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一册 生命的林子 教学实录
《生命的林子》教学实录之一
俸耀旭
  
  课前交流七分钟(略)
  课前故事: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个故事。
  出示情境故事:
  小王,高中毕业,自学了计算机课程,最近他去人才市场转了转,发现许多单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他对其中的两家单位很感兴趣:一家是小型企业,正招聘一位文秘,要求应聘者会简单的电脑操作,比如打字、复印等;而另一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高些,有些业务能力小王暂时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那家单位已经有了几位计算机专业人才。小王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如果你是小王的朋友,你会劝他怎么选择?
  师:如果你是小王的朋友,你来帮他出出主意,思考5秒钟,在这两家单位之中,你认为小王应该选择哪家企业?
  生:我觉得小王应该进那个大型企业。因为虽然他有些业务还不会,但对他是一个挑战。
  师:她说赞成他进大型企业。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赞成他进小型企业,因为他还没有掌握计算机其它的功能。
  师:这样子,来表决一下。你赞成他进大型企业的请举一下手。
  师:赞成进大型企业的稍微多一点。我们把这个问题暂且搁在这里。我们可不可以上课了?
  生:可以!
  师:好,上课!

  一、直入课题,理清主要内容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两遍。
  师:我想同学们已经对这篇课文很熟悉了,因为已叫同学们提前预习,并且在读的基础上把不理解的词语解决了,是不是?
  生:是。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一起来。
  生:玄奘!
  师:说明你们预习很到位呀,一下子就说正确了,没有说成是其他人,没有说成是方丈。我感到很高兴。
  师:你了解玄奘吗?
  生:了解。
  师:同学们可能会去查查资料,其实,我们不去查资料,就我们平时的经验来说也知道他的一些东西。把你平时对他的了解与同学交流交流。
  生:我知道玄奘是一位和尚。
  生:他是《西游记》中的人物。
  师:他是《西游记》中的哪一位?
  生:师傅。
  师:那么,《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不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中的玄奘呢?
  生:不是。
  师:错!是!是不是?
  生:是!
  师:错!不是!为什么?因为《西游记》是文学作品,它是艺术,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呀!只不过,它有一些真实,也有一些虚构,比如孙悟空,现实中有没有?没有,如果有,我都去当。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现在这样吧,我来考一考你们,做一道题吧。
  出示填空题:玄奘为了出人头地,决定(),经过方丈的(),玄奘明白了一个道理,于是仍然()。
  师:好,第一个空,谁来?
  生:他决定离开法门寺。
  师:离开法门寺到我们光华学校来?
  生:到偏僻的小寺去。
  师:他经过方丈的什么呢?
  生:经过方丈的指点。
  师:对。“指点”可不可以换成其它词语?
  生:教导,点化,引导……
  师:大体意思对就行,语文没有标准答案。
  师:第三个空,玄奘明白了一个道理后,于是仍然……
  生:仍然继续留在法门寺苦心修炼。
  师:最后他仍然没有成功,是不是?
  生:不是。
  师:好像应该把结果说出来,最后应加一句。
  生: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师:看来同学们对本文的内容了如指掌啊。我们来读一读我写的主要内容,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大体意思正确就行,不要说这就是标准答案。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好不好?
  生读。
  师:苦心……
  生:潜修。

