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实录
贾志敏教学实录——《我不怕鬼》
执教 贾志敏 五(2)班 2007年11月11日

                 第一课时

  师:我小时候,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说做人要老老实实,老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写字要认认真具。做人老实也好,写字认真也好,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人生短暂,我们要走好人生每一步。于是我就写字认真了,读书刻苦了,今天就成为一个光荣的小学老师。下面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老师怎么把这个字写工整,写漂亮的。

  师:撇,竖,横折,这里要顿一顿,然后一横封口,一撇要长一点,最关键是的是竖弯钩,撇折点。念什么?

  生:鬼。

  师:声音要响,口齿要清。

  生读。

  一起读。

  师:集体读要轻,短促一点。

  师:数数看,几笔?

  生:9画。

  师:谁再来说,我问的是鬼字有几笔。

  生:鬼字有9笔。

  师:两个小朋友答案一样的,但我显然喜欢这个小朋友的回答,回答完整,是对老师的尊重。如果用部首查字法,要找到这个字,查什么?

  生:查“鬼”部。

  师:对了,如果查“撇”就不对了。跟老师一起念。鬼,见过吗?

  生:没。

  师:没见过,怎么会有这个字?原来,当人们对一种自然现象,打雷啊,刮风啊,地震啊,海啸啊……不清楚的时候,他们误以为,世界上有个神仙在主宰着一切,人活着做好事一生,死了以后,上天堂成仙;做坏事,下地狱做鬼。听说鬼的品种有很多,大头鬼,小头鬼……鬼的面目很狰狞,于是许多人都怕鬼。

  (板书:怕)

  师:这是有神论者,无神论者不相信世上有鬼,他们――(板书:不。)(指“不怕鬼”)今天要学的就是一个不怕鬼的人,(板书:我。)谁来读一读:我不怕鬼。

  生读。

  师:一起念,读的时候轻一点。

  生读。

  师:“我”是谁?大家看屏幕。

  生:鲁迅。

  师:你们对鲁迅了解吗?了解的说说。

  生:他曾经用自己笔下的作文和日本人作斗争。

  师:不是和日本人,是和反动的,封建的势力,他和日本人倒是好朋友。

  生:鲁迅用自己的笔,写出什么有名的文章,有一本书,叫《阿Q正传》。

  师:你的知识很渊博,别人不知道的你都知道,《阿Q正传》不是书,是一篇文章。

  生:他写过杂文叫《野草》。

  生:他写过一篇文章叫《祝福》。

  生:鲁迅好像不是他的真名。

  师:那真名叫什么

  生:好像叫叶树人。

  师:你说的很好,因为不知道,加了一个“好像”,他不叫叶树人,叫周树人。

  生:鲁迅在1881年出生,在1936年去世。

  生:鲁迅一共活了55岁。

  师:如果用“活了”,应该是55年。如果用“岁”,那应该是“鲁迅55岁才去世”。

  生:以前我们学过一些成语,像学富五车可以形容鲁迅。

  师:我们学过一首诗来形容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师:你知识总是很丰富,但总是不太准确,那是鲁迅写的,上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下联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师: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周家有弟兄三个,他是老大,老二叫周作人,老三叫周建人。他是浙江绍兴人,小时候读过私塾,在1902年到日本留学,学的是医,回国以后不当医生了,从事文学创作的道路,毛泽东称他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这篇文章是鲁迅从日本回来不久,在他的故乡绍兴发生的一件事,是他不怕鬼的故事。讲什么,听老师读一遍。这个小朋友最好,老师说把课本打开,他就马上坐好,这个小朋友坐得第二个好,能坐正,听老师把课文念一遍,看看他是怎么写这件事的。

  师读课文。

  师:请这位小朋友站起来,请这位小朋友站起来,老师在读的时候,我注意到每个小朋友听、看的姿势,人要坐正,这个小朋友坐得很正;人要做直,这个小朋友坐得很直;书本和眼睛要保持一尺的距离,这个小朋友做得很好。课文里有12个生字,你能不能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准读好。上面一行,六个字,谁来读。不举个手的小朋友是不正常的,拼音都不会念。读的时候,先读拼音,再读字。

  生读:坟耽鳞栉杂横 幻介距蒂裳盗

  师:很好,谁能把两行一起读好。

  师依次提醒:前鼻音,前鼻音,前鼻音,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第四声,第四声,第四声,第四声,翘舌音,轻声,翘舌音。

  师:一起读,声音轻一点。

  生读。

  师:很好,会读了,注意“幻”字,这个“幻”字写起来,小朋友不会写错,但十个有九个小朋友写不好看,大家看是不是这样写的,左边这样,右边这样,不好看。字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漂亮,就像你们校园漂漂亮亮的。怎么写好呢,左边写得扁一点,右边这一笔不能写得长,要这样,右边等一等,顿一下,右边是这样的,(画笔画图)自己写。

  师评价:人聪明字也漂亮,人漂亮字也漂亮。

  师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没有拼音了,会读吗?

