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认识名师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
作者:王崧舟

  荷尔德林,19世纪德国的哲学诗人,一个被誉为“恢复语言活力和复苏灵魂的人”,面对人生和人类的种种苦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
  人就会仰天而问:
  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
  是的,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为伴,
  人就会欣喜地
  用神性来度测自己。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是的,人生,语文,充满劳绩但却诗意盎然。让自己、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不正是我们用神性来度测人生的肇始吗?
  这是一个梦,一个温馨而浪漫的梦,一个需要用一生的良善和纯真去守望的梦。为了这个梦,我们努力着、我们求索着、我们渴盼着、我们感悟着——

  一、诗意的灵魂:价值引领
  诗意语文,其核心、其灵魂是“价值”一词。没有高尚价值引领的语文,是庸俗的语文、粗劣的语文、甚至是罪恶的语文。
  战国时期,赵文王酷爱剑术,天下剑客都蜂拥至赵国,宫廷里聚集了3000多名剑客。赵文王日夜不停地要他们比试剑术,三年来不知死伤了多少剑客,但赵文王却依然乐此不疲。诸侯见赵文王如此沉迷无道,便密谋诛杀赵文王。赵国太子知道消息后焦虑不安,急忙找庄子前去劝阻赵文王。庄子见了赵文王。
  庄子说:“大王,我有三柄不同用途的剑: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
  赵文王问:“何为天子之剑?”
  庄子说:“天子之剑,用燕国做剑锋、齐国做剑棱、晋国做剑刃、周和宋国做剑环、韩国做剑把。此剑一出,向上可以劈开浮云,向下可以斩断地根,天下无人不服、无人不敬。故名天子之剑。”
  赵文王问:“何为诸侯之剑?”
  庄子说:“诸侯之剑,用聪明勇敢的人做剑锋、清廉的人做剑棱、勤奋的人做剑刃、忠诚的人做剑环、豪杰的人做剑把。此剑一出,如雷霆威震四方,四境宾服。故名诸侯之剑。”
  赵文王问:“那何为庶人之剑呢?”
  庄子说:“庶人之剑,满头乱发,言语粗俗,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两眼张着像死鱼一样。此剑一出,上砍国君首级,下刺人民胸膛。大王喜欢的是庶人之剑,真是太可惜了!”
  庄子所谈的,正是一个价值问题。都说“价值转乾坤”,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价值上出了问题,或是异化、湮没了教学所内涵的“人文价值”,或是淡化、剥离了语文所固有的“本体价值”,那么,我们就会陷入“马跑得越快、车夫的驾驶技术越高、带的盘缠越多,离楚国也就越远”的悲哀。因此,诗意语文,首先应该追寻的是一种高尚的价值。在语文的价值取向上,我们老师决不能放弃引领的责任。
  上《去年的树》,在整体感知的时候老师启发学生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的说“我体会到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有的说“我体会到了乱砍滥伐树木,破坏了环境,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有的说“我体会到了鸟儿的真诚”;有的说“我体会到了树木的伟大,他为了人们能点燃油灯,宁可牺牲自己”;有的说“我体会到了那些乱砍滥伐的人真可恶,他们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也破坏了树木与鸟儿的友情”;有的说我体会到了真情难找”。显然,对文本价值的感悟,有的是深刻的、有的是肤浅的;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这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正常的,毕竟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思维品质、文化背景不一样。但不正常的是老师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上述表达统统予以肯定和褒奖,完全放弃了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价值引领的责任。
  导致这样放弃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己本身对文本价值、课堂价值、教育价值的把握发生偏离和扭曲;有的是对价值虽然心里有谱但却引领乏术;有的是害怕引领不当反而落个牵得过多的罪名;有的是将多元感悟误解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的担心否定了学生的理解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语文课的价值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在对待根本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含糊、丝毫犹豫、丝毫摇摆、丝毫误解。《去年的树》,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一诺千金、矢志不渝的诚信;《三顾茅庐》,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惜才、爱才、求才、重才,得人才则得天下的真理;《狐狸和乌鸦》,决不能将乌鸦的形象异化为一个受害者、一个知错就改的聪明者;《飞夺泸定桥》,除了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红军先烈表示崇敬和赞美之外,我们有必要用“北上抗日”伪战略为那些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的人洗刷千古罪名吗?这一切,说到底,不就是一个价值引领的问题吗?诗意语文,怎能让价值引领缺席?