  二、默读、交流、提升
  1、师:好!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把这篇文章读一读。在读的过程当中,听清楚,我有一个要求,把你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最好把自己的理解写一写,写在书上或写在笔记本上都可以。待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好吗?
  师:停!我没有叫你们齐读,默读。不好意思,可能我没有说清楚,对不起!
  生默读。
  在生默读的过程中,师:一定要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啊!
  2、师:好!我看我们班的学习习惯相当不错,几乎是全班每位同学在看书的时候都在动笔。我刚才说了,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什么?这是有深意的,是一个好的习惯。这样子吧,还没写完的同学继续写,写完的同学先来谈谈。好不好?
  师:那就就近这一位吧。
  生:我找的是这一句:‘是的,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师:她找的是哪一句呀?
  生集体:最后一句。
  师:翻到没有?请听听她的理解。
  生:竞争使人迅速成长,脱离了竞争,人就不能迅速地成长,所以,只有身处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人才能成才!
  师:可不可以?
  生鼓掌。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集体读。
  师:还有没有同学就这句话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能。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成为栋梁之才的人是不能离开这个社会这个群体的,一旦离开人群,就没有……
  师: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她说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不能离开这个群体,其实,社会就是一个什么?
  生集体:群体。
  师:这个群体就是我们书上所说的……
  生集体:生命的林子!
  师:对!它是一个比喻而已。继续!
  生:一旦离开人群,就没有别人同自己竞争,就不会进步。一个人不进步,又怎么能成为栋梁之才呢?这就如同一棵树一片森林一样,离开竞争,它就绝不会成为参天大树。
  师:哦,语言表达不错!
  生鼓掌。
  3、师:好。这句我们暂且把它放在这儿。其实,这句就是本文的什么句?
  生集体:中心句!
  师:要理解中心句,有一个方法就是联系课文的其它的一些句子来印证来理解这句话。那么,书上还有没有其它什么句子来印证这句话呢?我请一位男同学来读一读他找的句子。
  生:方丈郑重地说:“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松树,在灌木丛中鹤立鸡群,不愁没有阳光和雨露,没有树木和它们竞争,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师:他找的是这一句。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生:我的理解是,方丈是借树的生长情况来告诉玄奘,在群体中,大家你追我赶,奋力拼搏,个个都能成为栋梁之才,反之,高枕无忧,安闲自在,就只能成为平庸之辈!
  生鼓掌。
  师:成语用得多好呀!“高枕无忧、安闲自在”这些成语都会用,你真了不起!
  师:这句话找得不错,印证了中心句。刚才那位同学可能是紧张了一点,有些地方读颠倒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我相信集体的力量。
  生集体读。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写作方面的手法,请想一想?大林子,小林子……
  生:对比!
  师:还有没有同学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它们就像生长在一个很大的竞争场地一样,如果没有竞争,它们不为了一缕阳光不为了一滴雨露,它们有可能也成为薪柴,而零零星星的松树,没有谁与它竞争,有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就慢慢成为薪柴了。(该男生说话语速特快,听得不是很清晰)
  师:哦,你说了一连串,但他总的意思,同学们应该还是明白,是不是?
  师:还有没有同学要谈?
  生:我认为生活在一个群体里,有竞争的环境,那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就会努力向上,就可能成为栋梁。而一个人单独学习,就像在灌木中鹤立鸡群不愁没有阳光没有雨露,没人跟他竞争,就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他就会安闲自在,就会非常骄傲,就不会成为一个栋梁之才。
  生鼓掌。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说,语言表达能力相当强,这可以看出你们平时的训练多扎实啊,你们老师的水平高呀,你们的能力也强啊!不错!
  师:我刚才说了,这段话其实是印证了中心句,它在说什么呢?其实就在说如何成为……
  生:栋梁。
  师:那么,怎么样才能成为栋梁呢?这段话用了一个对比的手法,围绕一个词语在说,围绕什么词语?如果有了这个词语,就可能成为栋梁,没有这个词语,就可能成为薪柴,什么词语?
  生:竞争!
  师:对,要有竞争的环境,而且还要有敢于面对竞争的勇气。如果有竞争的环境,但没有面对竞争的勇气,行不行?
  生:不行!
  师:所以说,要敢于面对竞争。
  4、师:读了这段话,也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谈话,你们会突然想到,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这样互相竞争、共同进步的群体呢?或者说,这片林子呢?
  生:有!
  生:比如说我们六四班。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我们的很多人都互相竞争,共同进步!
  师:他说得对不对呀?
  生:对!
  师:他说我们六四班就是一片生命的林子呀,你们每一位其实就是棵棵松树,在这片林子里,敢于竞争,共同上进!
  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身处在这片林子里,我想问一问,你对竞争有什么看法?或者说,我们身处在六四班,竞争给你带来了什么?
  生:比如大人那些做生意,就像一片生命的林子,他们互相竞争,生意就越做越红火。
  师:哦,他还一直在思考刚才的那个问题。不好意思,我现在问的是什么呀?我们班上的竞争给你带来了什么?不过,这位同学还是不错,专心志致!
  生:竞争给我带来了勇气、坚强、力量,还有更高的水平!
  生:竞争给我带来了快乐!
  师:为什么?
  生:因为有了竞争,自己输了也心服口服。
  师:这位同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好!
  师:是啊,竞争给我们带来了好的东西,想一想,我们在竞争的过程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沮丧、伤心、灰心、失望、磨难,甚至是痛苦,有没有?
