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七年级下册 一面 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之三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鲁迅先生与劳苦大众息息相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贵品质以及同黑暗势力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革命精神。

   2.学习本文小中见大,一以当十,刻貌传神、形神兼备的写作方法。

   3.推荐鲁迅作品,扩大课外阅读范围,培养学生读鲁迅作品的兴趣,加深对鲁迅精神的理解与认识。
  二、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标题“一面”有什么含义?

     分析:“面”既概括了文章内容——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又点出了文章重点——我所见到的鲁迅先生的一面;还揭示了文章主题所在——“一面”成了力量之源,鼓舞着我踏着鲁迅的足迹前进。

   2.文中为什么要反复描写鲁迅先生的“瘦”?

     分析:写“瘦”表明鲁迅长期的忘我工作影响了他的健康,也充分表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关切、热爱。

   3.文章结尾的几段不属于对“一面”的记叙,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是全文的第二部分,是议论和抒情,它们建立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化了记叙的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4.《一面》的开头运用了几个伏笔?

     分析:在文章的前边某处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以暂不详说,只作一个交代,这就叫伏笔。在后文适当的地方,对于前边交代的内容再加以详述,或予以点明,这是对伏笔的照应。伏笔的要点在于暗藏不露,正如林约所说,“伏笔苟使人知,亦不称妙。无意间过,当是闲笔,后经点明,才知是有用者”。《一面》正是这样,在文章的开头,简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我”的身份和“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并设下了几个伏笔。

    (1)“我”本来是要去接班,但因车没有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这里暗示了时间范围。也就是说,“我”无论做什么事,遇见什么人,甚至与鲁迅先生交谈,都要在半小时内结束。这就给下文“我”与鲁迅先生当时只能会见“一面”,设下了代笔。

    (2)“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L摇晃十一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即使这样,“我”仍一刻不差地去上班,表明“我”是一个为了生存而拼命奔波的穷卖票员。此处不仅仅介绍了“我”生活的艰辛,而且为“我”后文中买不起书,鲁迅先生慷慨相助,因而事后更加怀念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设下了伏笔。

     (3)“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我”为什么只想到去内山书店呢?别的地方不可以去吗?内山书店是由鲁迅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开设的,那里经常卖进步书刊,“我”是个售票员,能抓紧空闲时间到书店来,可见,“我”是个进步青年。这又给下文中的“我”把鲁迅先生的著作当作精神食粮,每当想到自己的成长过程,更加怀念鲁迅,设下了伏笔。

        看似寻常的一般性叙述开头,却为后文设下了三处伏笔,为“我”开启情感的闸门作了铺垫,说明“我”的怀念是有深厚的感情渊源的。这三处代笔,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全部开启,抒发了作者在“一面”相见中受到的巨大鼓舞,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5.本文是怎样通过描写人物外貌来刻画人物性格的?

    分析:这里,我们要讲一讲外貌描写的基本知识,在这方面,前人给我们总结了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就变成了一些理论知识。就本文有关的情况来看,有这样三点值得重视:

    (1)抓特征。人的外貌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如果只是一般化的描写,那就会是“千人一面”,写了等于没写。因此,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的不同点。

    (2)有视角。即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这就是说,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人物的外貌,一定要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这样,人物就活了,描写就有角度了,外貌的表现层次也就丰富多样了。

    (3)表现性格。如果只是为了人物外貌而写人物外貌,就会失去外貌描写的目的和意义。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

     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点来分析课文中的外貌描写。

  本文几次写了鲁迅的外貌,通过什么视角,抓住了哪些特征?

  第一次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寸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作者写鲁迅的面孔、寸发、胡须、长衫,都各具特色,都与作者的视线相适应,而最主要的是突出了他的“瘦”,因过分的操劳而损坏了健康的战士的形象。

  作者从外貌描写中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呢?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精神和人格的伟大?