  二、诗意的血脉:文化传承
  诗意语文,应该用全人类的文化神韵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美丽姿态,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
  诗意语文,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魂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可以这样说,我们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无不深深地烙着民族文化的印记,无不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诗意语文,就是要让这种传承了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对语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我们应生出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珍爱、一种惊叹。
  有人上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先让学生改诗,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进行改动,结果学生改出了各不相同的60多个字;改出来的字,老师还让学生向王安石挑战,跟“绿”字一争高低。争来争去,争出了一个“艳”字超过了大诗人;借着这股东风,老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挑起学生进一步质疑王安石的诗句。于是,有人质疑,难道长江的北岸就没有春风和春天了吗?有人质疑,王安石已经到了瓜州,为什么不去近在咫尺的家乡看看?有人质疑,王安石要明月照着他回家,是不是太危险了?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求异,我们固然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我们究竟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让学生在这首诗的学习中汲取一些怎样的东西?
  我们且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由江宁知府被任命为副宰相,进行变法。变法对巩固朝廷统治、增加国家税收起了积极作用,但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宋神宗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相,回江宁任知府。第二年春天,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到第三年,王安石再次辞去宰相职位,回江宁府去了。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也就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的时候。当时,作者由江宁奉诏进京。坐船沿长江南下,泊船瓜州。再由瓜州沿运河北上,赴汴京任职。
  《泊船瓜州》是千古佳作,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是千古绝句。众所周知,“绿”字是王安石经过静心筛选的。作者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字,最终却锁定“绿”字。那么,“绿”字妙在哪里呢?
  一妙在“形象”。着一“绿”字,原本看不见的春风就有了鲜明的视觉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派春光:春风拂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满目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妙在“意味”。“绿”字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语感,夏丏尊先生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味。“绿”是什么?是生机、是活力、是希望、是憧憬。诗人心中有否这样的情味呢?答案是肯定的。“又绿”是否还有别的寓意呢?变法的背景、浮沉的仕途,作者心中怎能不对此发出深深的感慨?
  三妙在“理趣”。“绿”是谁带来的?当然是“春风”。“春风”一词,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又颇多理趣。它让人想起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人想起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让人想起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春风”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象征什么?皇恩浩荡。春风驱散寒流,那是政治上寒流;春风带来温暖,那是变法图强的温暖。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这样一个绝妙的“绿”字,焉是学生的那个“艳”字可以比拟的?焉是这样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可以了事的?