  生读。

  师:看三个词组,会读吗?

  鳞次栉比毫不介意,原形毕露

  师:不举手,说明这个小朋友智力发育不健全。

  生读。

  师:读得非常好,连着一块儿读。

  生齐读。

  师:“鳞”什么意思?看偏旁就知道了。

  生:像鱼鳞一样,

  生:像鱼鳞一样地排列着。

  师:鳞就是鱼鳞。那么栉呢?

  生:就是梳子。

  师:他说对了一半,看见老师手里拿着梳子就是梳子?

  生:是梳子上面的刺。

  师:“次”,“比”的意思是挨着。就是像鱼鳞,像木梳上的齿一样,紧紧地挨着,一般形容高大的建筑物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师:第二个,毫不介意的毫。

  生:丝毫。

  师:那“毫不介意”的意思是?

  生:丝毫不介意。

  师:第三个呢?

  生:露就是显露。

  师:说对了,但不准,是哪种显露?

  生:暴露。

  师:那么“原形毕露”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指原形已经暴露出来了。

  师:说对了一点,谁再来用口语话说。

  生:就是原来的样子暴露出来了。

  师:是的,原来的真面目终于暴露出来了。一起读。

  生读。

  师:字会念了,难写的字会写了,词会读了。下来,读课文,你读的时候,老师走到你身边来,看谁会读。

  生自读。

  师板:1、**说:“ ”

  2、“ ”**说“ ”

  3、“ ”**说

  师:在每个小节前面加一个阿拉伯数字,看谁加得好。

  师:大家看到三个小朋友站起来了,你们在读,我在仔细看,这小孩怪不得姿势那么丰富,他读的时候很投入,表情很丰富,有动作。你们中会读的不多,这个小朋友会读,他是整句地读。他读得好,这个小朋友音色特别好。

  师:课文一共几个小节?

  生:11个。

  师:随便你挑哪一个小节,但是要告诉大家,我读的是哪个小节。

  生:我读第5小节。

  师:“荒凉冷落”读得慢,说明他这句话会读。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读。

  师:鼓掌呀,读得那么好,不容易。谁再来?

  生:我读第7小节。

  生读。

  师:这个“忽然”轻一点。

  生读。

  师:一个比一个读得好。我简直不敢叫第三个了。

  生:我读第6小节。

  师:这个“这”你看她处理得多好。

  生读。

  师:好极了。

  生读:我读第10小节。

  师:你读得不错,但说实在,你和前面三个同学还有相当的距离,好好学。

  生:刚才的同学读倒数第2小节,我读正数第2小节。

  师:这不是废话,你就说读第2小节。

  生读。

  师:你读得真投入,读老太太的话,你就像老太太。

  师:一起读课题。

  生读。

  师:这个故事,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展开情节的,里面写到人物语言的很多,你找到了吗?找到就告诉大家你读的在第几节。

  生:我读的在第3小节。生读。

  生:我读的在第2小节。

  师:我读的写人物语言的在第2小节。

  生读。

  生:我读的在第11小节。

  师:你看他说的多准确,在11小节。

  生读。

  师:大家看黑板,小朋友说这“说”后面就是冒号,引号,真是这样吗?我这里有三种说,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放到后面去了,这三个“说”后面,谁来给他标上正确的标点。

  别以为“说”后面就是冒号引号。

  生标:第一个冒号,第二个冒号,第三个句号,对不对,谁来纠正。

  生修改。

  师:提示语在前,冒号引号,起提示作用,说的是后面的话,提示语在中间,这个说后面不是冒号了,而是逗号,起什么作用?停顿作用,提示语在后面,表示结束,句号。为什么要这样写,文章要有变化啊,这样变化,文章就生动了。大家来找一找,第一种形式在第几节。

  生:第一种形式在第2小节。

  生读。

  师:还有吗,第一种。

  生:第一种形式还出现在第11小节。

  生读。

  师:这个说后面是不是冒号,对的。

  师:第二种形式有吗?