  本文在外貌描写中突出人物的性格,有以下几种方法:

  (1)描写本身的感情倾向。

  第二次描写:“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2)用抒情笔调写感受,烘托人物。

  第二次描写:鲁迅看了“我”一眼之后,文中写道:“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第三次描写:似乎认出是鲁迅之后,“我结结巴巴,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3)用适当的议论来深化人物性格。

  第三次描写:认出鲁迅后,“正是他,站在行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第二部分:“前面是一条路……”

  以上诸多手法的运用,使鲁迅的外貌更具内在的表现力量,突出了他的无限关怀后辈和刚毅、坚韧的性格。

  6.《一面》是怎样运用映衬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

  分析:映衬是把一种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或把相关、相对的两种事物组合在一起进行叙述或描写,从而构成衬托、对比关系。可以是一种事物两个相反方面的映衬,也可以是两种相反、相对事物的映衬;可以用人物衬人物,也可以用景物衬景物。《一面》中作者通过多角度的对照、映衬,表现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以及对“我”的巨大鼓舞。文章开头写道:“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形象地烘托出当时冷酷的环境。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写“我”看到《毁灭》时的极其兴奋和迫切的心情,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写出了意外和兴奋的心情,这两句以景衬人的心清,景是阴冷的,心情是兴奋的——对鲁迅译著的热爱,从而映衬出作者把鲁迅译著当作一种无比快慰的精神享受与获得力量的源泉,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敬仰。

  另外,文章开头写“我”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但当知道自己所遇到的竟是一向敬仰的鲁迅时,“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二者对照映衬出作者从鲁迅先生身上得到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以至“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

  这两处的映衬充分体现了进步青年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和信赖,也说明了鲁迅先生所以赢得敬仰和信赖的原因,从侧面烘托出鲁迅先生的高大形象。

  7.结合课文,说说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第一部分的记叙中,作者适当地抒写了自己的感受。由于抒情、议论有具体的事实、细节的描写作基础,作者又写得情真意切,因此起到了突出鲁迅先生精神的作用。但作者意犹未尽,又在第一部分的记叙之后,用单独的一个部分发表了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在与鲁迅见过“一面”之后,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并投入监狱。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后远赴马来亚,又因参加马来亚共产党的活动而被迫离境。所以作者在文中写道,“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即使“被人随意辱骂、踢打…… ”但是,“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作者为什么能这样坚强呢?因为他知道,“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段话写出了作者从鲁迅那儿获得了无穷的精神力量,生命有了支柱。接着,作者更直接议论道,鲁迅先生逝世了,但“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作者心情沉痛,但他懂得要继承鲁迅的遗志;他冷静地认识到,革命尚未成功。文中写道:“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这是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了“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深远影响。课文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有着有机的联系,是全文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前面已经指出,作者在对鲁迅的外貌、神态作细节描写时,渗入了自己的感情,如记鲁迅的眼光是“正直而慈祥的”,交织着“严肃和慈爱”。至于直接抒写感受的语句更是充满感情,如作者在认定自己见到的是鲁迅后写道,鲁迅是“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作者认为鲁迅与革命者志同道合,亲密无间,表达了自己崇仰敬爱、仿效学习鲁迅的心情。


  下面再以课文第38段为例,体会渗透在词语中的感情。这段写“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文中“带着体温”四字不仅表明作者将自己辛苦劳动所得的一元钱看得很珍贵,而且暗示着作者仿佛掏出了自己的内心。他看到鲁迅的手“多瘦啊”,想到了鲁迅忧国忧民、艰苦战斗,“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这一笔中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他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献身精神而深深地感动了!也因此,他在告别鲁迅时“恭敬地鞠了一躬”,在这一个动作中表达自己对鲁迅的敬意和谢意。由这一段记叙可以进一步看出,深沉的感情可以渗透在普通的词句之中表达出来。

  8.以本文中的破折号为例,说说破折号的5种用法。

  分析: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3月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此外,破折号还有一些用法。下面以课文中的9个句子为例来分别说明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u)表注释,即标明行文中的解释说明。如:

  ①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②我不好意思地笑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

  ③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2)表提示,引出下文。如:

  ④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3)表播说,先插说有关的话,再引出下文。如:

  ⑤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4)表话题突然转换。如:

  ③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①“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后半句也可以理解为鲁迅解释说明向作者推荐另一本书——《铁流》——的原因。)

  (5)表示话没说完。如:

  ③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③“哦!您,您就是——”

  另外,破折号还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等,如“‘呜——’火车开动了。”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在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的时候,诗人臧克家曾经写了一首十分著名的纪念鲁迅的诗,回忆一下,是什么题目?《有的人》。去年我们学这首诗时,诗中许多富于哲理性的语言曾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现在把它重温一下,大家背背看。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40多年了,可他好像仍然生活在我们中间,我们眼前常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耳边常响起他鞭辟入里的名言,给我们教育、启发,给我们力量。对这样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我们年轻人,革命的后来者应该向他奉献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暂且搁在一旁,让我们先读一读40多年前一个年青的穷工人写的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吧!