  再说“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质疑王安石不去看家乡、实在太危险,简直让人莫名其妙。这样一质疑,诗的美感和意境荡然无存。我们且来体味一下此句的神韵:
  诗人泊船瓜州,回望钟山许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东升。隔岸的景物已经消融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加深厚。变法图强、匡扶社稷是诗人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寄情山水是诗人的生活理想。仕途艰险、如履薄冰、前程迷茫、世事难料,不由得不让诗人生出“归去来兮”的心愿。“明月”在这里同样既是实写,更是一种意象。“明月”寄托思乡之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无不是诗人思乡怀人的一种寄托。
  语文课的浮躁、肤浅、庸俗,大多与缺乏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有关。诗意语文,必是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我们的课程改革,只有融入到这条博大精深、浩浩荡荡的文化长河中才会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三、诗意的旋律:精神诉求
  诗意语文,是尊重学生的精神诉求、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精神诉求的语文。就文本而言,它是作者的一种精神诉求。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内心,作者有着太多的梦想、太多的思索、太多的困惑、太多的迷茫、太多的觉悟、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喜悦……凡此种种,积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冲动,于是诉诸笔端、化为文字。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言,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诉求。文本做为一种召唤结构,在让学生分享作者有关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勾起学生原有的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这勾起的种种经验,足以让学生产生一吐而后快的冲动。这正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精神诉求。
  上《捞铁牛》一课,在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以后,老师针对铁牛的“笨重”,补充了这样一段资料:铁牛始造于唐开元年间,作浮桥的地锚之用。1989年,人们从黄河古道中挖出了四只大铁牛,一只只膘肥体壮、威风凛凛。牛身下铸有小铁山,入地丈余。牛前另有一铁柱,可系铁链。每头牛的体积在3立方米以上,最轻的有26.1吨,最重的达45.1吨,相当于9000多个体重为100斤的人。
  没想到老师的资料一补充,引起了学生的广泛疑问:既然铁牛这么重,它怎么会被洪水冲走的呢?疑问,真实而强烈的问题意识,恰恰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精神诉求。满足这种精神诉求,无疑有利于学生精神生命的茁壮成长。老师当即调整预设的教学流程,组织小组讨论后开始了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
  有的说,从插图可以看出,铁牛的造型不但大而且还挺圆,洪水以来,自然容易滚动;
  有的说,铁牛在岸上,岸上到河里有一定的坡度。洪水一冲,岸会滑坡,铁牛极有可能滑到河里;
  有的说,铁牛是拴浮桥用的,发洪水时,水猛冲浮桥,浮桥拉动铁牛,就可能将它拉下水去;
  有的说,洪水淹没了浮桥和铁牛,滚滚泥沙就会把铁牛慢慢地滑向河里;
  ……
  这次学生精神诉求的满足,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学生表达思考、表达见解、表达情感、表达困惑、表达想象、表达创意的愿望和冲动。于是,在全课教学行将结束的时候,又有学生提出了“怀丙的方法需要改进”的见解。应该看到,学生的精神诉求中,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潜能和创新活力。教师的明智之举,在于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精神诉求,真正将课堂中的话语权毫无保留的还给学生。对于改进怀丙的捞法,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闪烁着真知灼见的建议:
  如:将泥沙换成人。开始时,人都站在船里。铁牛拴住后,再弄些小船,人全到小船上去。这样,既避免了把泥沙弄到黄河里,又捞起了铁牛。
  又如:将泥沙换成水。因为水不仅有浮力,也有重力。先将黄河水舀到船里,等到拴住铁牛后,再将水抽到黄河里。既方便,又不污染黄河。
  还如:可以用沙,但不必向黄河里铲沙。只需增加两只船就可以了。先把装满泥沙的船划到铁牛沉没处,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两只船靠上去,将沙铲到空船里;接着用这两只装满沙的船再去捞另外的铁牛。如此循环,就能将全部铁牛捞上来。
  假如没有学生的精神诉求,假如学生的精神诉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我们怎么可能分享到如此绝妙的主意和主意背后的种种自豪和愉悦?
  总之,消解课堂上的话语霸权,消解课堂上的话语中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话语者,满足每个学生来自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这是诗意语文应有的追求。

  四、诗意的光华:生命唤醒
  诗意语文,应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闪耀生命光华的语文。学生的精神生命,是一个由无明到觉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唤醒。
  拿《爷爷的芦笛》一课来说,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唤醒学生精神生命的过程:
  1、唤醒鲜明的视象
  师:爷爷的芦笛是什么样的,你们读懂了吗?
