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大江保卫战 教学札记
尊重学生,从教学设计开始
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225300) 刘卫军
  
  《大江保卫战》(苏教版12册)已经教完许久了,可那难忘的教学情景老是浮现在眼前,让我忍不住偷偷乐——那节公开课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说来也惭愧,本来我并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教学设计,参阅了不少备课资料,或觉得平乏,或觉得不如己意。直到上课前一天的早读课,学生曹思源问了我一个问题,我才突然间有了灵感。他问我:“老师,为什么不将‘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改成‘风声雨声喊声,声声震耳’呢?”我问:“你为什么觉得要这样改呢?”他说得有理有据:“我觉得应将‘涛声’改成‘喊声’是因为上文中有战士们高喊‘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再说,原句中‘风声雨声’之后是‘读书声’,写的是人的声音,‘喊声’正好与‘读书声’一致。”
  我在他提出问题时就一直在努力地思索,听了他的解释后,一个新的想法也就形成了。所以,我对他说:“你的问题问得很好,也很有自己的理解。不过,为什么不像你说的那样用,你先做个思考,到课上我们一同讨论,如何?”他高兴地答应了。

  我得到这个问题后,如获至宝,马上对备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一、听录音朗读第2—5自然段。
  要求:一边听录音朗读,一边想象课文语言所描述的画面。
  二、抓重点语段学习课文:
  1、听了录音朗读,哪幅图画在你头脑中的印象最深?打开课本,将描述这幅画面的相关语句读一读。
  2、交流:
  (1)、说说你头脑中的那幅画,它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
  (2)、据学生回答,投影出示相关语句,指导读出感情来。
  如:1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2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3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4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 又爬上了大堤……
  3、这么多令人难忘的画面,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觉得用文中的哪句话合适?自由朗读2—5自然段。
  4、交流,理解“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1)、齐读。
  (2)、请曹思源同学说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师生共同探讨。
  5、过渡:是呀,在那几十个日日夜夜中,有多少感人的事迹啊!齐读第5自然段。
  6、补充讲解周运兰的故事(小江珊的故事第一课时已作介绍),激情,朗读第5自然段。
  结合指导朗读着重理解句子:
  1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7、回顾第2—5自然段,说说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场战争?
  8、欣赏MTV《为了谁》,引起情感共鸣。
  三、齐读第6自然段。
  四、总结,下课。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我自以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教学设计。

  第二天,我很有信心地走上了课堂。结果嘛,不仅一切如意,还又有精彩生成——来自学生的“发难”使这节课锦上添花。具体情况如下:
  师:这么多令人难忘的画面,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觉得用文中的哪句话合适?
  生1:我觉得“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句话最能概括那令人难忘的抗洪场面。
  生2:我觉得“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最能概括那令人难忘的抗洪场面。
  ……
  (我以为,学生肯定会找到“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因为文中本来就有提示“‘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哪知,学生就是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一琢磨,学生说的“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也有理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教学对话。)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你更认同哪种观点呢?请细读第2—5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陈述你的理由。
  生开始自读思考,接着开始小组交流。
  师:哪位同学先代表小组发言?
  生1:我们觉得用“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好,因为书上写得很清楚:“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生2:我们觉得用“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好。这句话概括地写出了我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战争中无处不在,他们总是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地方,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师:你们理解“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吗?在预习时,曹思源同学对这句话提出了疑问,并且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先来听一听,好吗?
  生(曹思源):我觉得应将“涛声”改成“喊声”,因为上文中有战士们高喊“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这样改很有气势;再说,原句中“风声雨声”之后是“读书声”,写的是人的声音,“喊声”也是人的声音,正好与“读书声”一致。
  (学生中骚动起来。为了不至于太散,我提出了主导意见让学生进行了探讨。)
  师:我觉得还是用“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好。为什么呢?
  (有学生发言,但大多说不到点子上。于是,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师:原句中用的是“声声入耳”,这里为什么用“声声震耳”呢?它是不是和“风声雨声涛声”有关联呢?
  生1:这“震耳”的“震”不仅是指“风声雨声涛声”震动了耳膜,更是指“风声雨声涛声”震撼着解放军官兵的心灵。
  生2:这“风声雨声涛声”中的“涛声”不能改动,因为“风声雨声涛声”指的是大暴雨,大洪水。
  生3:这句话写出了人民子弟兵牵挂着广大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师:书读到这个份上,我真为你们高兴!更为曹思源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而高兴!我建议为会读书会思考的曹思源同学鼓掌!(学生掌声很热烈。)
  那——哪句话最能概括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呢?为什么?
  生:“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最能概括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它前半句写洪水牵动了战士们的心,后半句写了战士们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不怕流血牺牲,与洪水进行决战。

  这节课,虽说是“偶得”,但却给了很多的思考:
  1、尊重学生,从教学设计开始。现代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的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那么,领从何来?通常的做法是教师从学生的角度作些思考,然后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学习。实际上,这些问题有时流于形式,走过场而已;有时是一厢情愿,学生并不感兴趣;有时又浅显易懂,缺少研究价值;有时却深奥难解,学生遥不可及……本课教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备课前不妨先问问学生,听听他们的心声,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恐怕更切合教学实际,更简洁有效。
  2、尊重学生,要正确处理学生的不同意见。现在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为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对学生的突然“发难”置若罔闻,尤其是在公开教学活动当中;二是为体现《课标》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唯唯诺诺,不肯定,不否定,或者干脆连连称是。这些都走了极端!本节课中,对学生的理解“我觉得‘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句话最能概括那令人难忘的抗洪场面”处理得颇为得当:既指出其可行,更通过辨析比较指出其不如“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好,使学生经历求知过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尊重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放松。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感悟,所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束手束脚,不敢提出自己的主导意见,不敢亮出自己的阅读见解,生怕背上“牵着学生走”的“骂名”。结果,课堂上过分依赖学生的自我感悟:或者让学生“大谈阔论”,游离于文本之外,游离于中心之外;或者是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学生仍然是启而不发。教师应该大胆地站在课堂教学的幕前,发挥主导作用,与学生共同学习。试想,如果本节课中,我不提出主导意见“我觉得还是用‘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好”,不引导他们讨论“原句中用的是‘声声入耳’,这里为什么用‘声声震耳’呢”,而是放开手去让学生讨论是该用“风声雨声涛声”还是该用“风声雨声喊声”,恐怕那只能是无休止的争论。所以,教师不要怕提出自己的主导意见,只要能够引导学生去钻研文本,只要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有所获,我们就无所畏惧。
 
   [2006-01-26]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精彩,在炼课中“重生”——《大江保卫战》的教学与反思  摘自《凤凰语文论坛》网站。
下一篇  → 《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之一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