手拈来:“孩子们,小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秋天的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秋天的雨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它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通过过渡语、引导语的引领,让孩子进入一种情境,在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课文优美的语言与教师丰富的语言,相得益彰,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
  亮点之四:基于标准的前提下,教学风格呈现多样化。
  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可见,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生、为人的发展。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儿,必须建立在研读课程标准一般要求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遵循这样的目标导向。把握了明晰的目标导向之后,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展开自己的教学,发挥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是殊途,但是可以同归。
  三十二堂课,论风格呈多样化发展:有的自然潇洒,闲庭信步;有的慷慨激昂,热情洋溢;有的亲切和蔼,春风化雨;有的扎实朴实,从从容容,但是,他们都谨记语文的本质,在课堂上老老实实地教语文,于是,才有了下面的精彩:
  江苏陈飞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一手牵着“词境美”,一手牵着“人情美”,在多层次的阅读对话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话再现当时的情景:
  师:如果用自己的话,你打算怎么写?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师:赶快动笔写一写你心中的画面。
  (在鸟鸣的音乐中,学生开始写,写后交流。)
  生:我最喜欢,这婀娜的荷叶,有的还是花蕾,含苞开放……看到它,唤起我美好的回忆。
  生:小儿剥莲蓬,小儿子扎着小辫,南风吹着他的刘海,他双腿不停地摇晃,把莲叶轻轻放在地上……
  来自上海的王燕萍老师,执教《萧伯纳和小女孩》一课时,在写字环节上留下了充裕的时间,一笔一画地在课堂上范写“傲”字,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写,写好后还在投影仪上点评反馈。扎扎实实的写字教学,令人肃然起敬。
  青岛徐慧颖老师执教的《给予树》,牢牢抓住“沉默不语”这个关键词展开,理解“沉默不语”的表层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该词背后蕴含的意思。
  三十二堂课,给听课老师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听觉与思想观念的冲击。来自山西的一位听课老师感叹:这些上课老师普通话标准,粉笔字端正,态度亲切,扎实的基本功,着实令人自愧不如。看来,教师的专业素养,的确重要!北京一位听课老师也感受颇深:既要有浓浓的语文味,又要有阅读的实效性,原先困惑的问题今天总算有所感悟了。当然,也有听课老师提出了质疑意见:三十二堂课,有动笔写的课并不多,阅读是吸收,练笔是表达,老师能不能腾出一点空泛谈感受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扎实的表达训练呢?还有大部分的课,都省去了初读感知的环节,估计是为了课堂的完美,把生字新词的学习都放在课前预习中了,课堂的真实成分还有多少?有一半的课体现了质疑问难的环节,但很多都是蜻蜓点水,有所体现,但质量不高。有人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次观摩活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作用并不在于课有多么完美,多么精彩,而是抛砖引玉,提供了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一批研究课例。课例背后,希望有更多的语文老师,能沿着研究的道路,去探索博大精深的语文教育世界。
  闭幕式上,来自新加坡的潘老师在感言中说,中国和新加坡的阅读教学,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那就是:引领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同时学得扎实,在听说读写中提高能力。台湾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赵镜中先生的点评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深思。赵先生从关注孩子的角度,提出教学要以人为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尽量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在实践操作中巩固学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践中深化学习。同时,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教学是一个真心地聆听、合作、共建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体验分享、学会感恩。赵先生还提出,学生的能力、程度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当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学习程度时,教师是否能跟上教学的步调?阅读教学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重视批判理解与创意理解,教师是否能开放地让孩子勇于去批判,在批判中理解?言简意赅,引人深思。
  对理想的阅读课,崔峦老师有一句顺口溜说得好:阅读教学崇尚简,依标扣本学语言,人文熏陶含其中,读思议练重实践。的确,新课程轰轰烈烈走过了四个年头,是应该进入一个理性期了。静下心来,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从学生的本真出发,少一点教师的表演,少一点故作的玄虚,简简单单,本本分分,把语文教学还给语文,把教学的实效性放在首位。惟其如此,语文教学漫长的道路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1 潘新和著:《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2 佐藤学(日)著:《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长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72页
  3 徐轶著:《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小学语文》2006试刊,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5页。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12-10]
 
上一篇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