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活动 第三届“现代与经典”
走进名师 感悟名师
佚名


  2006年10月27-29日,由区教研室组织到南京东南大学参加了第三届现代与经典全国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会上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薛法根、于永正、王崧舟、孙双金、窦桂梅和青年教师薛瑞萍、叶红的课并听了报告。大会内容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下面就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吴永军教授的报告《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语文本质》
  吴教授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如何理解语文的实质,如何理解新课程强调的基础三个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许多“流派与主张”,至少有“简单语文”与“深度语文”之说,有情境语文、情智语文、诗化语文、智慧语文、本色语文,不一而足。这些主张的背后实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文本质所做的独特解读,而这种独特解读背后又是对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语文基础。
  有些观点似乎更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如简单语文主张“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是简约的教学内容,是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单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教学很高的境界。“倡简”就是要简化头绪,多读多写;“务本”要抓语文的本体与文本,教师要钻研文本,而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求实”就是上课、教学研究倡导“真实、朴实、扎实”;“有度”就是学习文本适当的做一些拓宽是必要的;另外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要有一个度。
  有些主张似乎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如“深度语文”,强调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深度对话与互动,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和“思维含量”,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给学生打下底子,但也很重视工具性。
  (二)如何理解语文的实质
  对语文的实质要关注,但不要太在乎,关键看学生的发展,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统一”,即两者内在地融合于“语文”一体,是语文根本性质的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两方。因为文本的语言文字都承载着一定的内容,文道是统一的。语文教学就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在上述过程中必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换言之,学生在理解、口味语言中,受到人文关怀,在学习、动用语言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涵养。人文教育不是外加的,语文教学基于语言的学习,把学习语言,培养语言能力和人文熏陶统一起来,事半功倍,相得益彰,反之二者脱离,甚至重人文轻语言,事倍功半,两败俱伤。
  (三)如何理解新课程强调的基础
  “语文”,姓“语”名“文”,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小学语文的基础性与实践性。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每一个人学习其他学科和一生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无论知识、能力,还是方法、习惯,都要从头抓起。基础扎实,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后劲。小学教师应做好打基础的工作。“正确理解和动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根本宗旨,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特别是培养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独当其任。

  二、丁慈矿与《对课》
  对课是明清以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其内容就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做对联。从宋代开始,对课已经是同句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主要以“属对”方式开展,属对是由老师出上句,学生对下句,字数由少到多,内容由简到繁。如丁慈矿老师的对课,从一个字“马”、“海”对起,到两个字“河马”、“北海”,三个字“瓜子脸”、“孙行者”,四个字“愚公移山”、“山明水秀”,五个字“白日依山尽”,七个字“两个黄鹂鸣翠柳”等。对课实际上是一种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训练,同时也包含了修辞和逻辑等训练的因素。对课对发展学生语言智能大有裨益,因为“我们的汉语是一种诗性的语言,是诸如对联这样的文学形式之所以生成的最肥沃的土壤;反过来说,又是对联等文学形式把汉语的特殊优越性发挥到极致。”

