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人教版课标本第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三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一册 唯一的听众 教材理解
《唯一的听众》文本细读
毛英玉
  
  细读文本,站在作者的角度感悟文本,作者充满着对老人的感激,正是老教授的爱护、鼓励使我深深的对她产生敬佩之情。作者围绕“我”的内心变化展开描写,从被家人瞧不起,自己的自卑,到遇到老人这唯一的听众,有所进步得到家人的认可,充满自信,最后真相大白,用琴声回报老人,感情得到了升华。
  全文可以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重点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由于“我”的琴声没有被家里人认可,我感到很自卑,决定到外面去练琴。这也是作者为后文埋下了伏笔。自己的琴连自己的父亲和妹妹都不认可,那么享有盛名的老教授更不会认可,相反的是老教授不但没有责怪,而是耐心的倾听、鼓励,给了作者很大的信心。第二自然段作者重点描写了一位老人成为“我”唯一的听众。这段是作者向我们描述这唯一听众是一位怎样的听众?读后给人留下一个悬念,这个老人是个聋子,并为后文做了铺垫。同时也为作者增强一种自信提供了帮助。正是因为老教授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份,才让作者为这唯一的听众而努力。第三自然段作者在耳聋老人的鼓励下进步越来越大,以致后来决定在家练习,而作者写出妹妹不在装出一幅可怜的样子,也就隐含着作者的琴艺在不断的进步。第四然段的描写将本文推向了一个高潮。当作者的《月光奏鸣曲》的问世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终于真相大白,那位老人竟是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第五自然段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老人,感觉自己奏出了真正的音乐。以“一个人轻轻的拉,一个人静静的听。”结束全篇。虽然没有像老教授说明,但通过文字的表白可以看出“我”是十分的感激那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自己的进步。
  分析: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当然,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起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沮丧和灰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由于家人的不认可而让作者失去了信心。这也是故事的起因。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引发我们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少批评,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我不敢在家里练琴,直到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就在楼区后面的小山上,那儿有一片很年轻的林子,地上铺满了落叶。
  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蹑手蹑脚”写出了作者的自卑心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幽幽的小令。(“沙沙的足音”说明林子很幽静。)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心剧烈地跳起来,我不得不大喘了几口气使它平静下来。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事实很快就令我沮丧了,似乎我又将那把锯子带到林子里。我懊恼极了,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不由地诅咒:“我真是一个白痴!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心跳剧烈、懊恼、泪水几乎夺眶而出”都是作者自卑的表现。)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并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平静”这个词语为了说明老妇人是个聋子,听不见别人的声音,也就没有任何的动作或语言的表现。)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我的脸顿时烧起来了”说明作者非常自卑,生怕别人嫌弃她的小提琴声音,继而准备溜走。)老人叫住我,她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打搅”这个词语显示老妇人以外是自己的出现让小伙子不方便拉小提琴,这样也可以再次向小伙子证明自己是听不见的。)有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格外晶莹。(因为知道了老妇人是聋子,作者的心情似乎也变放松了,觉得“有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格外晶莹”)“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老妇人再次用语言腔调自己是聋子,好让小伙子放心,可见老妇人是多么善良。)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作者被老妇人善意的谎言打动了,渐渐放松身心,对于拉琴的态度有所改变。)我拉了,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善解人意的老妇人用自己的语言和平静的眼神鼓励小伙子,让小伙子不断树立信心。)如果她的耳朵不聋,一定早就捂着耳朵逃掉了。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小伙子心中的自信心逐步形成了。)
  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家人对自己拉小提琴态度的转变,让作者对自己更有了信心。)我现在已经不在乎了。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但我不会坐在木椅上练习,而以前我会的。(作者行动上的改变是自己对拉小提琴态度的改变,从被动到主动,继而体会到拉小提琴的乐趣。)不知为什么,总使我感到忐忑不安、甚至羞愧难当的是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妇人全力以赴地演奏;(因为作者面对的是一位聋子听众,所以感到“忐忑不安”,因为感到忐忑不安,作者更要“全力以赴”。)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并且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你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老妇人不断用语言鼓励着小伙子,激起他拉琴的动力。)更要命的是我常常完全忘记了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忘记”一词可以看出作者拉琴时非常忘我,也说明作者拉琴的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从她的表情中我知道她现在的感觉一定不是在欣赏锯床腿了。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而你竟说她是聋子!”(妹妹的惊叫和话语揭穿了一个老妇人善意的谎言,原来老妇人不仅不是聋子,更是一个音乐学院首席小提琴手。此时,震惊的不止是妹妹,更是作者自己。)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作者珍藏这个秘密,既是对老妇人的理解和尊重。)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早早、静静”是作者对老妇人最好的回报。)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我看着这位老人安祥地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节奏。我全力以赴地演奏想着这也许会给老人带来一丝快乐和幸福。(“全力以赴”这个词语充分说明作者想用自己的琴声回报老妇人一路的支持。)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平静的眼神如深深地潭水”表现了老妇人的德高望重和善良可敬。)
  后来,我已经能足够熟练地操纵小提琴,它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爱好。在不同的时期,我总会遇到一些大家组织的文艺晚会,我也有了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2012-01-3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唯一的听众》综合资料之二  摘自《宝山区广育小学》网站。
下一篇  → 《唯一的听众》综合资料之三 返回本课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