  生:第二种形式在第3小节。

  生读。

  师: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能不看的就不看。师指黑板。

  生齐读。

  师:把这句话变成这样的形式(第一种),再读原来的。(指第三种)一起读。

  生读。

  师:这样一来,文章就生动多变了。文章既然写鬼,那么文章写鬼的模样的句子找出来。

  生:写鬼的模样的在第7节。

  师:第7节里面有鬼,听着。

  生读。

  生:鲁迅见那个白影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就像民间传说中的“鬼”。

  师:还有吗?

  生:描写鬼的句子在第9小节。等他走到那个白影旁边,白影忽然缩小了,蹲下了,一声不响地靠在一个坟堆上。

  师:还有吗?

  生:鲁迅定神一看,原来是个披着白衣裳的盗墓人。

  师:还有。

  生:还在第7小节,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蚁,再仔细一看,那白影一晃不见了。

  师:真好,我就喜欢你,哪个小朋友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读出来。

  生:第一次,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蚁,再仔细一看,那白影一晃不见了。

  师:这是第一次,第二次呢?

  生:鲁迅见那个白影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就像民间传说中的“鬼”。

  师:越来越可怕了,第三次?

  生:等他走到那个白影旁边,白影忽然缩小了,蹲下了,一声不响地靠在一个坟堆上。

  师:第四次有吗?

  生:鲁迅定神一看,原来是个披着白衣裳的盗墓人。

  师:一起读课题。

  生读:我不怕鬼。

  师: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学到这里,有几个小朋友给我印象很深,这个小朋友说了很多,不怕说错。这个小朋友很沉稳,他说话慢条斯理,这个小朋友读得很好。我们休息十分钟,呆会再学习。

                    第二课时

  师:我喜欢这个孩子的眼睛,眼睛看着别人,代表你对别人的尊重。

  师:小朋友学得真认真,读得越来越好,我们一起把课题再读一篇。

  生读。

  师:轻一点。

  生读。

  师:再来。

  生齐读。

  师:看看老师把课题写对了吗?

  生:没有。没有引号。

  师:引号给忘了加,课题上有个引号,老师忘了加,一节课40分钟,怎么没有人提出,老师把课题写错了。为什么课题上要加引号?

  生:因为课题是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命题的,那句话在第3小节。“伯母,”鲁迅微微一笑说,“我不怕鬼。”

  师:他读得真好。我把那句话再重复一下,课题是课文中的一句话,那句话在第3小节。所以,借用别人的话要加引号。再读。

  生读。

  师:这篇课文,我们读了多次,讲什么?有两句话,六个空格,第一个会填吗?填什么?

  出示:夜( )了,( )在返城的路上,经过(  )。

  忽然,他发现( )就( ),定神一看,原来是( )。

  师:“夜深了”,这个“深”字,老师写三点水都是这样写的,但这样写就很难看,怎样把三点水写好,关键在第二点,第二点要写到外面来。这样这个字就写得饱满了。师板书:成了一个圆了,就好看了。三点水,写深,写一遍。

  师:“深”在字典上有12种解释,我把前三个讲一讲,你看看是哪个。第一个,相对于浅。游泳到浅水区,到深水区。第二个讲内容深奥,这本书太深了,我不能看。第三种表示时间很晚,这里的夜深了,是第几种?

  生:应该是第3种。

  师:从课文里找根据,在第几节?

  生:在第2节,有一天晚上,鲁迅到朋友家里去谈天,不知不觉谈到了深夜。

  生:在第5小节,就是白天也给人一种荒凉冷落的感觉,更何况现在已是深更半夜了呢!

  师:还有吗?

  生:在第2节,这几天坟地那儿有人撞到了鬼,今天太晚了……

  师:“太晚了”表示深夜。还有?

  生:鲁迅见时间不早了,赶紧告辞。

  师:夜深了,谁在返城的路上?一起说。

  生:鲁迅。

  师:经过哪里?看课文,看仔细。

  生:经过一个坟地。

  师:一个坟地,十几个也是一个坟地,但“一片”,是几百个,上百个,阴森可怕。谁把第一句读好。

  生读:夜深了,鲁迅在返城的路上,经过一片坟地。

  师:读对了,但读得不够好,让人提心吊胆,生怕你读不下去,谁再来读。

  生读。

  师:读得还不是最好。谁再来读。

  生读。

  齐读。

  师:看第二句,忽然他发现?找课文。

  生: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影。

  师:第五个括号最难填,老师做三个动作,你这句话里必须把三个动作写进去。

  师做动作。

  师:会了吧?

