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望月 教材理解
沉醉 浸润 感染——《望月》教材解读
姜堰市运粮中心小学 王琴
  
  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文本解读也应当如此。
  每一个教师,由于受到生活、学习经验、阅历等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在教学中不同教师对文本解读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差异决定了教师对文本价值追求的不同。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定位是极具灵活性的,这是语文教材的一大优点,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极大空间。单篇课文的教学价值点可以说往往不止一个,那如何才能找准定位,提高教学的效益呢?其实,每一篇课文,在教学中又存在着一些教学价值的定位共性,比如依据课标要求,每一篇课文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文体特征,来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现就从“文体”特征这个切入点来简单谈谈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价值。
  一、扣文体特征,知“教什么”。
  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和情思。这类散文在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述上,它总体营构的艺术焦点和基本特征是: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的“散点式”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从而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根据记叙性散文的这种基本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以分析人物及其生活片断、场景为着眼点,探究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把握人物最突出的特征,着力揭示作者所寄寓在人物和生活片断描写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思。这就是说,对这类散文的分析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人物特征及其生活片断和场景描写的表层结构上,而应当揭示作者所隐蔽在人物刻画和生活片断描写背后的特定感受,应当把人物特征和生活片断及场景描写的分析,作为揭示作者主观感受和情思的手段。《望月》,作者刻画了一个活泼、聪明、爱幻想的小外甥形象,主要记叙了在行船的一个夜晚因为望月然后和小外甥赛诗、对天上的月亮进行幻想这样一个平凡的生活场景,这可以说是教材的原生价值,是教学中我们必须得让学生了解的最基本的东西,本文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应该是作者所隐藏在人物刻画和生活片段描写背后的特定感受——对小外甥的喜爱,对自然之美的由衷热爱、赞叹,这些都离不开“幻想”。
  二、定教学价值,晓“怎么教”。
  散文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教学价值达成的载体。
  (一)散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美”这个重点
  品味语言。
  我一直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萧、明净元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拟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人们又用“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它。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引导学生深入一层挖掘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这篇散文篇幅不长,很多语言很有韵味,比如写小外甥说月亮像什么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像眼睛,天的眼睛。”,接着他又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作者这里将小外甥的话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来,刻画出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外甥形象,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读出作者对这个小外甥的喜爱之情。
  (二)散文教学要凸显“结构美”这个特点
  关注表达。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分析散文的结构美要抓住文眼,教学才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梦丝之乱”的效果。文眼既是全文主旨,又是行文线索。《望月》一文的文眼是“幻想”,这幻想不是凭空的,是由作者对月亮的描写中而来,作者按顺序具体描写了江中之月、诗中之月和心中之月,这“月”是本文抒情的意象,是文章内容主体。文章的开头:“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和结尾:“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前后呼应,相得益彰,一个省略号,又使得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文本结构,教学中,老师应该关注作者的这种表达结构。
  (三)散文教学要突破”意境美”这个难点
  感悟意境。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古人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散文亦然,此所谓境界即意境,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即作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与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如前所述,本文中“意境”中的“意”,应该是对聪明、可爱、爱幻想的小外甥的喜爱、对能给人以无限幻想的月亮(大一点说就是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境”则是指文中的人(小外甥)、景(“江中之月”、“诗中之月”、“心中之月”)了。将文中的人与景融合起来的,则是作者的心,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在如诗如画的景中,和爱幻想的小外甥背诗、赏月,是多么有诗意的事情啊!意境的美,是教学中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就得博学并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那一颗颗敏感的心。

   [2014-05-12]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周国欣工作室》网站。
下一篇  → 扣文体特征 定教学价值 ——《望月》教材解读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