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六册 争论的故事 教学札记
《争论的故事》教后感
佚名
  
  《争论的故事》系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盛老师给同学讲了一个故事:兄弟俩为怎么些大雁而争论,结果大雁早已飞走了。故事讲完,盛老师让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感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1、课堂上的声音
  在《争论的故事》教学中,出现了两种声音,而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现将两种声音实录如下:

  a.课堂1的声音: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生1: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生2:不是他们的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生3: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生4: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刚才说的是书上的四种观点,你们以为谁说得对呢?
  生:我支持第四种观点: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前面的三种说法太浅显了,最后一句话才是总结道理。
  生2:这句话放在最后,又最深重,是整个故事的总结。所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真正告诉我们的是道理。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都满意地点点头,没有一个表示有异议。)
  师;(总结)是啊,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光说不做是不明智的,这样只能浪费时间,贻误时机。

  b.课堂2的声音:
  师:听了这个故事,和课文中这些学生的感想。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师生交流)
  生1: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生2:不是他们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生3:他们的争论,白白浪费了时机。
  生4:不管做什么,关键要先做起来。
  生5:我以为兄弟俩的争论都在说死话,结果大雁飞走了,告诉我们人不能说死话,要相互谦让一点。
  生6:我奶奶常跟我说,“好猫不叫”叫的最响的猫不一定是捉老鼠最多的猫,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说的多不如做的多。”
  ……
  (大家交流了许多观点,更多的是支持:“不管做什么,关键要做起来”)
  师:课文中的盛老师支持哪一种观点呢?
  生:课文写“盛老师聚精会神的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那么盛老师对所有的观点都赞同肯定。
  师:你们对盛老师的态度满意吗?
  生:不满意,盛老师对什么观点都:“赞许”,那我们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
  (生大多数不满意,都分学生表示满意。)
  师:同学们,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其实,是很正常的。只要你说的有道理。说兄弟俩很笨,我觉得有理;说他们白白浪费时间也是事实;说没抓住时机也对,说做事关键先做起来也行……
  (课堂上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2、争论的声音
  课堂上两种声音,折射出两种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深刻的反思,大胆地解剖。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甚至是痛苦的,它需要我们反复地剖析与反思,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孰是孰非呢?支持课堂1的教师认为,故事是则寓言,掌握寓意是寓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学生的发表仅代表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但不一定正确,只有“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才一语破的,而且这样学生也能接受。支持课堂2的教师认为,新的课程标准一再提出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可以是多元的,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些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文中盛老师那“赞许的目光”也就是肯定了这种多元的反应,也体现了编者、教材的价值取向。
 
   [2007-05-3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争论的故事》教学反思  摘自《博客:叶子》网站。
下一篇  → 《争论的故事》的争论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