  生: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影,就急忙扔掉手中的烟蒂,大步走向那个白影,走到白影跟前,给了白影一脚。

  师:他好像外国人说中国话,颠三倒四。课文里有。

  生:鲁迅猛然丢掉手中的烟蒂,疾步奔向那个白影,朝白影狠狠地踢了一脚。

  师:谁再说得好一点。

  生: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影,就猛然丢掉手中的烟蒂,疾步奔向那个白影,朝白影狠狠地踢了一脚。

  师:谁再说得好一点。

  生: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影,就猛然丢掉手中的烟蒂,疾步奔向那个白影,朝白影狠狠地踢了一脚。

  师:定神一看,原来是――

  生:定神一看,原来是个披着白衣裳的盗墓人。

  师:谁能把第二句完整地说一遍。刚才是外国人说中国话,现在,让他中国人说中国话。

  生: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影,就猛然丢掉手中的烟蒂,疾步奔向那个白影,朝白影狠狠地踢了一脚,定神一看,原来是个披着白衣裳的盗墓人。

  师:为他鼓掌,你终于说中国话了,哪个小朋友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说,要说好。说对不稀奇。

  生:夜深了,鲁迅在返城的路上,经过一片坟地。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影,就猛然丢掉手中的烟蒂,疾步奔向那个白影,朝白影狠狠地踢了一脚。定神一看,原来是个披着白衣裳的盗墓人。

  师:哪个小朋友能基本不看,能不看就不看,偶尔看一次也可以。

  生:夜深了,鲁迅在返城的路上,经过一片坟地。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影,就猛然丢掉手中的烟蒂,疾步奔向那个白影,朝白影狠狠地踢了一脚。定神一看,原来是个披着白衣裳的盗墓人。

  师:谁能不看?

  生:夜深了,鲁迅在返城的路上,经过一片坟地。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影,就猛然丢掉手中的烟蒂,疾步奔向那个白影,朝白影狠狠地踢了一脚。定神一看,原来是个披着白衣裳的盗墓人。

  师:真好。这篇课文讲什么?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我不怕鬼”,这是这篇文章的什么?四个字。

  生:题目。

  师:题目是“我不怕鬼”。

  生:这两句话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对啊,主要的内容,那么主要内容是这丙句话,一起读题目。

  生读。

  师:那么,“我不怕鬼”是这篇文章的什么?两个字。不是题目。要表现的什么?

  生:中心。

  师:对呀,这是文章的中心。老师讲过吗?写文章要围绕中心写,和文章中心有关的话要写,和文章中心无关的话要写吗?一个字都不要写。这篇文章,是不是围绕“我不怕鬼”这个中心来写的。一共480个字,每一句话,每个标点,每一个段落,都是和“我不怕鬼”有关的,我给三个同学机会,你问,第几小节几句话和中心有什么关系,我三拐两拐就拐到“我不怕鬼”,甚至一个标点也可以。请三个同学问,

  生:请问教师,第一小节的最后一个词:教书,和这篇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师:教书的人叫什么?

  生:教师。

  师:教师有没有文化?

  生:有。

  师:有文化的人相信不相信鬼?

  生:不相信。

  生:老师请问,第一小节的“留学”和“我不怕鬼”有关吗?

  师:留学学什么?

  生:学医

  师:鲁迅学医,要学解剖,知道人骨骼是怎么样的,他每天做的事就是到实验室把死尸搬上来,这些死尸死因不同,有的面目狰狞,要用手术刀把他解剖开来看组织,查病因,然后缝起来,再放好。他整天和死尸打交道,他还怕不怕鬼?

  生:不怕鬼。

  生:那个“耽误”有什么关系。

  师:“不会耽误上课”是谁说的?

  生:朋友的母亲。

  师:鲁迅回去了吗?经过坟地了吗?

  生:是的。

  师:那不耽误上课,鲁迅也要回去,说明他怕鬼吗?

