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活动 2006运河之声
讲稿《感动中的生命》
——记“2006运河之声——全国多种风格与流派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会”
作者:杨守铬

  各位老师:

  下午好!

  很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番关于教学的一些思想,严格地说,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一些想法。尽管在座的不都是语文老师,但是对于教学思想的感悟,我想是相通的。我首先要感谢学校,在半个月前派遣我随小青老师前往杭州观摩学习名师的课堂。我想其他几位老师也是这种心情的,因此我也一并代表他们致谢了。其次,要谢谢学校给了我这么个机会,向在座的各位老师讨教学习。最后,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中抽出心情和我进行交流。在这次两天半的活动中,我们共听了王崧舟、于永正、楼淑建、张祖庆、闫学等14位名师的课堂,之所以不说14节课,是因为名师的课堂不是以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来衡量的,特别是像王崧舟、于永正等特级教师的课堂,都是100分钟,两个小时这样上下来的。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在学校上教研组的研讨课是值得借鉴、学习它的形式的。既然是研讨课,是用来研究讨论的,不是像优质课那样用来评比的,也不是像随堂课那样有时间的限制,那么我们就应该不拘泥于形式,总要上出点什么来,讨论出点什么来、研究出点什么来。因此,对于因为上课的时间不够,而匆忙的、蜻蜓点水式地挺进、草草结束这种做法,我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事前花了那么多的时间进行的充分地准备,也对不起认真陪我们研讨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一节研讨课,是很隆重的事情。我们不能亵渎了他们这种单纯的敬畏之心。因此,我觉得上研讨课的时间不必拘泥于40分钟。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不是名家名言,供大家讨论用。(举例:雪琴的《妈妈的帐单》)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既然是《感动中的生命》,接下来我就向老师们汇报一下这两天半让我感动的地方。首先我想说的是,认真的听课真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尤其是带着任务在听,生怕漏了点什么东西;但是,累归累,心里却感到很充实。学到东西了,心里特感动。待会儿,在座的老师可能马上就会感到累了,但是最后能不能让大家感到充实,这是我努力要做的事情。下面,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在杭州听课的内容,和执教的老师:

  王崧舟五年级《长相思》

  于永正六年级《考试》

  袁红强六年级《船长》

  李莉六年级《微笑着承受一切》

  蒋军晶五年级《美丽的蜻蜓(读书会)》

  冯霞君三年级《燕子专列》

  楼淑建五年级《小音乐家扬科》

  张祖庆四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

  薛法根六年级《爷爷的芦笛》

  石晓云三年级《妈妈的帐单》

  陆霞六年级《船长》

  余笔清三年级《她是我的朋友》

  皱清五年级《再见了,亲人》

  闫学六年级《伯牙绝弦》

  在这次运河之声的观摩活动中,我发现自己突然变得很脆弱。三十年尘世风霜的磨砺,使我早已变得粗糙、麻木的某些情感,在这个春天又渐渐的复苏了。在这之前,对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一些提法,如:诗意语文,情感语文,生命语文等说法,一直抱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一直把它当成一种喧嚣的口号,心里是颇不以为然的。但是,当我在这两天半的时间里面,听完了14位名师为我们演绎的精彩课堂,耳闻目睹了王崧舟、邹清、楼淑建、张祖庆、薛法根、闫学这几位老师演绎出来的《长相思》、《小音乐家扬科》、《我盼春天的荠菜》、《爷爷得的芦笛》、《再见了,亲人》、《伯牙绝弦》这几篇课文的场景时,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不是因为他们娴熟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基本功,而是因为他们在处理教材中所透露出来的人文关怀。王崧舟老师在《长相思》的教学中,对纳兰性德的复杂情感——面对现实的无奈和身不由己中不能遏止的对亲情、爱情、友情与和平及平凡生活地向往和渴求的感悟;楼淑建老师在《小音乐家扬科》地教学中挖掘出来的,扬科对生命的热爱,和生命在冷酷现实中的脆弱;张祖庆老师在《我盼春天的荠菜》中,凸现出来的生命因为有了希望,而变得如此的坚韧和富有生机;薛法根老师在《爷爷的芦笛》中彰显出来的生命因为宽广而变得坚强和勇敢;邹清老师在《再见了,亲人》中,对于亲情的感悟和呼唤;以及闫学老师在《伯牙绝弦》的演绎中,那因为孤独而绝望,因为理解而绚烂的生命,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弦。因此,我更加的确信,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地交流,是生命和生命地对话。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如果我们教学还仅仅停留在字、词、句、段、篇地教学上,还停留在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层次上,而忽略了个体生命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的感悟、体验和交流,那么新课标也就不成为新课标了。