  生:我读了课文知道芦笛是什么样的了。“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股浓浓的海水味。”芦笛是用芦苇的叶子做的,吹出来的曲调婉转悠扬,很动听。
  生: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也是写芦笛的。“爷爷折下一片苇叶,做了一支芦笛。清脆的笛音传得很远,招引来好些海鸟,在大海边飞来飞去。”读到这里,我知道了芦笛和我们平时见过的竹笛、竖笛完全不同,它的材料很普通,做法也很简单,但是声音却很清脆。
  生:我还从课文的插图中看到了芦笛的样子,爷爷吹的就是一支用苇叶做成的芦笛。可惜,图中我们只能看到它的样子,却听不到它的声音。
  2、唤醒真切的感触
  师:关于芦笛的样子,看来大家已经比较清楚了。但老师想说,爷爷的这支芦笛你们真的读懂了吗?老师想请大家再读读描写芦笛的这两段话,然后请你们谈谈从中都感受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朗读。)
  生:从这两段话中我体会到了芦笛的曲调婉转悠扬,连许多海鸟都被动听的笛声吸引来了。
  生:我感到爷爷的心灵手巧。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我想要是换了别人,就不一定能做成。
  生:我感受到爷爷是长期生活在海边的,他和海边的一切都有着感情。他很喜欢吹芦笛,而且吹奏芦笛的技巧很高超。
  3、唤醒优美的想象
  师:是的,芦笛是和爷爷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海水、海鸟、芦苇、芦笛,还有爷爷,一幅多美的画卷呀。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美美地读读这两段话,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配乐朗读。)
  生:我仿佛看到爷爷站在海边,遥望着大海,深情地吹奏起芦笛,笛声婉转悠扬,唤来了许多海鸟,笛声和海鸟的鸣叫声汇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
  生:我仿佛看到了爷爷轻轻地折下一片苇叶,三折两卷就做成了一支精巧的芦笛。爷爷把芦笛放在唇边,轻轻地吐了一口气,那悠扬而清脆的笛音便传了出来。
  生:我仿佛看到在一个恬静的夜晚,爷爷带着强强来到海边做芦笛。仿佛听到婉转悠扬的笛声在大海上回荡。礁石上的海鸟越聚越多,它们大概都是被笛声吸引过来的,听得如痴如醉。
  生:爷爷的笛声清脆悦耳、美妙绝伦,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瞧,就连天上的星星也在眨着眼睛侧耳倾听呢。
  4、唤醒飘逸的情怀
  师:多美的情景呀。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走进这优美的画面——(音乐响起,学生齐读这两段课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就置身在大海边,你也跟着爷爷学会了吹奏芦笛,那么,你想吹一首怎样的曲子呢?
  生:我想吹一曲《大海啊,故乡》。因为这首曲子最能表达我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生:我想吹一曲《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因为这首曲子和课文的景象十分相近。
  生:我认为站在海边,看着眼前蔚蓝的大海、翱翔的海鸟、飘荡的芦苇,想吹什么曲子并不重要,可以自由自在地任意发挥。想吹什么都行,芦笛无腔信口吹。
  5、唤醒深藏的意味
  师:那么,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爷爷的芦笛是一支怎样的芦笛呢?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美妙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神奇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迷人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幸福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让人终身难忘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有着生命活力的芦笛。
  每一次唤醒,都使学生的精神生命流光溢彩;每一次唤醒,都使学生的精神生命走向精彩。是的,我们应当牢记,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生命。因此,诗意语文的挥洒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五、诗意的情怀:感性复活
  诗意语文,不是知识的堆砌体,因为它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诗意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诗意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精神的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大多是形象观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想象再现强于实证推理。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说白了,他们是在读书中学会阅读的,是在习作中学会作文的,是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听说的。靠传授大量抽象的语文知识,是决计培养不出良好的语文素养的。
  在语文课上,词语教学是最容易滑向纯理性分析的泥坑的。但《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教学,在复活词语的感性内涵方面,却做了有益的探索。
  初读课文后,老师通过课件呈现出六个新词:
  羊皮筏子艄公竹篙波浪滔滔惊涛骇浪如履平地
  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对新词的理解,接着组织全班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和引领,以广化、深化、敏化、美化学生对词的语感:
  对“艄公”一词,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艄公指的是怎样的人,接着让学生想象一下艄公的模样,最后通过课件呈现艄公的特写镜头。