  师:那就是鲁迅不怕鬼。

  师:现在倒过来我问你了,你自己找,11个小节,认真地品读,哪一个小节,哪个句子,哪个词,甚至哪个标点,都是和“我不怕鬼”有关的,你自己找,可以讨论,可以三三两两说话,甚至可以离开座位和你要好的小朋友讨论,等会儿你来说。可以跑出来,讨论热烈一点。

  师:哪个同学讨论得认真,这里四个小朋友,这里八个小朋友一组,都很好。这个小朋友是核心,他组织大家讨论,这个小朋友,你是一个人在钻研,而且钻研好以后,马上举手。

  师:怎么说?第一个你要告诉大家,请大家看第几小节,第二,是第几小节的哪句话,哪个词,本来什么意思,随后说,为什么这个词,这个句,这个标点,和“我不怕鬼”有关系。三层,第一,第几小节,第二,本意是什么,第三,为什么和“我不怕鬼”有关系。

  生:请大家看第8节第一句话:鲁迅决心要看个究竟。本来的意思是鲁迅非常想看个究竟,说明鲁迅根本就不怕鬼,反而想看一看,这民间传说的鬼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师:他抓住了“决心看个究竟”,一般的人看到鬼早就跑了。

  生:请大家看第9小节,鲁迅使足全身力气,朝白影狠狠地踢了一脚。如果他怕鬼,他不会踢的。所以他不怕鬼。

  师:这两个小朋友说得最长只有20秒,我在上海上课,一个小朋友说了1分55秒,说得真精彩,滔滔不绝。

  生:请大家看第6节:鲁迅盛着流星大步,说明一个人迈的步子很大,说明鲁迅心里没有害怕的感觉,因为坟地非常荒凉,非常冷落,而鲁迅还迈着流星大步,说明他不怕鬼,如果他怕鬼的话,早就不迈着流星大步了。

  生:我想补充,这句话里的“穿入”也说明他不怕。如果不是“穿入”,他肯定不往坟地走,而往其他地方走。

  生:请大家看第7小节中:他想,大概是幻觉吧,便毫不介意继续大步前进。如果他怕鬼就不是不介意,而是畏畏缩缩,很小心很小心地走。

  生:请大家看第1小节“师范学校“这个词,从师范学校到朋友家必须经过一片坟地,而坟地都是墓,很多胆小的人都不敢去,但是要去朋友家就必须穿过那个坟地,再说,鲁迅到朋友家肯定会聊到深夜,但是他还是敢去,说明他不怕鬼。

  师:说得多好。第1小节,他明明知道要经过坟地,也知道回去会很晚的,说明他不怕鬼。

  生:请大家看第8小节,疾步奔向那个白影。

  师:疾步是什么意思?

  生:快步,用疾步说明鲁迅不怕鬼,还是奔向,如果怕,早就往回走了。

  生:大家请看第4小节,朋友实在留不住鲁迅,只好打着灯笼一直送他到路口。如果鲁迅因为到朋友家要经过坟地,如果鲁迅很胆小,不敢一个人经过,那朋友就会把他送出坟地,而不是只送到路口。

  师:打着灯笼,既然有鬼,怎么不把他送到学校呢?送到路口不敢走。

  生:请大家看第7小节最后两句话,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就像民间传说中的“鬼”,鲁迅想,这大概就是有人撞到的“鬼”吧!这两句话本来是描写白影子的大小高低的,更能体现到鲁迅见那白影子很像鬼,但是他没有马上跑回去,说明鲁迅不怕鬼。

  生:请大家看第8小节,第8小节中,于是他猛然扔掉手中的烟蒂,说明他很想去看一看。

  师:猛然什么意思?

  生:用力扔。

  师:有“我不怕鬼”什么关系?

  生:如果怕的话,手抖得烟蒂就落下来了,他猛然扔掉,说明他不怕鬼。

  师:说明他决心很大。

  生:请大家看第2小节,鲁迅见时间不早了,赶紧告辞。他是非常晚才告辞的,说明他一点都没想到坟地里会撞到鬼什么,说明鲁迅一点都不怕鬼,对鬼这件事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生:请大家看第3小节,第3小节中的“微微一笑”这个词,鲁迅怕鬼的话,就不是微微一笑,而是畏缩地想住在朋友家里,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回家。

  生:“微微一笑”表示鲁迅不怕鬼。

  师:这拍拍你胸,代表?

  生:胸有成竹。

  生:请大家看第八小节的“猛然”,我最近发现我爸爸抽烟的时候,决心做某件事的时候,就会把烟蒂猛然一扔。

  师:对啊,就是这个意思。

  生:请大家看倒数第3小节最后一句话,鲁迅使足全身力气,朝白影狠狠地踢了一脚。在民间传说中,鬼是能把人杀死的,不是杀死就是吓死,再说用脚踢也踢不死什么人的,但是鲁迅不怕,说明他不怕鬼,

