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活动 第八届“现代与经典”
现代与经典·印象南京(二)
——走进孔子 走进经典
蜡笔 发表于
 
  紧接着崔峦的报告,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走进<论语>》,精彩纷呈。深沉的嗓音,让人入迷入情入境;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博学多才,启迪智慧……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也因为太多的精彩,来不及记下串串让人感动的细节,只是结合一点残存的记忆,整理出来,为大家走进孔子,走进孙双金,提供一个远没有孙老师课堂经典的材料:


          印象之二走进孔子走进经典
         ——《走进<论语>》课堂实录

  时间:2课时(80分钟)

  师: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老师来到我们这儿,你们高兴吗?(高兴!)愿意和孙校长交个朋友吗?(愿意!)
  (学生自我介绍——名字,名字的由来;老师适时评价,评价时紧扣“君子”,如:父母让你铭记要有浩浩荡荡的胸怀,这才是真君子啊!)
  师:你的偶像是谁?你崇拜哪位明星?为什么崇拜他呢?(指名发言,不时地鼓励、纠正)
  师:今天老师要推荐一位2000多年前的朋友。(板书:孔子。齐读。)你了解孔子吗?(指名发言,学生的回答很精彩。)
  师小结:同学们,可以说,没有孔子,到现在中国还将生活在黑暗之中。一次,世界级的科学家在巴黎开会,会上,他们发表了一个巴黎宣言: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同学们,如果不了解孔子,就不算中国人。那么,到哪儿去了解孔子呢?(《论语》)
  (其中,老师还讲了自己在西方国家的一个经历,意在说明中国的《论语》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圣经》,讲了明初宰相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
  师:可见《论语》多有作用啊!(齐读课题)再读,读得温暖些。(齐读,真的很温暖。)
  【创设情境】简单地介绍孔子的身世和求学经历,并创办了第一所私立学校,师通过语言描述开学典礼的情境:在开学典礼上,孔子声情并茂地说了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完,孔子就走了。老师走了,弟子们纷纷议论这几句的意思,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怎么理解?齐读。(生齐读)
  师:有不懂的吗?可以问一问,问老师问同学。会问的人是会学习的人。(生提问:孔子问这三句与开学有什么关系?等)。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亦、说、愠)其他都理解了?我来问问你:“学”是什么意思?(板书:学。篆书“学”字。)看着这个古代的“学”字,你有什么理解?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学”的下面像什么?为什么?(小孩)上半部分的两边像什么?(手)手中间的两个叉代表知识和真理。
  师:说(yuè)可以组成哪些词?是什么意思?可以看看讲义。(指名说,教师板书,把“说”字改成“悦”。)
  师假设一学生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同桌讨论讨论。(指名发言,学生都是先表明了观点,再举例子。没有举例的,教师引导举例。)
  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有朋自远方来就快乐呢?(指名发言)
  师:朋,古时候指同班同学,现在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来了,高兴吗?把这种快乐读出来。齐读。(生齐读,读出了快乐。)上一句是“悦”,这一句是“乐”,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发言)【教师通过夸张的表现让学生感受“乐”和“悦”的区别。】再读。(生读出了“乐”。)
  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什么意思?(指名发言)你有一身本事,可是别人不了解你,不重用你,你的内心会怎样?(指名发言)而孔子怎样说?如果你做到这一点,你就是君子啦!齐读。(生齐读。)
  师:孔子为什么只讲这三句呢?谈谈你的理解。(指名发言)你认为这三点有联系吗?(指名发言)
  师小结:原来孔子是在教会大家要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君子,过一个快乐的人生。齐读。要读出快乐。(生齐读。)
  师:你认为孔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生:押韵、简练、精炼、经典……含义深,要品味。)
  师总结:不亦……乎?这是反问,也是口语化,而且用了排比。精炼深刻,口语化,这就是论语的特点。齐读。(生齐读)
  【创设情境】“当——当——当——”孔子学校的第一堂课的铃声响了,孔子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教室,他在黑板上写下了5句话。然后布置学生自学自究。现在,就看那位学生能看懂这5句话的意思了。
  教师领读2——6句,生齐读两遍,并相机理解:罔、殆、故等字的意思。
  师:讨论一下,你对哪一句特别有感受就讨论哪一句。
  【交流】生提出了第6句“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师:你认为应该喜欢古代的还是喜欢现代的?(交流。教师板书:好、古、新)
  师:孔子为什么好古而不好今呢?(教师介绍历史背景)(生齐读第6句)
  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读第5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喜欢的理由(句子的意思)
  师:“三人行”什么意思?(指名发言)(师小结意思后,让学生齐读)
  师让三个学生到讲台上,教师指定其中一人问:谁可以做你的老师?为什么?(指名发言)
  师指着台上的三人,对台下的学生说:你认为这三个人中谁能做你的老师?为什么?(指名发言)你要选择他们身上的优点学习,但他们身上有没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反省呢?(指名发言)
  师:在我们班上,还有哪些人能够做你的老师?为什么?(指名发言)
  师小结:只要你想学习,有选择的学习呀,任何人都可以做你的老师。齐背。(齐背)
  师:你还想说哪一句?
  生读了第2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殆dai。”并解释意思。
  师:你能举一个例子吗?(生举了一个学而不思的例子。老师又喊了两个学生回答,都是举的这种例子)
  师:谁能举一个思而不学的例子?(指名发言)(然后教师绘声绘色的讲了“杞人忧天”的故事。)
  师:你还对哪句话有感悟呢?
  生读了第4句“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师:谁知道“文”是什么意思?(在学生沉默后,老师讲了古代人死后谥号“文”,表明这个人有文化,好学,文质彬彬。)
  师:今天,学习了《论语》之后,一个学生一回到家就对他爸爸说:“爸爸,爸爸,我现在要对你不耻下问。”这样说对吗?(指名发言)对老师不耻下问,对吗?(指名发言)
  师:现在,我要来个采访,你什么时候有过不耻下问的经历?(指名发言,学生说向同学提问的经历)对同学不耻下问,对吗?(指名发言,学生举例向弟弟请教。教师板书:问)
  【创设情境】师:2500年后,孔子的话变成了名言、变成了成语,代代相传,变成了经典,值得背诵啊!给3分钟,读一读,诵一诵。(师生齐背,指名背,指导背出快乐)
  【总结】结合板书总结学习之道。
  播放音乐课件(周杰伦的歌曲,其中含论语内容)
  【在浑厚的男中音中结束】让我们世世代代唱论语,世世代代诵论语……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9-07-30]
 
上一篇    摘自《博客:蜡笔》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