  生:有!
  师:那么,竞争给我们带来的这些磨难,这些坎坷,你怎么看待?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这段话,边听边想刚才的问题。好吗?
  师读:
  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
  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平平静静生活,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平静地悬浮着,弥漫不出他们生命和智慧的清香;
  而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袭击他们,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茶。他们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沉沉浮浮,于是,像沸水一次次冲沏的茶一样,溢出了他们生命的一脉脉清香。
  (节选自《浮生若茶》)
  师:芸芸众生,这个词好像在哪儿见过呢?
  生:书上!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生命的林子》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玄奘的河南同乡,谁?
  生:李雪峰!
  师:对,他是著名的青年作家,他写的文章很有哲理,如果有兴趣,下来后可以搜集一下他的文章来读一读。
  师:想一想刚才的那个问题,联系到这段话,在竞争的过程当中给我们带来的沮丧、灰心、磨难、痛苦,我们怎么看待?
  生:我把这些看成是一种锻炼!
  生:把这些看成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勇于战胜它们,然后才能成功。
  师:谈得多好呀,人人都要经历,但应正确地面对它。还有没有?
  生:我把它看作是一种力量。
  师:什么力量?
  生:它会使你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更有信心去和别的同学竞争,你才能吸取更多的精华,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师:是啊,我们要敢于面对竞争,还要敢于面对竞争过程中所带来的坎坷、磨难呀,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溢出一脉脉……
  生:清香!
  5、师:可有时我在想,是不是我们只要敢于面对竞争,敢于面对竞争中所带来的负面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呢?
  生:不是。
  师:就像玄奘,他留在了法门寺,他敢于面对高僧济济、水深龙多的场面,他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代名僧了吗?
  生:不是。
  师:那么,他还需要做什么呢?能否看看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生:苦心潜修!
  师:是啊,有勇气还需要苦心潜修呐。那么,给玄奘出出主意,他到底应该具体去做些什么?
  生:和其他的一些高僧竞争。
  生:和其他高僧取长补短。
  ……
  师:是啊,做任何一样事情,没有竞争的勇气是不行的,但光凭这点勇气,也是万万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我们脚踏实地、苦心潜修、不断地提升自我,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成为栋梁之才呀!
  6、师: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课前的这个故事,再次给小王出出主意。好吗?
  出示故事:
  小王,高中毕业,自学了计算机课程,最近他去人才市场转了转,发现许多单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他对其中的两家单位很感兴趣:一家是小型企业,正招聘一位文秘,要求应聘者会简单的电脑操作,比如打字、复印等;而另一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高些,有些业务能力小王暂时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那家单位已经有了几位计算机专业人才。小王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如果你是小王的朋友,你会劝他怎么选择?
  师:那这样,我们来举手表决一下吧,赞成小王进大企业的请举手。
  学生表决。
  师:好,课前赞成小王进大企业的有过半数的同学,现在有绝大部分同学。有极少几位同学仍然支持小王进小型企业,我对这些同学抱以敬意,为什么?因为他肯定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谈谈。
  生:因为我觉得他本来就是能力有限,而且他在小型企业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弥补自己的缺点,然后就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步步高升嘛。
  师:理由很不错!
  生鼓掌。

  三、延伸,结束
  师:现在,我想小王肯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如果他听从了大部分同学的建议,在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他肯定选择……
  生:大企业。
  师:对,就像法门寺和偏僻的小寺,玄奘最终选择了……
  生:法门寺。
  师:可是,平时我在想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在想没有,不知此刻在想没有?你们可能没有在想,也可能和我想得一样。想什么问题呢?
  玄奘玄奘就真的只能在法门寺才能成为一代名僧?或者说,他在偏僻的小寺就不行吗?就像一棵松树,就必须要在大树林中才能成为栋梁?或者说,它在小树林中就只能成为薪柴吗?
  师:思考思考!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一点点费脑筋,我本来就没有打算叫同学们回答,只是叫你们思考思考而已,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下课以后去思考,或许你们在生活当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师:同学们,今后不论是在班级还是在社会,或者其它一些大大小小不同的林子里,我相信你们都能够敢于面对竞争、敢于面对坎坷,不断地提升自我,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祝你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放歌:《飞得更高》)
  谢谢大家!再见
 
   [2007-11-1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语文课堂》网站。
下一篇  → 《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