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人教版课标本第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三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人物描写一组 临死前的严监生 教学札记
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个指头
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 乔玲
  
  借着老师们上“最满意的课”的时机,使我从上课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今天刘老师的人物片断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更让我听后受益非浅。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课文节选的片断不长,只有区区三百字左右,但是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

  课文虽然短小,但半文半白的用词与现在的用字有很多不同,如何让学生读懂课文,刘老师在设计教学时花了一番心思。

  首先在开课时,由老师简要介绍本篇课文的出处及文中主人公严监生的背景,让学生对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接着放手让学生读课文两遍,提示学生注意文中的用字结合注释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教师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同时巡视检查,发现学生容易读错的词即刻板书在黑板上。看似简单的三个词“侄子、郎中、监生”,却凸现了老师对学情的关注。(老师及时的解释为帮助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然后指名检查学生的课文朗读,再次强化读准文中的字音。

  紧接着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像,浮现在你眼前的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说:“此时我眼前浮现的是严监生奄奄一息的样子……”;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严监生四肢无力地躺在床上……”;还有的说:“我感觉此时的严监生马上要断气了。”学生的想象都符合当时的情景,刘老师为了加深学生对严监生此时此刻形象的印象,又让学生把目光投向文中的插图上,“此时的严监生已经奄奄一息了,眼睛却睁得滴溜圆,还伸出了两个指头。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他在临死前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老师话锋一转,适时抛出了这个问题,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进行了提示和引导。

  接下来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语句,并揣摩他的内心活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思考的过程,因此在全班交流时,个个十分踊跃地展示着自己的思维过程。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一个学生很快找到了文中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动作的句子。刘老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接着巧妙地过渡,“此时的严监生不会说话,只能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的意思却难住了他的亲人,一次又一次猜测都不对,让我们再来看看在这一次次的猜测中,严监生的神情变化。如果当时他会说话,可能说什么呢?”

  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依次找到了四处写严监生的亲人猜想两个指头的意思的地方。“摇头”“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三次猜想三次错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严监生迟迟不肯咽气呢?最后还是最了解严监生的赵氏揭开了谜底:“只因那灯盏点了两茎灯草,怕费油。”仅仅因为多烧一茎灯草就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读到此处,学生对严监生的认识达到了极点。学生想象严监生的心理活动十分贴切。顺应学生的理解,刘老师又安排了一个分角色表演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对人物的理解。各小组分工合作,把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生表演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评价文中的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吝啬”“小气”“爱财胜过生命”——学生轻松准确地把握了严监生的个性特点。

  在课的结束,刘老师还安排了一点拓展,以帮助学生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范例。本人认为这一点似乎放在文中的学习会更好。课文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赵氏挑掉了一茎,严监生才一命呜呼。这是一段多么绝妙的描写啊!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吝啬鬼特点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的印象是很深的。在此时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细节刻画人物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最后结束时再拓展一个外国作品的吝啬鬼形象——《守财奴》,让学生课外阅读,进一步强化对这种写作方法的掌握,效果应该会更好。
 
   [2007-07-1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校本研究网》网站。
下一篇  → 感悟课堂教学的“度”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