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八册 古诗两首 江南春 教学札记
《江南春》教学故事
金敏
  
  很喜欢《江南春》这首诗。时值融融春日,教学这首诗真是颇有意境和背景!更何况这首诗与其它单纯赞美春色的古诗是有不同之处的。
  本课《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全诗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已经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中国人历来喜欢春,因为春天来了,新的希望开始了,阶段性的目标开始启程了,不管是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对春天都有着这种美好的心理,所以中国有着非常古老的“爱春”传统。但这种“爱”方式非常多。从《江南春》就可以读出诗人用“春”创造出的一种“责任”。从这首诗可以清楚地看出,那时的江南真的没有思危。也许这种思危不能非常透彻地讲给学生听,也许我们不能借古说今,但背诵这首古诗,积累这首诗,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单单一首诗,应该把思想还给学生。杜牧看到这一切,以诗的方式记载着历史。我们常说读史可以明智,历史上越是盛世越隐藏着最终坍塌的危机。诗人是创造者,创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其实把这一切都写进去了。杜牧诗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即是对南朝(宋、齐、梁、陈)一味尊崇佛教造成国家动荡衰亡的绝佳讽刺。这正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我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字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在突出学生为主体原则的同时,我还做到了以下三点:

  ①抓朗诵。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情感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我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里尤其想讲的是对古诗平仄的教学。不讲平仄的古诗教学不是真正的古诗教学。如何讲解平仄是古诗教学中的难点。我启发学生辨析质疑,然后清晰简明地介绍有关概念,接着又细致周到地组织学生模仿、学习、操练。学生从不会到会,教学效果明显。这就是语言的形式学习。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不过,老师的读法可能和你们有些不同哦,请大家仔细听,然后告诉我,老师的读法不同在哪里?(教师读诗。)
  生:老师读得有快有慢。
  生:我们都是按照一个说法读的,比如说前面四个连在一起,然后断一断,再读后面三个。老师不是这样读的,有时候,前面两个字停一停再读后面,有时候前面连在一起,后面读得慢了。
  师:这个同学听得真仔细,她先说自己的读法是四个字三个字这样停顿,而老师的停顿不一样。对呀,读古诗要注意停顿(板书)。我们可以怎么停呢?有好几种方法,老师这里介绍一种,你可以用最方便的2、2、2、1(板书)这样来停。
  生:我听出,“千”下面是一个横,就声音长一点,“里”下面是一竖就读快一点。
  师:这叫做“平仄”(板书),我们今天学习的古诗,也叫格律诗。它在声音上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它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写。在古诗当中,我们把现在普通话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称之为“平声”,它们比较舒展、平缓,当然也有极个别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发生变化,这个我们暂时不讲。那么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叫“仄声”(板书)。它比较短促、有力,读得快一点。在我们停顿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板书)如果它们是平声,我们要读得长一些,如果这二、四、六位置上的字是仄声,我们读得短一些。
  生:我还发现老师读得时候有轻有重。
  师:对啊,诗里包含着情感,所以你要跟着诗人的这种情感有轻有重地读。
  生:我发现老师读的时候,每句后面都会有停顿,停顿好长时间才接着读第二句。
  师笑:呵呵,句子与句子之间也要停顿。好,同学们,想学一学这样的读法吗?谁能第一个来试试看。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有点味道了,不过有一个字没有读准,不要着急。停顿时要换气。千里——莺啼(拖长)——换气,绿映——红(示范),试试看!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有明显进步)
  师:对,好多了。谁再能试试看?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你不单单读准确了,而且读得很有情感。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响亮而有激情)。
  师:真好!第二句谁愿意试试看?
  生:水村——山郭——绿旗——风。
  师:这句其实很难读,特别是要注意在停顿时换气。有没有同学愿意再来尝试一下?
  (学生练习读诗句)
  师:后面两句谁愿意一起来?
  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台”字再长一点试试看!
  生: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有没有同学还想试的?
  (学生练习读诗句)
  师:我们一起来,边读边看老师的手势哦。
  (学生按照平仄读诗)
  师:很好,给自己掌声。第一遍就读得这么好。老师配上音乐,再给大家读一遍。
  (教师配乐有感情朗诵古诗。学生集体配乐朗诵。)

  ②坚持启发式。问题要精简,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如第三板块辨析词义体会诗境这个环节——
  师:同学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我们读了这首诗。你从这首诗里,看到哪些景物了?
  生:我看到了黄莺。
  生:我看到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生:我看到了靠山而建的城。
  生:我仿佛看到了好多亭台楼阁在风雨中。
  生:我看到了佛教寺院。
  生:我还看到了雨。
  (教师依次板书景物)
  生:我看到了一个连起来的画面,水面上有许多许多楼台,立在烟雨中,景色很美。
  生:我看到了有一棵大树,上面有好多黄莺在歌唱,好多鲜花衬托着绿叶。
  像这样梳理景物,学生自然而然地由说词语,到说句子说画面。在叙述过程中,学生内化教师提供的信息,体会诗意,并表达出来。同时,学生也会明白,古诗是古人将所见之景描述下来,古今的情感是一致的。

  ③变教知识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引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
  诗是美好的创造,学生在教室里读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读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读着。而春天的诗可以说非常多,这首诗学完后,引导他们继续寻找,尽可能地多研究几首,这对于他们综合了解春天,了解春天其它方面负载的东西,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
 
   [2012-03-30]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江南春》教学反思之一  摘自《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网站。
下一篇  → 《江南春》教学反思之二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