  从杭州回来之后,我反思了一番,把自己的感悟,归纳为下面几点:

  1、长相思忆《长相思》。

  2、《伯牙绝弦》的启示。

  3、教学风格的思考。

  4、希望的寄托——荠菜。

  5、“纯净水”干钩于。

  6、厚重的薛法根。

  7、学会阅读——“读书会”

  ……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在这里只讲两点。

  1、《伯牙绝弦》的启示。

  2、长相思忆《长相思》。

  当时听完了这课教学,我久久地说不出话来,面对窒息性的美丽,最好的应对就是沉默。就好比见到倾国倾城的美女,目瞪口呆,说不出一句话来,傻了。但是因为是学习,不能把它当成看美女一样,看了就算了。要让别人知道你在学习,而且和别人一起学习。所以,也就只能笨嘴笨舌地对它说几句话。在回来后的学区针对这次语文教学观摩会举办的沙龙上,大家特别谈到了《长相思》的“读”。五小的金辉老师对此作了《三读<长相思>》的发言,指出了王崧舟老师对《长相思》进行了高于文本的阅读教学。我们四小的王少娥老师说:王崧舟老师设置了十个梯度的读,齐读不少于30遍。在第七次回到文本时,都以为课堂快结束了,又感悟体验了30分钟。对此,保留了她自己的意见。小语会会长李吉老师为此,特地讲到了王崧舟自己对《长相思》地教学所写的教学反思——《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其中讲到了诗歌的不可肢解性,和诗在教材中又必须被讲解的尴尬的命运。而要想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意会了。我当时冒出的最简单的想法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针对《长相思》的教学,我以为把“其义自现”中的“义”改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更恰当些。对于一首诗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它的含义,而是它所要传达的情意。一首诗的意思三言两语就可以翻译解释完毕,但是它其中所蕴涵的情意,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心里,传达过来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对诗的翻译解释,往往会导致了诗歌美感的丧失。这就是所谓的“言有尽,而义无穷。”这也是古诗词千百年来不朽如春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背诵一首诗,读几遍就可以做到了,但是要进入诗的情感世界,却需要反复的诵读、体会。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长相思》时,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去意会、感悟、体验、产生同感,企图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诗人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诗人情思,和诗人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诗合一的境界;从而排除对诗中具体词汇的分析,最大限度地保持诗歌的完整性和阅读感受的整体性。但是,真要做到不对诗中的词语进行分析、解释,又是多么困难的事情。高明如王崧舟者,也必须抓住《长相思》中的“心”和“身”这两个词作为突破口进行教学。这就是诗在教材中的命运,和我们老师面对诗歌的尴尬。

  回来后,我特地上网搜索了这篇《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看了之后,发现再说也是多余的了。现摘录他自己的一些观点如下(方括号中的语句皆摘自王崧舟的“和解”一文):

  【诗活在诵读的当下,诵读保护了诗的存在,诗即诵读。于是,我们看到,在王崧舟的《长相思》上,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长相思》在诵读中流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这是对诗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

  【在我看来,“意会”是一种比言传更本质、更内源、更真实的生命方式。这种意会,不光基于直感和直觉,还基于联想和想象。事实上,对诗的意会,是一个直觉和想象纠缠不清的过程。在《长相思》一课中,王崧舟前后安排了四次不同类型的想象。读词后谈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听诵读看画面是一种表现想象,听音乐写故园是一种创造想象,多维度问作者是一种角色想象。这里的种种想象,既是对词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词做为一种召唤结构、一种空白张力的主动回应。】