  (二)检查预习,点出文章关键之笔。

  1.文章标题怎么读?正音。

  一面(第四声前“一”变调)。

  2.《一面》这篇回忆性散丈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用动宾词组概括。“遇见鲁迅”。鲁迅对作者怎样呢?用主谓词组概括。“鲁迅赠书”。把这两个词组用联合结构的方式组合在一个句子里,说明这篇散文记叙了怎样一件事。注意时间、地点。

  本文记叙了1932年秋天作者在内山书店遇见鲁迅先生并接受鲁迅赠书的动人情景。

  3.作者只见了鲁迅先生一面,鲁迅赠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工人一本书,在鲁迅先生的一生中是极平常的;然而,这“一面”,这“一本书”给予作者极其深刻的印象。请找出表达这深刻印象的关键语句。

  “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多么伟大的人物,多么由衷的赞颂。

  而这样伟大的人物竟然是通过“一面”来描绘的,真是小中见大,少处见多,内容深刻而丰富。这“小”、这“少”是怎样描绘的呢?

  (三)精读第一部分关于鲁迅的描写。

  1.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集中描绘鲁迅外貌的段落。

  第3、19、32节。

  2.请一位同学把这三节连缀起来读,读后思考回答: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绘?运用了怎样的方法?三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回答要点:抓住了鲁迅的脸色、头发、胡子等特征描绘,特别写到了他的“瘦”,由于抓住特征描绘,疏疏几笔,形象酷似。

  描写时还运用了以下的方法:

  (1)渲染铺垫,呼之欲出。未见形,先闻声。先写“谈笑”、“说”、“大笑”,笑声中的“天真”与“非日本”的东西,层层渲染,笔笔铺垫,使读者急于要知道笑着、说着的是什么人。

  (2)反复描写,形象鲜明。犹如歌曲中的主旋律一再出现,给人以强烈的印象。——黄里带白的脸色,根根直竖的头发,浓黑划一的胡须,几个“瘦”,笔笔表明这是鲁迅。

  (3)由远而近,逐步深化。第一次远望,只能“模糊辨出”鲁迅的身影;第二次近看,从脸孔到头发再到胡须,犹如电影中渐渐放大的脸部“特写”镜头,把最显眼的外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再到细部,逐一展现在读者眼前,具体而明晰。第三次也是近看,不仅特征再次出现,而且笔笔加浓:“牙黄的长衫”看清了质地——“羽纱”;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

  3.鲁迅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是否由于肖像刻画得相似的缘故?

  不完全是。刻画人物外貌要着力于表现其精神,以有限的描写表现无限丰富的内容,以逼真的肖像描写显示鲁迅“精神抖擞”的内在气质。“天真”的“大笑”,写其坦率、爽朗、乐观;“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写其旺盛的战斗精神。形神兼备。(“颓唐”为何意?反义词是什么?)

  4.鲁迅先生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不仅由于采用了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外貌的艺术手法,还由于在描写鲁迅先生言行时结合作者自己的深切感受,因而分外感人。

  (1)请同学朗读第17节到第38节。

  (2)思考回答:哪些段落着重把鲁迅言行的描写与作者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表现了鲁迅怎样的精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20节。“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踌躇”的“我”感受到了父辈的关怀与爱护。当时,自然环境“冷”,“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社会环境“冷”,“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如今一个长者如此谦和,如此恳切地问,怎不使这个在黑暗中受欺受穷的青年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呢?“抚摩”,轻轻地抚摸着,表现感情的细致、深沉。(注意破折号的作用)

  第22节至第24节。“扳下一本书来”“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说的是“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这言这行使“我”思潮翻滚。“疑惑”、“猜”、“断定”,是为了突出这个人的诚恳、真挚、不平常。

