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活动 2006运河之声
参加“运河之声全国各种风格流派教学观摩会”听课有感——体验收获 感悟差别
和睦小学 金英

  工作多年,大大小小的教学观摩也是听得多了,不过这次我的收获最大。收获大是因为几个细节:一个细节:主办方为听课者准备了每堂课的教学用的文本,这使我能够一边对照着看,一边听,有时想想如果是我上,我会怎么处理?有时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回答?别有一番滋味。另一个细节:这次上课的教师真正是各种风格汇集,各种流派碰撞,在汇集、碰撞中我不由自主地比较,思索,滋味自然更是绝妙。第三个原因:我们和睦小学15个语文老师第一次这么认认真真地坐在一起倾听大师们的示范,这么说说笑笑地共进午餐,学习的气氛是如此美妙!更何况,张晓舟老师还事先结合语文组的课题,精心准备了作业。双休回来后,我们马上拿出各自的作业交流,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等我们从小会议室结束讨论时,才发现校园已经变得那么安静——原来早就过了放学时间了,可是大家的心情却是那么愉悦,仿佛刚刚品尝过一顿美餐那样轻松与满足。

  当然抛开校长的身份,除却看到我们和睦的老师们渐渐进入学习状态的高兴心情之外,最大的收获还是来自作为一个普通语文老师的体验。

  说实话,在语文教学上我一直是个觉悟比较慢的教师。参加工作十几年了,我也上了许许多多的课,可是总是停留在那么一个层次上。有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普通话也不够标准,音色也不好听,公开场合应急反应不太行,所以我想也许这辈子不会在公开课上能取得什么成绩了。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有时候我会怀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想,公开课上得再成功又怎么样?还不是要靠一堂一堂的家常课才能把孩子给教好了。

  但是当我看到我们名师班的同学、师姐一个个站在舞台上表现自我时,我才意识到其实公开课也可以离我如此之近哪。虽然和同台亮相的大师们相比,也许他们还稚嫩了一些,可是这样的经验又哪里是几堂家常课能够得到的呢?我重新认识了公开课,这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可是于我个人来说,却是一件全新的体验了。

  坐在下面听着记着,我常常忍不住要感叹,与我相比,与我身边的教师相比,大师就是大师,真的很不同。不同在哪儿呢?我不住地寻找答案。我觉得我是找到答案的,尽管我很担心我把这些写出来会给人笑话。(因为不同层次的人看到的层次也是不一样的,层次浅的我能够看到的也比较粗浅。)

  第一个,对于文本的认识的深浅不同。普通老师只能就教材教教材,有时候对教材本身也不能透彻的感悟。可是名师就能够把教材置于一个意境里去上(例如《爷爷的芦笛》);能够把教材置于一个人的丰富的内心与形象中去上(例如《长相思》);能够把教材置于一个历史文化现象中去上(例如《伯牙绝弦》);能够把教材置于一种看待问题的方法里去上(例如《考试》)。这意境、这形象、这文化、这态度,我们不能够透过教材去触摸到,可是名师能够。

  第二个,上课时的态度不同。普通教师可能希望孩子们尽量配合自己,希望课很顺。名师估计了所有孩子们的可能,但是不是完全用作把他们圈回来,还是准备着怎样挖掘孩子们更多的精彩,更多的智慧甚至是自信。所以名师看起来特别的从容,这种从容有人告诉我说是因为他们的大课经历多了,不紧张造成的。我更愿意把这种从容理解成是来源于对自己的自信,来源于对学生的宽厚。从薛法根老师面对几次“闪闪乐乐”,却说念错是一种惯性,笑说可以理解;从王松舟老师面对学生几个画面说得语言芜杂,层次重复,他却慢悠悠一句一句把他们归纳成“故园就是——故园就是——故园就是——”的诗意感叹;从于永正老师面对学生一出场就对考试的看法全部一面倒,他却能“狡黠”地启发:我从有的人的表情上看出来,其实也不那么喜欢考试,自然地把隐藏在大流之下的想法挖了出来。所以,我觉得名师比普通的老师更了解孩子,也更“同情”孩子,也更宽容孩子。这种宽厚与自信是我可以去学习的,并且在短期内能够改善的。

  第三个不同,技巧与方法的娴熟程度不同。虽然说技术性的问题在这个年代是比较低级的话题,而我觉得技巧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面。包括那些前后呼应的设计,那些华丽眩目的导语,那些渐入佳境的铺垫,那些回复宛转的“起承转阖”都把语言与情感与思想做了做美丽的融合。谁说技术不关键呢?我都觉得可以开设一个“小学语文教学技术学”的学科,好好做些总结,以避免盲目跟着流行。

  第四个不同,名师比一般的教师更了解自己。我说这样一句话是因为我看到但凡名师都已经拥有了自己鲜明的风格(这也正是本次研讨的主题),这种风格,在我看来是名师由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所以在文本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倾向,在教学的设计上扬长而避短,在课堂把握的时候更是有意地把自己最具魅力与风度的一面展现了出来所造成的,使得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在了名师个人的鲜明标记之下。所以,成为名师可能也需要了解与审视自己吧。

  写到这里,已经开始觉得沉重了,如此大的差距并非个人的努力能够成就的。不过幸好,我还有退路,我如果成不了名师还可以成就名师。

  吾爱名师,吾更爱教育,每天能够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真好。希望与下次的学习盛宴早早地相遇。

                                               和睦小学金英                                                       3/29/2006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12-27]
 
上一篇    摘自《教育在线论坛》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