  王崧舟在他的另一篇文章《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中谈到了自己修炼教学内功的几种方法,我特地把它摘录下来。我觉得与其听我说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如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特级教师那经过千锤百炼的思想。王崧舟把语文教学分成了剑宗和气宗两派,

  他所说的剑宗,其实是指教学技能和技巧。气宗则是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思想内涵。

  从现在开始,以下所讲的全部是王崧舟的思想。全部摘自他《剑气合一》这篇文章。

  修炼剑宗的方法。

  第一招叫“实录还原法”。

  实录,教学课堂实录,我是不太喜欢看杂志上豆腐干似的文章,我不要看的,看这样的文章纯粹浪费时间,这样的文章看多了,只会越看越笨,越看越傻,越看越弱智,就会浅薄。我喜欢收集课堂教学实录,特别是名师的实录,有代表性的实录,收集了干什么?把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必须整体关照实录,条分缕析教学实录,很吃功夫,然后进一步,把教学设计还原教学理念,很累,但是非常管用。第一个来回,把理念还原成自己的设计,把设计还原实录,看看别人怎么实践的。

  我举个例子,我研究支玉恒先生的课堂,支玉恒先生上《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拿到实录,二十页,是他儿子整理的,一共两万五千多字,支玉恒先生的实录百分百的原汁原味。我还原成教学设计,最后还远成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用心灵颂读,第二句话是用心灵倾听,第三句话用心灵表达。就三句话,很简单。但是你注意了,我说很简单,你真以为就是很简单,那么你就是傻瓜了。可不简单了。用心灵颂读就用了整整一个课时时间,这节课就是引导孩子朗读文本,颂读文本,我提炼出十招:比如,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先导后读,边导边读,先读后导,对比范读,先点拨后读,先读后点拨,情境颂读,反复引读。而且这些都是大雪无痕,大象无形,看不出来什么招。然后再往上还原,还原成一句话,还原成一个字。支玉恒先生的语文课就是一个字:读书的读。所以你一旦掌握了这把钥匙,你去解读支玉恒先生的课,很容易,你学支玉恒先生只学三招,学到了,你不得了。

  第一招就是提问,支玉恒先生的提问是中国第一人,不得了啊。

  第二招是朗读指导,极尽变化之能事。

  第三招就是点拨,要学提问要学朗读指导要学点拨。

  我研究了他整整二十堂课,这是剑宗,我称它为独孤九剑的第一剑。

  第二招,我把它叫做“情境填空法”。

  什么叫情境填空法,我举个例子,我研究过于永正先生的《新型玻璃》,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

  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好,到这个地方,你不能再看了,你要做情境填空法,假如你是于永正先生,你会怎么做?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境,你怎么办?你带着这样的想法看那个实录和光盘,你缺什么你补什么?

  这招很管用,我们来看于永正先生怎么做:

  师:你先别坐下去,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再好好想想,我们不着急。

  “我看你有这个能力”这句话很重要的,第三句话我们再好好想想,我们不着急。然后,和于永正一比,就比出差距来,什么叫大师。接着看:

  生:(该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好,你别看了,情境填空,你什么反应?是不是,你如果在这里定格,你想:如果是我,你什么反应?

  看于永正先生: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你少说了整整十五个字。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孩子,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

  你就和他一比吧,你简直就是垃圾。(笑声),这就是大师级的人物啊,他怎么跟孩子进行对话的,这个就是情境填空法。这个绝招,我一般就对我自己的贴身徒弟讲。(掌声)你最缺少的什么就填什么,练个三年五载,你不成功都困难。(笑声)

  第三招,“微格结构法”。

  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整体的关照,有一招不够的,有时候就是一个细节出问题,结果哗的一声一落千丈,全完了,要做精细的理解和分析,剖析,你可以研究候课,研究导入,研究提问,研究范读,研究导读,研究讨论对话,倾听训练,结课拓展,研究很多微格。