  第26节至第35节。先生一句句平易关怀的话,使我“恢复了勇气”,使我“惊异”,使我“欢喜”得要跳起来。此时此刻,已不是思潮起伏,而是激情澎湃,表现于口的,是“结结巴巴”;藏在心中的是那个名字在乱蹦。为什么会“乱蹦”?是偶然的吗?不。“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我先看那后记”,说明平素仰慕鲁迅,爱读鲁迅的书。“笑声”形成“悬念”,“见面”勾起“猜想”,心中一直崇敬的人,现在突然出现在眼前,又怎能不欢欣,怎能不“乱蹦”?可是又为什么“没有把它蹦出来”呢?“我向四周望了一望”,这个句子有文章。1932年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进行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鲁迅在上海的处境十分危险,为了鲁迅先生的安全,作者尽管万分欣喜,但还是抑制住自己的感情,没有把它蹦出来。鲁迅“微笑”了,“默认地点了点头”,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对同志、对朋友的无限信任,这意味着鲁迅与穷苦工人心心相印。此刻无须讲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36节。父亲般的抚摩,同志的信任,朋友的真情,扣击作者的心扉,作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奔腾的感情,他呼唤着,赞颂着,赞颂这伟大而高尚的灵魂。

  请两个同学朗读第3 6节,读到“给……毁坏了”注意两个“完全”。对黑暗势力进行韧性的战斗,艰苦卓绝的战斗,“横眉冷对千夫指”。对青年,对人民呢?“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37、38节。鲁迅赠书时的语言如此质朴无华,实事求是,正是他自己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无丝毫矫揉造作之态。这高尚的品格对作者是极大的教育,做奴隶的人(衣服上一只口袋都没有)受到如此的挚爱深情,怎能不激动?只能把千种情、万种意表现在“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凝聚在“恭敬地鞠了一躬”之中了。

  作者写自己的感受情真意切,如诉如泣,既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又使“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的鲁迅先生的高大形象光彩照人。

  这一部分前前后后反复写了好几个“瘦”,它深刻地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为人民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瘦”是形貌描写中的点睛之笔。

  5.作者在文中一再写自己工作的劳累、地位的低下、生活的贫困,这是为什么?是不是游离主题?

  这样写,既真实地反映了在风雨如磐的旧社会里,劳动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的苦难,更突出了鲁迅先生对劳苦工人的悉心爱护,与劳苦大众息息相通的高尚品质。这样写,不是闲文浪墨,游离主题,而是为了更具体真切地表现主题。

  6.小结。

  综上所述,可知这“一面”虽“小”、虽“少”,但由于作者反复运用了生动传神的外貌描写,由于结合写自己的深切感受,矗立在我们眼前的是栩栩如生的鲁迅高大形象,一个伟大而高尚的灵魂。这就是小中见大,以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手法。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这见“一面”的场景是感人的,然而其意义绝不局限在当时,这“一面”究竟产生了多大的精神力量呢?请读第二部分。

  2.朗读、回答。

  这“一面”影响我的一生,给予我巨大的鼓舞,使我终生难忘。“昂着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更加坚强起来”,这些语言深化了“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的形象,鲁迅先生的精神品格光照人间。

  3.作者对先生的逝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两个“不愿”起什么作用?

  为人民作牛马的人离开人间,人民怎能不哀思如潮、悲痛万分?然而,更重要的是继承遗志,努力战斗,两个“不愿”,正是要把无限的悲痛化为前进的力量。悼念先生的最好行动“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感情收敛起来,似乎可以收笔了,为什么又要写下最后一句话呢?因为作者崇敬、爱戴、怀念等深情交织在一起,不能“自己”,抑制不住,不得不奔放出来,情动于中,故而言表于外,于是写下了这篇悼念先生的文章。感情抑扬,结尾起伏,意味隽永,叩击读者的心扉。

  这一部分的抒情、议论,是前一部分记叙的发展和升华。

  (五)指名朗读全文,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40多年前阿累见鲁迅“一面”,终生难忘,获得精神力量。我们虽然不可能亲眼见到鲁迅,但读此文,也仿佛觉得刚与鲁迅见面回来,是那么亲切和难忘。

  鲁迅是“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你们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能不能联系自己已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接触到的鲁迅先生的思想言行举例说明?(请几个同学说一说)

  (六)布置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读鲁迅作品的兴趣,加深对鲁迅思想品格的理解与认识。
 
   [2007-02-24]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一面》教学设计之二  摘自《桐城教育网》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