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活动 第四届“现代与经典”
参加第四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感言
章瑾
 
  第四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汇集了全国小语界青年名师王菘舟、孙建锋、余耀、盛新凤、窦桂梅等。他们的语文观摩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匪浅。名师们在语文课堂中表现出的文化视野,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精神面貌以及人生境界让人仰叹。如果要用一个恰当的词来总结听课感想的话,我选择“美”。

  一、语言美
  听这些名师讲课,感觉他们的语言太美了!美得让人来不及记录,美得让人深深感叹,甚至忘记学生的发言。无论是一个字一个词,还是一句句包含激情的话语,一组组富有气势的排比,都能反映出授课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课前的精心设计。
  例1:孙建锋老师执教六年级课文《白鹭》
  这篇课文第四自然段具体介绍白鹭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其中有这么一处经典叙述“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孙建锋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这段文字后,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总结:这是郭沫若先生是借鉴前秦宋玉的文章“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写作手法。学生感叹:原来大文学家写作也善于借鉴。这时孙老师用了一句诗“问句哪得美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进行了简单概括,道出了真谛,精辟巧妙,举重若轻。
  例2:北京著名教师王文丽执教了一节自己编写的教材《最爱》。在介绍了作者,写作背景,扫清了文字障碍后,王老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让自己感动的字和词。(这也是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经常说的话)可王老师却是这样说的:“哪些文字一下子就跳入你的眼帘,震撼了你的心灵”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如果说“在文章中找出让自己感动的字和词”这样的提问设计是递给学生一把阅读文本的钥匙,那么王文丽老师的语言设计就是一把金钥匙,它不仅打开了学生的阅读之门,而且开启了学生的心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在这种语言的触动下,学生怎么不会默默地读,默默地思呢!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是贫乏的,没有感召力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奢望学生的语言是美的。
  名师课堂,这样的美无处不在!

  二、意境美
  名师上课,采用新设计,诠释新理念,建构新课堂。他们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各具风采,无不让听课者由衷地赞叹和钦佩。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点是共通的:在他们眼里,学生是社会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尊重学生;在他们心中,课堂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的地方,更是诠释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地方——他们尊重生命。他们旨在培养真正的人,他们注重语文的“生命化”教育。
  例1:王文丽老师执教《最爱》
  这篇课文非教材所有。是她在偶然间看到了台湾一位身患骨癌的小朋友周大观的事迹报道后,被小小躯体洋溢着的乐观、坚强、善良所打动,因此收集了周大观创作的两首小诗和另一位台湾小朋友写的缅怀他的小诗做教材。

  附教材:《最爱》
  《我还要一只脚》
  贝多芬双耳失聪,郑龙水双眼失明,我还有一只脚,我要站在地球上。海伦凯勒双眼失明,郑丰喜双脚畸形,我还有一只脚,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周大观
  《我要活下去》
  医师是法官,宣判了无期徒刑,但我是病人不是犯人,我要勇敢地走出去。医师是法官,宣判了死刑,但我是病人不是犯人,我要勇敢地活下去。
  ——周大观
  我,健健康康地活着,你,安详宁静地死去,就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天才,也没有办法计算出我和你的差别。
  ——涵清
  在学生理解了这三首诗歌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6个月的时光,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最想见的人是谁?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你认为你的一生是否有遗憾?如果有,你的遗憾是什么?请你静静地思考一分钟,设计自己六个月的生命计划。对于一个五年级学生来说,让他在一分钟内思考生命,设计生命计划,听起来有点不切实际,甚至有点残酷。而事实证明,教师的设计并非一时冲动或哗众取宠。一分钟的沉寂后,一位学生神色凝重地站起来作出如下发言:“如果我只剩下6个月的生命,我将认真审视一下过去的时光。我曾经犯下过许多错误,我要向许多人说声‘对不起’课堂上,学生们自我反省,这样的回答层出不穷。说者动情,听者动心。最后王老师又出示这样的练笔内容:我是,我有,我要。有学生这样回答:我是一名活泼可爱的男孩,我有要好的同学,和蔼的老师,爱我的父母,我要珍惜这一切。
  课后,有听课者提出这样的意见:童年应该是快乐而无忧的,我们应该给孩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小学生去思考生命,设计自己的生命计划,是否残忍了一些?对此,王老师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当孩子们被周大观感动的时候,是不是只需要叹息和同情?他们更需要的是反思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他们的童年灿烂如花,谁也不会去想珍惜现在的拥有。让他们去思考当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并不存在残酷,我们也不需要让孩子回避有生必有死这一话题.因为只有把握好今天,才能创造明天。我们应该最爱什么?最爱生命,最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窦桂梅老师执教《牛郎织女》
  除了讲授文本知识以外,整节课都穿插这么一条情感主线,那就是什么是美满的爱情?我们需要这样的爱情吗?因为窦桂梅老师是北方人,所以她的语言表达直白而不失美感。而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环节,如“故事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层层深入,剥春笋般地将文本承载的情感剥离出来,水到渠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么一处:

  问:牛郎和织女一年只相会一次,你认为这样的爱情美满吗?
  一位男生以非常自信与响亮的声音回答:美满的爱情不一定要天天在一起,只要双方以诚相待,心里时刻想着对方,就是一种美满。我憧憬这样的爱情。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想,既是为学生大胆剖白自己的爱情观,也是为窦老师能站在学生立场,善待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情感的一种褒奖。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听名师讲课,学什么?能学到什么?这是需要我们理性思考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公开课高于常态课,名师们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和使命。例如: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汇报近期的课题研究成果等。一味、单纯地学是学不好的。我们应该学他们的理念、精神、人格和境界;学他们对儿童成长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和敢于站在教材、大纲之上,俯视文本并超越的那份勇气与执着。
 
  ◆[2009-07-29]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摘自《镇江市宝盖路中心小学》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