  第四,课感奠基法。

  学音乐的人要有乐感,学美术要有美感,打球要有球感,学语文要有语感,上课要有课感。课感是剑宗修炼的最高境界,什么是课感呢?就是你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你能不假思索的,迅速的果断的作出反映,而且这样的反映是有效的,是巧妙的。举个例子,二泉映月,听完音乐,让孩子谈谈感受,你听出了什么?一个孩子说,太悲伤了。一个孩子说,太可怜了。一个孩子说,太美妙了。课感不好的老师会说:不会吧,我怎么没有感觉到美妙?或者说:是吗?(笑声)。弄得那个孩子下不了台,我说:“你能从凄惨和可怜中听出美妙来,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不假思索,这就是什么叫课感。第一,化解了这种氛围里的不协调。第二,小心翼翼保护了孩子的发言。第三,把这样的感觉整合到了其他孩子的感觉中。

  修炼气宗的方法:

  第一招,“案例鉴赏”法,对案例一定要学会鉴赏,你一定要看出案例背后的言说。要看出作者写案例的时候价值取向,他之所以写这个案例,就是无非两点:第一就是他觉得这个案例很有价值,或者他认为这个案例是失败的,从失败中寻找这个价值。举例就不举了。

  第二招就是“文本细读”法,你要徜徉在语言之途,在汉语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来读,这是修炼气宗的很重要的一招,我带徒弟,有个要求,每周写一篇文本细读,你过了这一关,你上任何课都不害怕。

  第三招,“主题研究”法,做一个主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去收集各种材料,充分分析梳理他,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每一次主题的梳理研究,你的能量就上升,你身上的血就能增加。(笑声)。

  最后一招,我叫“前提诘论”法,就不断追问自己,我和我的学员说,如果一个老师,在教学生涯当中,如果没有问自己这样三个问题,那么,我遗憾告诉你,你不在场,第一个问题:语文是什么?你必须思考,尽管没有答案。第二个问题:你心目当中语文是什么样的?你必须回答,你要问,你一定要思考,这是语文的终极追寻,第三,你还要成为一名怎么样的语文老师?像这样的前提诘论法,你要一直在问,一直在问,一直到你不能问了为止。这个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到这个时候,你问到了什么?你问到了语文的终极之问,语文到底是有用的还是没有用的,你还会问到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你的生命存在究竟有没有意义?这就是气宗。

  最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笑声),你必须学会剑气合一,这是《心经》里的话。观世音菩萨因为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于是他告诉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果用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我套用他的话叫做剑不异气,气不异剑,你要达到这个境界,那要到禅宗里讲个故事,禅宗到第六祖,佛祖弘忍有一天为了考验大众禅解的浅深,准备传以衣法,神秀为众中上座,仅次方丈,即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他修到了“有”的最高境界,就是剑宗的最高境界,所以他发展了禅宗的另一派,北宗的渐修派。而六祖慧能是白丁,不识字,他听了后,就叫个小沙替他把他的偈写在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进入了“无”的境界,“空”的境界。有跟无应该融为一体,我刚才说了,还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界是知的境界阿,知道的知,登高望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境界?行。由知而行,由气而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什么境界,悟,觉悟的悟。所以“剑气合一”的最高境界是悟,我把它叫做生命的觉着,一个人只有觉着的时候,生命才会彻底全然敞开,才能进入沉冥这个境界,他才能深深体认到生命“在场”。到这个时候,高峰体验,只有幸福,天人和一,所以剑气合一就是你活在“觉着”当中,生命的当下之意就是“觉着”,我希望老师在当下中,在课堂中,不断得“觉着”。

  最后,提两个建议:1、请大家去看两篇篇文章:《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和《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特别是第二篇,虽然有两万多字,但是,我相信里面的教学思想足够我们用上一生的时间去消化。2、去网上看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实录,用王崧舟的方法修炼修炼。

  占用了大家不少的时间,很抱歉。谢谢!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12-24]
 

上一篇    摘自《教育在线论坛》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