  对“如履平地”一词,老师先让学生说说“履”是什么意思,然后顺势解释了“如履平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读读课文中带有该词的句子,让学生说说“如履平地”在课文中具体讲的是什么。
  对“惊涛骇浪”一词,老师现让学生逐字说说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个词的意思。接着,老师问:由“惊涛骇浪”这个词,你们还想到了哪些相似的词语?学生中有说“波浪滔滔”的,有说“浊浪排空”的,有说“汹涌激流”的。老师接着追问:读着这些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
  有的说:我去过黄河,看到过壶口瀑布,就像书上的那幅彩图一样。黄河滚滚、波浪滔天、奔腾咆哮、震耳欲聋。看到一排排巨浪向岸边扑来,真让人害怕。
  有的说:读着这些词语,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巨浪一个接着一个向前翻滚,浑浊的黄河水打着巨大的漩涡,好像要吞下一艘艘小船。
  ……
  对“竹篙”和“羊皮筏子”,老师则播放一段录像,让学生看看黄河上真实的羊皮筏子和竹篙。
  掌握了这些词语的感性内涵,老师让学生依据这六个新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黄河艄公。
  生1:我仿佛看到一脸黝黑的艄公,在波浪滔滔的黄河上,勇敢地用竹篙驾驶着羊皮筏子如履平地。
  生2:我仿佛看到一位饱经风霜的艄公,撑着竹篙,驾着羊皮筏子,凭着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波浪滔滔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生3:我仿佛看到一艘羊皮筏子在黄河的汹涌激流中出没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惊涛骇浪打翻。但一位勇敢而镇静的艄公,灵活自如地用竹篙操纵着羊皮筏子,如履平地,真让人惊心动魄。
  ……
  复活感性,就是说,感性是学生本有的,教师之功在于激活、唤醒和调取这种本有的感性。复活感性,就是要让学生动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情感、直觉、灵性甚至下意识、潜意识等,去感受词语的气息、去触摸词语的肤温、去聆听词语的声音、去掂量词语的体重、去把握词语的脉动和心跳。诗意语文,就是复活学生感性生命的语文,就是让感性和理性趋向融合、求得平衡的语文。

  六、诗意的风采:个性高扬
  诗意语文,是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语文。语文是“艺术的空壳”,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它要求尊重个体、高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有老师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第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
  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第三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写这篇文章的作者。”
  第四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建造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
  对前三个学生的发言,这位老师或是当堂否定、或是不置可否,对第四个学生的发言,老师则是笑逐颜开、大加赞赏。为什么?因为在老师的心中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筑就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最应该感谢的只能是这些劳动人民。”
  这是教育的悲哀!语文的悲哀!更是生命的悲哀!谁都清楚,对于这个标准答案本身的记忆,也许一年、一月、甚至一周之后就可能被学生淡忘。但是,由此导致的对于自由精神的禁锢、对于独特个性的压抑、对于创新思维的摧残,却会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因为,语文本身就是自由精神的载体。一部“红楼”,写尽风流。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儿童的语文世界必须得到尊重。
  相反,有老师在上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对“用身子噌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一句的解读,却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
  师:能说说“噌”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噌”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其中的不同。
  生1:我觉得用“摩擦”的话,句子中的猫就没有可爱的那种感觉了。
  生2: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猫好像不再温柔可亲了。
  师:看来,“噌”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决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噌”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3:我觉得“噌”是一种轻轻地“摩擦”。因为如果擦得很重的话,老舍爷爷会不舒服的。
  生4:我觉得“噌”是一种温柔地“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猫噌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5:我觉得“噌”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个娇,要求给抓抓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噌着老舍爷爷的腿,还噌出了什么呢?
