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二册 最大的麦穗 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之五
By: 丫头老师
  
  教学内容: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你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教材分析: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哲理散文。哲理散文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寓意物),来传达作者某种感悟、真谛、哲理的散文样式。哲理散文因为它所传达主题的凝重性,故而可以撞击读者心灵,给读者强烈的审美刺激。哲理散文一般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具体的形象(寓意物)。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丝情绪、一个景象、一件小事、一个故事……二是作者传达的某种感悟、真谛、哲理。哲理散文类似于寓言故事。小学教材中的哲理散文,因为它读者的特殊性,所编选的哲理散文多是故事加道理的样式。这篇课文具有明显的哲理散文特征:编者是借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来说明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哲理。而寻找哲理与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读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存在疑难的字词。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用边读边画的学习方法自读课文,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4、通过学习苏格拉底的三句话,解课文最后一小节,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的不同含义。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难点: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古希腊堪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那里曾经诞生过许多世界级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便是其中一位(出示:苏格拉底的图片)。
   2、能说说你对这位哲学大师的了解吗?(学生交流资料)
   3、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近大师,领略他的风采,共享他的智慧,去采摘“最大的麦穗”。
    (揭示课题:16、最大的麦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这篇课文,一共490个字,全文只有1个生字。我相信经过认真地朗读,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讨论。
    ★麦垄——垄,就是在田里用土堆起的一趟土线,宽30公分左右,萝卜、地瓜等这些作物就必须种植在这样的地垄上。但麦子不是种在垄上的,但也成行,麦垄只是形容一行行的麦子罢了。也有时可能是指麦行之间的空地。
    ★如梦初醒:形容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初:刚刚。
    ★不失时机: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注:在《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中,指在摘麦穗是抓住机会。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3、听写词语,了解大意
     沉甸甸  颗粒饱满
     挑挑拣拣 两手空空
     如梦初醒 不失时机
    (投影反馈、批改)
    你能串联以上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4、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相机点评。
  三、教师引导,体验感悟
   1、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基本明白了文章的大概意思。接下来,如果你们能潜心默读课文,与苏格拉底对话,一定能找到他教育学生的独到之处。
   2、提出默读要求:仔细默读课文,边读书边圈画,也可以动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3、生按要求默读课文,师巡视。
   4、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推选出最优秀的发言。
   5、全班交流:
    ★上课的地点:一块麦地边
    ★上课的内容:摘一颗最大的麦子
    ★上课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去实践,亲自去感受
  四、抓住重点,体会哲理
   1、看来同学们都从课文中有了很深的感悟,他的弟子们也通过老师这一堂生动的哲理课明白了一个道理——
    (出示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读这段话,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
   3、弟子们是在听了老师的话后,才悟出这个道理,要想解决你们的疑问,关键也要读懂老师的话,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6自然段,画出苏格拉底说的话。
   4、解读三句话
   (1)出示三句话:(补充习题第三题的句式)
     苏格拉底___________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苏格拉底___________对弟子们说:“你们已经到头了。”
     苏格拉底___________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题目要求:读一读,体会句子的语气,并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出示小组学习的要求:
    a.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提示语。
    b.说说自己填写的理由,如果能用课文里的依据来证明就更好了。
    c.选出小组内发言最精彩、最独到的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3)小组根据要求交流。
   (4)全班交流,相机点评
   5、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相信对大家的启发一定很大,现在能说说你对最后一小节的理解吗?
   (1)相机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的不同含义
   (2)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和弟子们说,而是通过一件事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就让我们想到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拓展补充关于抓住机遇的名言。(机动环节,根据时间调整)
   (4)齐读最后一小节。

  板书设计:
                     16、最大的麦穗
                      一个  最大
                    只许……  不许……
                    挑挑拣拣  两手空空
                    既要……  又要……
                   (追求最大  把握现在)

  拓展连接:
  (一)关于“机遇”的名言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
     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歌德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狄更斯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九龄
  (二)苏格拉底的名言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2013-02-15]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之四  摘自《丫头老师》网站。
下一篇  → 品读 感悟 明理——《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