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人教版课标本第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三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白杨 片断赏析
理性问题 从感性入手
佚名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上一节市级公开课《白杨》,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士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白杨的可贵品质呢?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位教师试教时是这样教的: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段。(生自由读)
  师:白杨有什么可贵的品质?(生思考,举手者不多。)
  生:白杨树非常直。
  师:这一点照应了前文的“挺秀”。
  生: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师:这说明它适应性强。
  生: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这说明它性格坚强。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生齐读,但感情不够)
  师:同学们自由练习读两遍。(生再读,感情有了但仍不够味)
  试教的效果不太理想,后经评议、修改,正式教学时效果非常好,教者是这样教的: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想一想,白杨树有哪些可贵的品质?(生边读边思,但教师不要求立即回答。)
  师:第二句中的“哪儿”可以是哪些地方?换成地方说一说。
  生:河边需要它,它就在河边秀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高山需要它,它就在高山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草原需要它,它就在草原热爱快地生根地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草原需要它,它应草原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沙漠需要它,它就在沙漠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戈壁需要它,它就在戈壁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白杨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出示填空题:风沙四起,白杨________;大雪纷飞,白杨________;数月干旱,白杨____________;洪水浸泡,白杨________。)
  生:风沙四起,白杨挺起坚实的胸膛,挡住飞来的风沙。
  生:大雪纷飞,白杨挺直腰杆,承受生生的雪压。
  生:数月干旱,白杨的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顽强地生长。
  生:洪水浸泡,白杨任凭风吹浪打,毫不动摇。
  师:你体会白杨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生:我体会到白杨能适应各种环境,哪里需要它,它就出现在哪里。
  生:我体会到白杨生命力强,无论条件多恶劣,都能顽强地生长。
  师:白杨的品质值得我们赞美!现在,请同学们把文中的“它”换成“您”读一读,来赞一赞可爱的白杨吧!
  (生声情并茂地读)

  两次教学,方法不同,效果迥异。白杨的品质,是一个理性、抽象的问题,而小学生以感性、形象思维为主,试教时,教师直接提出这一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因此学生只能简单重复课文的一些语句。学生对白杨的特点缺少真切的体验和感悟,怎能读出深情呢?修改后,教师从感性入手,让学生把“哪儿”换成“河边”、“高山”、“草原”、“沙漠”、“戈壁”练说,这些地方在其脑海里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使他们对白杨生长的环境有了具体的感受。教师又让学生填空补说,学生对白杨的认识就可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它”换成“您”来练读,使本来由父亲对白杨的间接赞美变成了学生自己对白杨的直接赞美。由于变换了角色,他们读得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同时由于有理性认识的指导,在读的过程中又深化了对白杨品性、父亲情怀的感悟。
  理性问题,应从感性入手,这是此教学片段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

   []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这个来回走得好  摘自《春蚕网》网站。
下一篇  → “高大挺秀”的白杨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