  生6:噌出了可爱。猫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生7:噌出了友谊。
  生8:噌出了顽皮。
  生9:噌出了它的天真活泼。
  生10:噌出了乖巧。
  生11:噌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噌”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是的,在老舍爷爷看来,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中,老舍爷爷就是它最可信赖的亲人。
  一个简简单单的“噌”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在老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本是一个平面的汉字,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充满诗意和想象的感悟下,一下子就立了起来,丰满起来,喷涌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是一曲个性洋溢的高歌、一片色彩缤纷的朝霞。

  七、诗意的神韵:智慧观照
  诗意语文,呼唤一种高智慧、大智慧的观照和统领。诗意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智慧的结晶。所谓知识,那是看见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欣赏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所谓智慧,它看见的不仅仅是这粒沙子,更是这粒沙子背后的一个个缠绵悱恻的故事,它欣赏的不仅仅是这块石头,更是蕴含在这块石头中的一个个鲜活赤诚的灵魂。
  有人上《丑小鸭》,课已临近尾声,那是在丑小鸭成了美天鹅的时候,是在学生尽情地欢呼着美天鹅、羡慕着美天鹅、赞美着美天鹅的时候,突然,教室的一个角落站起一个学生,漫不经心的说道:“我认为,丑小鸭没什么可高兴的。因为,她本来就是天鹅蛋孵出来的,那她长大了当然就是天鹅喽!总不成变成鸭子呀?”全班一片寂然。是的,这个学生说得没错。丑小鸭的的确确是天鹅蛋孵出来的,她长大了百分百的是一只天鹅。怎么办?学生在思考,老师在思考。
  一会儿过去了,只见语文老师面带微笑、不紧不慢的对全班同学说道:“那位同学说得完全正确。的确,丑小鸭长大了肯定是天鹅。但是,请同学再去仔细地读读书,假如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那么多磨难,假如丑小鸭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害怕了、退缩了,重新回到了那个充满嘲笑、充满歧视、充满侮辱的鸭窝,那么你想一想,丑小鸭长大了能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学生的神情举止中,老师明白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趁势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为那只在充满嘲笑、充满歧视、充满侮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天鹅画一幅像:
  一个说:天鹅耷拉着脑袋,整天有气没力、无精打采。
  一个说:天鹅见到谁都害怕,老早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别人发现。
  一个说:天鹅蜷缩着身体,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一边走还一边凄惨地鸣叫着。
  一个说:天鹅白天都在鸭窝里,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出来寻找食物吃。它实在是太饿太饿了,它已经瘦得不成模样了。
  ……
  老师话锋一转,说:“一只多么不幸、多么凄惨的天鹅呀。但是,在我们的故事中,这样的不幸没有发生。丑小鸭在冷风苦雨中坚强的成长起来了,它终于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于是,师生再次动情地诵读起丑小鸭的美好结局。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智慧,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一种在突变状态下精彩生成的智慧。学生从自然生理的角度解读着丑小鸭,显然,这不是文学的思维、不是童话的价值。老师则不然,她敏锐而巧妙的将解读童话的角度由自然生理转向了人文精神,她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的是一个精神生命、一个高贵灵魂的成长过程。诗意语文,太需要这样的智慧了。
  我们需要关于生命和心灵的智慧,在面临知识爆炸的时候,明晰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来指导人生道路。
  我们需要一种以人类作为终极目标关怀的智慧,以使知识不致于成为毁灭的魔咒,而是一种人类的福音。
  我们需要语文的实践智慧,这种智慧让我们的语文拥有一种真正内在的力量。
  我们需要一种高效猎取的智慧,能够在语文的广阔海洋中,采撷到闪亮的文化贝壳。
  我们需要一种理性至上的批判性智慧,避免外在和内在的错误。
  我们需要一种随机应变的生成性智慧,能解决语文内外的各种结构性冲突,并将内外各种资源实现最优化。
  我们需要不断超越的创新智慧。

  八、诗意的境界:心灵对话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诗意的语文,是心灵对话的语文。
  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在对话中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精神元素。这是诗意语文、诗意课堂的应有之义。
  有人在执教三年级《蒲公英》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老师像变魔术一样捧出一捧蒲公英的种子,用嘴一吹,蒲公英的种子迅速在教师的上空飘飘悠悠地飞起来。同学们都欣喜地看着这些漫天飞舞的小花朵。
  师: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鼓起你的小嘴,你就是蒲公英的种子,让我们一起飞起来吧。(教室里顿时开了锅的水,学生们纷纷张开双手、离开课桌,飞了起来。)
  师:飞吧,飞到你想去的地方。教室前方是黑黝黝的土地,教室左边是浪花朵朵的湖泊,教室右边是金光闪闪的沙漠。飞吧,飞吧,蒲公英们,尽情的飞吧。(经教师这么一诱导,有的飞到了讲台前,有的飞向了湖泊、飞向了沙漠,有的飞向了教室的后墙角。)
  师:我是森林电视台的记者,请问你们为何选择沙漠?
