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二册 半截蜡烛 教学实录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深入体会“急忙”、“轻轻地”、“慢慢”、“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过程:

  一、读题
    师:谁来读一读课题。
    齐读。
  二、复习,整体感知,拎出主线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眼前浮现了哪些画面呢?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绝密情报和敌人周旋的画面,那么,你们听到他们分别说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把它划出来。
    生读课文,划句子。
  三、学习第三小节
    师:我们首先来看伯诺德夫人的话。(出示)谁来说一说?
    师:那么,伯诺德夫人究竟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请大家在读懂这一小节的基础上为她加一个合适的词语。
    生读课文。
    师:你怎么读出情况危急的。
    师:谁来读一读。生4读。
    师:同学们,结束的仅仅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吗?情报站遭到破坏会有怎样的结果?
    师:对,那可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场面啊!请你(生4)再读一读。生8读。师:我们一起读.
    师:后果是如此严重,伯诺德夫人内心紧张吗?生齐答紧张。害怕吗?生齐答害怕。可是这种紧张却不能表现出来,而要镇静的说,请你(生3)来镇静的说一说.生说.
    师:还可以填什么样的词?
    师:同学们,后果如此严重,情况如此危急,时间如此紧迫,所以伯诺德夫人要镇静的说,轻轻的说,其实说法虽然不同,但有相同的地方,想一想,是什么呢?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生齐读。
  四、学习第四小节
    师: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又一场更大的危机降临了。(课件显示:蜡焰摇曳,时间嘀嗒嘀哒响起)
    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说话了,你们就是杰克,我就是德国军官,谁来说?
    师(疑惑地):你这么快站起来干什么?莫非心中有鬼。(生慢慢地站起来说)
    师:面对这摇曳的的蜡烛,你的心里?(课件显示:蜡焰摇曳,时间嘀嗒嘀哒响起)
    生:很紧张。
    生:很害怕。
    师:是啊,这越来越短的蜡烛仿佛成了最可怕的东西,就像。
    师:所以,伯诺德夫人心提到了(引读生:嗓子眼上),因为她似乎感到(生读)
    师:这蜡烛已不是蜡烛,它就是一枚枚定时炸弹、一把把刺向心脏的尖刀,谁再读(生读)大家一起读。(生读)
    师:(课件显示:蜡焰摇曳,时间嘀嗒嘀哒响起):面对这随时都会自动熄灭的蜡烛,让我们再次感受这生死存亡的时刻。(生背诵)
  五、学习第五小节
    (课件:时间嘀嗒嘀哒声音继续响着)
    师:此时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钟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荡着、回荡着。突然,小女儿杰奎林说话了(出示)
    师:谁来说一说(生1说)你再来。(生2说)
    师:杰奎林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生:(娇声)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对谁会娇声地说呢?
    师:可是,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杰奎林怎么能对这残忍的、凶狠的、杀人不眨眼的德国人说呢?
    师:谁来娇声地说一说?(生1、生2说)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也想娇声地说一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我可以拿半截蜡烛上楼睡觉吗?”我说得怎样?
    师哦,原来是这样。杰奎林是多么了不起的小女孩呀!我们一起娇声地说一说。
    生齐说。
  六、拓展
    师: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过了一会儿,三个德国军官终于离开了伯诺德夫人的家。同学们,当我们面对此时此刻的蜡烛。(课件:一盏熄灭了的蜡烛)闭起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又浮现哪些画面呢?请你用笔把他写下来,给“半截蜡烛”这个真实的故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生写。
    交流:
 
   [2009-01-2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之一  摘自《语文课堂》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