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人教版课标本第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三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七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其它杂项
巧 妙 实
——评张霞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黄陂塔耳小学 陈顺芹
  
  尊敬的刘特、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师傅刘特又一次引领我们相聚在美丽、热情的前川五小,虽然严冬的脚步已悄然而至,但它丝毫也没能减弱我们学习和研讨的热情。在这里我要衷心地感谢前川五小给我们搭建了这个学习的平台,更要感谢刘特再次给我们创设的这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今天我们有幸观摩和学习了张霞和刘春琴两位老师执教的两节“彰显着个性,飞扬着激情”的高质量的课,让我们又一次享受到了语文的快乐,下面我仅就听了张霞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谈一点个人粗浅的感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一篇励志课文,文中少年周恩来那拳拳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着实令人感动,但文中历史背景和周恩来的情况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比较陌生。而励志类的文章语言较平实,学生不容易激发起阅读兴趣,所以本课的教学正如张老师所说的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张霞老师凭借着扎实的教学功底,运用精当的教学策略和精妙的教学智慧,巧处教材,妙破重难点,实品词析句,构建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魅力课堂,让学生们的情感在文本的研读中跌宕起伏。
  一、处理教材巧
  本篇课文内容涉及的面较多,如“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思考、课堂上师生的交流……,”如果将全文的9个自然段逐个串讲,不仅索然无味,教学效率低下,而且文中重难点也会很难突出和突破,张霞老师巧妙地处理教学,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3—4自然段为一个部分,5—7自然段为一部分,6—9自然段为一部分),三大部分中又以第二部分的品读为重点,紧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阅读训练点,紧抓周恩来的“忧国—立志—报国”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研读文本,使整个教学流程清晰,有详有略,有张有弛。
  二、破重难点妙
  为了让学生明白少年恩来立志的原因,体会周恩来爱国、报国的情感,张老师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填补内容。用交流资料,引发想象等多种方法,再现中国同胞受歁辱、外国列强在租界地的为所欲为,从而让中华不振活现在学生的眼前,张老师还抓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前的“响亮而坚定、铿锵有力”提示语引导学生比较、品读,同时老师妙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就看到了孩子们和少年周恩来同悲、同忧,同愤、同立志的感人场面,那一个个张扬着个性的发言,一声声激情的朗读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品词析句实
  整节课张老师紧扣文本,用问题引路,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找、自画、自思,然后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用不同形式的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将语文教学中的品词析句落到了实处,是一节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课。
  四、统一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是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之一,张霞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就注重了这一目标的落实,学生在深入地研读了全文,感受到了年少的恩来的远大志向和爱国之情之后,心中已有许多想说的话了,在这欲罢不能之时,张老师在激情总结全文后,及时点燃学生发泄情感的导火索,交流:“当今我们读书可不可以松懈,为什么?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个学生那心中有爱、有责任,放眼世界的发言令人震惊,让人欣慰,相信他们在课后的小练笔“给周爷爷的一封信”中会有更精彩的内容出现,学语文不就是要达到这种学用结合的目的吗?
  五、教学功底厚实
  张老师在准备的课件因突然停电而不能使用的情况下,临时准备教具,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课堂上是那样的亲切自如,且语气、语调具有磁性,语言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控课堂氛围手段高明,且不露痕迹。如“5—7”自然段的分角色朗读,可能是因遗忘的补救,虽然是个小失误,但老师的过渡语却是那么地自然,足见她厚实的教学功底。
  一点小小的想法:“为之一振”一词中“振”字的理解,老师如果让学生结合上文知道了“之”的内容后,学生就不会出现“振兴”的误解了。

  相关链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2014-04-0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刘溥生名师工作室博客》网站。
下一篇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