  生:因为这里金光闪闪,我们要到这里来探寻宝藏。
  师:你们为什么要投身湖泊?
  生:这里浪花四溅,肯定能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
  师:那么,你们呢?黑黝黝的土地可不太好玩哟,你们为什么选择它?
  生:因为这里有我们生长需要的水份、养料!(后墙角的“种子”们见老师冷落了他们,一下子拥到了台前。)
  师:我正要采访你们呢,你们这些顽皮的种子,飞到哪里去了?
  生:我飞到了海南岛,看到了南国美丽的景色。
  生:我飞到了安徽,看到了黄山奇丽的风光。
  生:我飞到了首都北京,见到了天安门广场和鲜艳的五星红旗。
  生:我飞回了自己的老家青岛,现在正在沙滩上玩水呢。
  生:我飞到了美丽的大草原,骑在马上尽情地奔跑着。
  ……
  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童心和诗意一起随着悠悠飘荡的蒲公英种子,飞向了每个学生的梦想地带。每个学生仿佛都成了诗人,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流泻出一首首充满幻想和期待的小诗。正是这种自由、平等、充满情趣的对话,让孩子的心灵获得了一种高雅的解脱、一种畅达的飞翔、一种童话般的陶醉和幸福。
  心灵对话,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安全、自由、和谐、欣赏的课堂氛围、课堂文化。心灵对话,既是学生和作者的心灵交融,也是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间的生命互动。在学习《鸟的天堂》中那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时,老师以自己的对学生经验的体察和对语言意蕴的敏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疑惑的机会。
  师:孩子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师:这样吧,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生自读、体会)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生1: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们都回巢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拍拍翅膀。当小鸟拍打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觉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是小鸟让每一片绿叶颤动起来,这是多么独特的感受呀。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2:课文中说“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的生机,所以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是的,每一片绿叶都是那么青翠、那么鲜亮,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生3: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尤其是那新生的嫩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看到“新绿”,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可爱的生命、向上的活力、自然的造化。你的感受多深刻呀!
  生4:刚才几个同学都说到了这每一片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生机,但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当时吹过一阵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觉。
  师:风乍起,吹皱一片绿色的海洋。多美的意境呀!
  生5: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作者感受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点点光斑,点点闪烁。那是精灵的舞蹈,那是生命的音符。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孩子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叶,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那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精彩的心灵对话。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他们互相倾听着、互相解读着、互相体悟着、互相欣赏着,做为引领者的老师,仿佛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知己和知音。他时而惊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时而陶醉于学生的精辟读法,时而点化着学生的稚嫩见解,时而又提升着学生的审美情怀。
  语文教学的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通过对话的相互作用,让学生达到实践语言、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的目的。我们崇尚对话,这是因为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
  诗意语文,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家园。我以为,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安顿我们的灵魂;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听从发自我们灵魂最深处的召唤;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走向清静的彼岸净土;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清除文明给我们的灵魂蒙上的厚厚的尘土,让我们自然、真诚、鲜活的天性充分展现出来。
  人的诗意栖居,正是这种天性的自然流泻。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现实主义,那么,诗意就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物欲的满足,那么,诗意就是一种精神的追寻;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采菊东篱下,那么,诗意就是一种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路漫漫其修远兮,那么,诗意就是一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入世,那么,诗意就是一种出世的胸襟;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理性,那么,诗意就是一种激情的投入;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对生命的执着,那么,诗意就是一种超脱之后的自在和圆融……
  没有栖居,何来人生?没有诗意,何来真正的人生?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04-01]
 
上一篇  语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摘自《小学语文部落》网站
下一篇  好课三味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