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活动 第七届青年老师教学观摩活动
精英荟萃 精彩纷呈
佚名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08年10月19日至21日,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江西南昌举行。两天半的观摩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5位青年教师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更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3000多位语文届同仁,相聚南昌,相聚同一课堂,共同分享彼此的梦想,共同品尝各地语文教学的“大餐”。我有幸参加这样高规格高水平的精英比赛,身临其境、亲密感受和接触了全国小语届又一次盛会。收获很多!感触很多!惊叹也很多!

  观摩会分为两个会场,分别安排了17节的比赛课。第一会场在铁路文化宫,第二会场在江西师范大学礼堂。参赛老师代表着各地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最高的教学水平,他们尽情演绎着课堂教学的精彩乐章!参赛老师在讲课前十分钟才见到学生,这也让我们领略了各地青年教师的作风与能力,他们扎实的基本功,从容的应变,睿智的语言,不露痕迹的设计无不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被安排在江西师范大学会场,那里的条件不甚优越。南昌深秋的天气一反常态,依然烈日当头,依然酷暑难当。每天气温高达30多度,进了礼堂如同进了桑拿室,让人透不过气来。但这丝毫无减代表们的听课热情,每天的会场都是座无虚席。我们先后听了来自贵州、西藏、海南、湖南、山东、辽宁、东北、青海、北京、福建、浙江、重庆、四川、上海、江西、天津、甘肃、香港的18节课。经过三天的角逐。安徽王小红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黑龙江刘佳琦的《掌声》,江苏许嫣娜的《小动物过冬》,河南陈丽羽的《盘古开天地》,广西钟惠的《花钟》,江西周明玉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海南毛立业的《黄鹤楼送别》,吉林孙世梅的《秋天的怀念》,湖南刘亚雄的《最后一头战象》,北京孙莹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0节获得了特等奖。山东王文妮的《搭石》,浙江王春燕的《猴王出世》,辽宁丛轶的《献你一束花》,福建陈智文的《月光启蒙》等二十三人的课获得了一等奖。香港黄丽华《谁偷走了我的奶酪》,香港郑思健的《我向彩虹借颜色》获得了特别奖。另外还有六位老师分别获得单项奖,其中,浙江王春燕的《猴王出世》,陕西王林波的《燕子专列》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福建陈智文的《月光启蒙》,湖北张农的《开国大典》获最佳媒体运用奖;甘肃徐世赟的《生命·生命》,广东刘学金的《七颗钻石》获最佳教学智慧奖。

  收获——浓浓的语文味,阅读的实效性
  有人说:一堂好课,就像是一出好戏。我从18堂课中获益非浅。纵观这十几节教学,它们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有的自然潇洒,闲庭信步;有的慷慨激昂,热情洋溢;有的亲切和蔼,春风化雨;有的扎实朴实,从从容容。但细细思索,又都紧扣标准,具有鲜明的共性。一是向常态课回归,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听完这些课,让听者感觉到这样的课我也能上,我也能学。因为,课堂上没有过多华而不实的修饰,剔除了表演的成分,真正感到语文课堂的真实、扎实、朴实。二是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体表现在:1、突出品味关键词和句,每节课均有对关键词句的赏析和品味的环节,但是各学段各有侧重。2、课堂上书声琅琅,读的形式多样,突出语言训练,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度拓展,丰富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在充分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生从听、说、读、写中主动获取信息,感受情怀。3、对课文人文内涵的挖掘,充分但不过分,并与语言文字训练亲密相融。立足于语文本位,真正做到了“手不离书,言必有据。”(钱梦龙语)

  感触——学生的朗读、思维与表达
  一篇没有学过的课文,课前只有10分钟的准备,学生竟能读得如此流利,如此传神传韵,给课堂增色不少。回想我们的阅读教学比赛,一节课的课前准备,老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学生朗读课文,可是一节课下来,依然读不顺课文,更不用说读好了。也许,我们会说地方语言存在障碍。但比照这样的教学,我们是否要从中作一些引咎自责的反思呢?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
  18节课堂上的一个个细节和场景,让我的心中充满愉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积极交流中,孩子们口齿伶俐、思路清晰的表达,发表见解时展示出的思维广度与思考深度,对问题的分析与探究能力征服了在座的老师,大家都为孩子们的表现不约而同地一次又一次地鼓掌。孩子们的发言出人意料,令人拍案叫绝。如《生命·生命》一课,学生说:“生命是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的的决心”,“生命是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生命是杏林子留给我们的一本本沉甸甸的著作”,“生命就是瓦砾堆下,那只握着圆珠笔的小手”……这样的精彩语言数之不尽。回想我们的学生,课堂上不敢说,不爱说,愿意跟着老师走,围着课本转,表达肤浅。对此现状,我深感有愧。但我深信,聪明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群好老师在引导着他们成长——老师们精彩的教学语言,老师们丰富的文学内涵,老师们开放的教学方式——在这样长期的熏陶和培养下,孩子们的素质怎会提不高呢?因此,“如何提高孩子们表达的欲望,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广度和思考深度”,又应是我们有待研究的话题。