  生:我从“鲁迅定神一看”可以知道,鲁迅不怕鬼,因为可能胆小的人,听到鬼叫了起来,可能会逃走,但是鲁迅勇敢地没有逃走,还要看个明白。

  生:请大家看第5小节,原来第5小节是描写坟地十分可怕,给我一种荒凉的感觉,但也可以表现出鲁迅虽然知道坟地很荒凉冷落,但他也要经过坟地回到师范学校,说明鲁迅不怕鬼。

  师:这里有句话:一座座土坟鳞次栉比地排列在那里,杂草丛生,野狗出没。写得荒凉可怕干什么?胆小的人不敢去。所以“鳞次栉比”“杂草丛生”等都看出鲁迅不怕鬼。

  生:从第7节发现一个白影,别的人都不敢看了,但鲁迅还是看了一眼,说明他不怕。

  生:请大家看第4小节,实在留不住鲁迅。

  师:实在什么意思?

  生:朋友肯定劝说鲁迅,可是鲁迅一点都不怕。

  生:还有第7小节,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个白影,再仔细一看,那白影一晃不见了。他想,大概是幻觉吧,可他还是毫不介意地继续大步向前。因为他根本就不怕鬼,所以他毫不介意,一点都不怕。

  生:请大家看第10小节,在“鲁迅定神一看”那里,我想说,当胆小的人看到鬼的时候,就会被吓得魂飞魄散,就会错乱。

  师:崩溃。

  生:鲁迅定神,说明他不怕鬼,没有害怕,没有被吓坏。

  生:第7节的第2句话,他想大概是幻觉吧,便毫不介意,他看见了鬼一样的白影,但他认为世界上是没有鬼的,于是他使劲地朝世界上没有鬼的想法去想,所以他认为是幻觉。

  师:读课文。

  生读:我不怕鬼。

  师:“不”不读,倒过来读。

  生读:鬼怕我。

  生:在第10小节,“哎哟!”

  生:等他走到那个白影旁边,白蚁忽然缩小了。说明鬼怕他。

  师:鲁迅走到白影子旁边,白影不但没有张牙舞爪,而是忽然缩小了,蹲下了,一声不响地靠在一个坟堆上,看来是鬼怕人。我们把这句话一起读。

  生读:夜深了,鲁迅在返城的路上,经过一片坟地。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个白影,就猛然丢掉手中的烟蒂,疾步奔向那个白影,朝白影狠狠地踢了一脚。定神一看,原来是个披着白衣裳的盗墓人。

  师: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就是讲这个,讲这个就是为了说明――

  生:我不怕鬼。

  师:再读。

  生读。

  师:为什么加引号?

  生:引用书上的话。

  师:说的人是?

  生读。

  师:“我”是谁?

  鲁迅。

  师:为什么不怕鬼值得一写。因为有人怕鬼,鬼到底有没有?

  生:没有。

  师:我们汉语中的词一词多义,我们课文中的“鬼”字有多种意思。

  出示:

  你这个小鬼。

  这个孩子真鬼。

  他想出一个鬼点子。

  这个人鬼鬼祟祟。

  生:第一句是说小孩让人看上去好玩,可爱。

  生:第二句表示这个孩子很调皮。

  师:调皮机灵。

  生:鬼点子的“鬼”是别人想不到的点子。

  师:坏点子,馊点子。

  生:鬼鬼祟祟代表一个人偷偷摸摸。

  生:我觉得鬼鬼祟祟还和光明正大相对,我觉得最适合小偷。

  生:这也是光明磊落的反义词。

  生:一个人偷偷摸摸地干什么事,他没有光明正大地干。

  出示:日本鬼子进村了。

  让他见鬼去吧!

  鬼才信他的

  别听他的鬼话。

  他整天在外面鬼混,真没出息

  生:鬼子是形容他们很坏。

  生:见鬼就是让他去死吧。

  师:鬼才信他的。

  生:就是没人相信他的话。

  师:别听他的鬼话。

  生:就是说不要听他瞎说的话。

  师:胡话,骗人的话。他整天在外面鬼混,真是没出息。

  生:就是和小混混一样,在外面混。

  生:乱混。就是还有让他见鬼去吧,某种意念让他见鬼。这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有相近的意思。

  生:让他见鬼去是对某个人的仇恨。

  师:诅咒。我说的是鬼混是什么意思?

  生:整天游手好闲,混口饭吃。

  生:又称,不务正业。

  师:一起读这个字。

  生:鬼。

  师:这个字,书空怎么写,拿起手,和老师一起写。

  生书空。

  师:什么字?鬼有没有?就像黑板上,一样都没有。

  下课。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7-11-18]
 

上一篇    摘自《博客:红黄蓝》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