  三、孙双金与情智教育
  “含爱生情怀,有育人智慧。”,什么是情智教育?情智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动用积极的情感和灵动的智慧作用与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的情感和智慧和谐共生。是文本,便一定蕴藏着情感。情智教育,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锤炼教师的准确解读、深度感悟、巧妙激发和有效提升文本情感岗内涵的能力,从而使文本情感外化为一种积极、深刻的情感影响力,让文本情感弥散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浸润每颗稚嫩的心灵,但要把文本情感转化为课堂的情感生活,需要丰富的技巧和智慧。在这方面,孙双金是专家。
  且看孙双金所执教的《走进李白》一课,一开始他让学生背古诗引出课题走进李白,了解李白,然后杜甫的诗《饮中八仙歌》一诗,“李白斗酒诗百篇,……自称臣是酒中仙”,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而后又引出李白的号称“诗仙”的诗一首《望庐山瀑布》,在入情入境中,让学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与写作手法:极度夸张,神奇想象。并与宋朝徐凝写瀑布的诗进行对照,再加上宋朝苏东坡《戏徐凝瀑布诗》进行反串,更体会到李白诗作风格奔放自然,色调瑰伟绚丽,想象丰富,意境空灵。整堂课以故事为线索,传出一首首具有李白代表性的诗篇。
  李白的这些诗是文字浅显易懂,无需师多讲,学生就能理解。因此,理解字词,粗通文义,这些学生能够“自明”的东西,不是教学的重点。真正难点是如何谦虚学生走进诗歌的情感世界,在教师的调动下,学生能够主动、深入的体味到了诗意和文章背后的韵味、情感。
  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抽象的说教,只有形象语言、具体问题的讨论,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我认为,这堂课的成功就在于教学富有画面性和场景性,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善于挖掘诗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或场景,在教学时,根据文本的文字和叙事逻辑,进行创造性发挥或演绎成一个故事,或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由此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四、王崧舟与“新概念作文”
  一位教育家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不需要喊怎么教育的口号的”,同样语文教学中的真正感动是不需要说出“感动”这两个字的。语言的真正内涵是融于文本和人的心灵之间的。王老师让学生领悟到的不仅仅是“概念”这个词,更是让学生形成了文本与心灵的一次撞击。王老师的这节作文课,是让学生写出在这个上你最爱的五个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想了又想,慎之又慎的按顺序写出了五个人的名字,接着王老师让学生说一说写这五个人名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然后王老师用低沉富有磁性而又有穿透力的语言说,假如有一天,这其中的某一个人离你而去,你将首先把谁划掉,此时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出现了一种碰撞“首先应该把谁划掉呢?”,这样一步一步地划掉了四个人,剩下最后的一个名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愿划掉每一个人的名字而又要按规则去做,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情感得到了升华,这一情感的变化始终在学生的心头萦绕,以此为契机,在孩子的心中真正埋下了感情的种子,动笔使“言物”流于笔端。
  体会:课堂应该是充满“人味”的,只有“人味”的课堂才能真正流淌出“人心”的情感,肖川教授说过“完美的教学必须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品味”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品味”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多了一份思考:那就是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决定着语言课堂的“品味”,在“深刻”与“真诚”的“品味”的课堂中,学生才能真正感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才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才能唤起学生对亲情的珍爱;才能让生活变得充满憧景与向往。