  惊叹——教师的语言、板书与应变
  这些上课老师的普通话标准,粉笔字端正,态度亲切,扎实的基本功,着实令人自愧不如。课前的“闲谈”幽默而精彩,课堂的组织引导讲究艺术,课堂生成问题的应变智慧而机巧,等等,无不感受到他们的教态从容不迫、情感语言朴实真挚、基本功底深厚。例如《猴王出世》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教学很有难度。可来自浙江的王春燕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撞击,会场上时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她那亲切的教态,出色的课堂演绎,让听课老师们折服;《秋天的怀念》领略到通过孙世梅教师的过渡语和引导语的引领,让孩子们进入一种情境,在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相得益彰,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透露了浓浓的语文味,读思结合、读写结合是那么的恰到好处……这些教师课堂语言风格各具特色,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震撼人心,有的沁入肺腑……他们的语言、朗读、板书等各项基本功都非常扎实,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一切都让我深深体会到,要上一节成功、精彩的语文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实在太重要了。

  总结反馈·指明方向
  在颁奖仪式上,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对本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
  一、取得的进步:
  1、上课老师的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有所加强。
  2、非语文、泛语文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
  3、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有些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有新意,有突破。
  4、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读中感悟,注重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5、特别令人高兴的是,上课的所有老师,朗读语言、板书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可以说,每个老师的板书都是又规范又漂亮,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有的课目标的阶段性不明,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年级靠,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与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区别不大。
  2、一些老师找不准教学的起点,往往在理解内容上低估我们的学生,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的,已经懂得的,已经理解的问题。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浪费了学生不少的宝贵时间,我们深为上这样的课的学生感到痛惜。
  3、有的老师,或者说相当多的老师过于强势,教学霸权的存在也比较普遍。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牵引,挖个坑,让学生往里跳,引着学生来搭后半截的话,这种情况比较多,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出现在相当多的课上。其严重性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越强势,学生越没有学习的空间和思维的空间。这样做,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创新的思维,也就扼杀了国家的未来。
  4 、依纲扣本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一些课或者说相当多的课上,利用相关教学资源显得不够,有效地穿插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拓展性阅读比较少见。应当在读好课文的前提下,让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一点,多接触一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5、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从意识到实施,还做得很不够,运用语言的训练有待大大加强。
  6、关注学生,比较多的课停留在口号上。目中无人,也就是眼中没有学生,走教案的情况还普遍地存在。因此,我们难见到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没有问题,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及时生成的课,其实效性大打折扣。没有充分自学的课,没有必要的合作学习的课,既不经济也少有实效。刚才看了香港老师的课,我们会受到一些启发。
  7、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内容分析的套路。我们看得出老师是想努力挣脱内容分析的桎梏。但是,课走着走着,又回到了又落入了内容分析的圈套里。我们老师的提问有许多不是从学生中来,不是从学生质疑问难中来,问题缺少整合。细碎的问题,频繁的回答,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劳而少功。我以为,逐段分析死,整合处理活。
  8、我们的朗读指导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和警惕那种纯技术性的,强调读出一词一句的轻重快慢的指导。我们比较提倡的是,根据课文情感的起伏变化的调子来读出自己的感情。
  9、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有模式化的倾向。不同年段,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课文,比如说,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或者其他的课型,完全应当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从文章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的教学思想还没有深深地扎根。
  10、字词教学有所重视,但是,字词教学的年段性、阶段性还不够明确。有的在教学中,处理得不是很得当。比如中断教学的思路来进行识字写字,这恐怕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的字词训练还不够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每节课都凝聚着教者对新课标的认真解读,闪耀着教者的教学智慧,每一节课都能够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彰显语文教学的精彩。我行我思,我思我得。为期2天半的现场赛课观摩如醍醐灌顶、如遇甘泉、如闻佳音,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不存在的知识,接收到了在一个较小区域内无法接触到的优秀的教学资讯,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启迪了心扉、启悟了智性,并找到了可与之比较和比照的坐标。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9-07-28]
 
上一篇    摘自《建阳实验小学博客》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