  五、于永正与“五重”
  “语文课程标准”影显了语言学科最基本的学科理念:以人为本。
  人的本质意义在于“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与意识对象。”教学过程不只是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人的发展过程、生命过程。于永正老师最终将自己的关注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正是教师关注的升华,于老师逐步形成了“五重”的教学理念,推动语文课堂教学逐步进入华夏大师级的理想境界。
  (一)“重情趣”-“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于老师语文教学最鲜明的特点是“目中有人”,是对人的本性的关注。于老师始终把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重要的位置,把“热爱的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阅读”,“乐于表达”等课标理念,真正列为语文教学时的刚性任务,使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与享受语文密切联系起来。与老师上课前总要拿出几分钟与学生“唠嗑”、“套近乎”,一堂课没上完,就成了学生知心的“大朋友”。
  于老师有句名言:“蹲下来看学生”。他认为好课应当是“老师配合学生”,尤其是差生,更好的需要老师的“配合”,于老师的课上看到的,多是后进生不敢到敢,由不会到会的艰难跋涉过程。
  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堂确实是人性化的课堂,是快乐的、妙趣横生的课堂,是师生心心相印、亲密无间的课堂,是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是没有失败的颓丧、只有成功的课堂。听过他的课想忘掉也难。
  (二)“重感悟”-注重练“内功”,在激活人的心智上下工夫
  于老师语文教学的“玄机”,在于注重“内功”,强调学生的“自主内化”。他创造性地运用“以读导悟,语中见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有指导的读书实践,实现“自主建构,内化生成”,如在教学词二首《卜算子·咏梅》一课,就是通过学生自己一遍一遍的阅读、思考,细心捕捉,逐步由浅入深的经过阅读实践过程,通过自悟获得了答案。
  (三)“重积累”-学会“攒钱”,注重人的文化积淀
  于老师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是:熏陶,积淀,增长后劲。
  为帮助学生增加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课堂上,于老师有意增加背诵的份量,尽可能让学生多积攒一些美文佳句,他指导学生多做笔记,他叫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他倡导学生多读书。
  (四)“重迁移”-注重积极“周转”:拓宽学、用语文的空间
  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是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生活化语文教学。
  于老师的“导入”,都从文题入手,他让学生咬文嚼字,字正腔圆的读文题,举起手一起写文题,然后叫学生围绕文题开动脑筋提问题。这样一读一问,课文的中心、重点、人事关系、思路脉络,甚至感悟基调都会自动一一显现出来。套路虽然简单,学生却能从中得到规律性的东西,并能顺利的迁移运用。
  于老师促进积极迁移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由“读”向“说”迁移,由“读”向“写”迁移,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由“书本学习”向“课外活动”迁移。
  (五)“重习惯”-注重素质“养成”:让学生终身受用
  于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注重习惯,着眼素质,集教学、教育和教养于一身的教学艺术。
  于老师注意到,习惯具有微观性。要处处做“有心人”,从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抓起,精雕细刻,一丝不苟。比如写字,于老师说:“不但要写对,还要想到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因而要写的规范美观,使人看得清、乐于看。”比如说话于老师告诉学生:“不光要考虑该说什么,还要考虑该怎样说,即使人听懂,看要让人爱听,要为别人着想,树立言语交际的对象意识。”
  于老师注意到:“习惯养成具有反复性。比如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等,并不是难事,但养成自觉的习惯却绝非易事,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六、窦桂梅与“主题教学”
  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把课文读厚。
  不止一次听窦桂梅老师的课和报告了,每一次使我惊奇的,不是她纯熟的教学艺术,还是她总能把一篇短小、甚至略嫌寡淡的课文演绎成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故事。她善于读出文章背后隐含的东西,善于想象出文章可能牵连着的意蕴而已,因而她能从一个字读出几十个字、几百甚至上千个字。
  主题教学已成为“教育家”窦桂梅鲜明的教学风格之一,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堂主题意义的建构。这里的“主题”主是要文化主题,正如她所说,是那些链接着孩子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就《珍珠鸟》这节课来说,围绕着“依赖”这个话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感悟课文,然后再引出组诗,最后让学生编创课文,使主题教学达到了升华。
  这节课体现阅读教学“三品”的特征。“品词、品句、品读”-这“三品”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对词语的品味最主要的是采用比较的方法,即通过置换词语进行比较和推敲,以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举例略)。上述的字词品味推敲并不是老师把自己感悟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亲历“过程”,掌握“方法”,让他们在词语的比较、推敲与遴选中理解、体味、感悟出词语运用的隽永和精妙。
  窦桂梅做为一个极具诗人气质和情感的人,她把自己融入课文的意境中,把作者的感情、文本的意境和自己的感情融为一体,从她的体态语和口头语中径直地流泻出来-她那丰富的表情“步移景换”,她那看似夸张的步幅和手势实际上又很符合这位“东北妹子”的性格。足见窦老师经历百日磨砺,厚实文化底蕴。诚如窦老师所言,要“博览群书,扩展视野,深入思考,方可纵横驰骋于课堂间。”
  作为教育家的窦桂梅,她提出并实践了如下教育理念:
  强调“三情共振”-课始情生,课中情浓,课终情未了。
  为师追求“艺术三美”-语言美(追求教学语言的美丽而生动)、视觉美(美的体态语,美的板书和版画等)、空灵美(深刻的、理性的、意犹未尽的、见叶之秋的美)。
  引导学生“三个超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老师。
  努力体现“三个维度”-温度(精神状态、师生关系、情感态度)、广度(主题范围内的教材拓展、课堂整合、学生参与)、深度(语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深刻和持久)。
  纵观当今小学语文界,教师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流派异彩纷呈,气象万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这些流派实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文本质所作的独特的解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事业与生命同行,火热的事业和激情澎湃的血液汇成了一曲生命的壮歌。名师,让我们体悟到一种守志不移、坚韧不拔的事业境界,又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还让我们领悟到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生命追求。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12-28]
 
上一篇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