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教学技能 解读技能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之我见
作者:广西教育学院 陆云
 
  一、为什么要拿掉《狼牙山五壮士》?
  前一段时间,《狼牙山五壮士》几乎被拿下小学语文教材。后来,因为五壮士之一、硕果仅存的葛振林的去世,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掀起了关于革命传统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大讨论,《狼牙山五壮士》才又回到教材中。
  为什么教材编者要去掉这篇课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反映这篇课文不好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诸如这样的问题:五壮士为什么跳崖?为什么不投降?教师觉得不好回答,因此纷纷建议删除这篇课文。
  也许着篇课文真的很难上,但是,也不至于不能上。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和教学的把握。
  首先,我想提请大家关注教学的主体。除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教师是施教的主体,作者是创作的主体,编辑是编辑的主体,国家意志是教育目标设定的主体。所以,但我们高呼“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我们教学仅仅是为了学生发展吗?我们是为了培养国家公民,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后,我们来看课文。五壮士为什么跳崖?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弹尽粮绝,陷入重围,无路可走。不跳崖,只有被俘虏。在跳崖、被俘和投降之间选择,五壮士毫不犹豫,选择了跳崖。他们清醒地知道:被俘,无异于把自己交给敌人,受尽苦难和屈辱;投降就是屈服、认输、示弱、低头。被俘和投降都会丧失人的尊严,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生命死宝贵的,但是做奴隶、猪狗不如的活着,生不如死。这种特殊的时候,选择跳崖,丧失的是生命,保持了民族的气节和尊严。因此,跳下去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假如学生提出“是否允许投降”这样的问题,教师也不必回避。首先,投降和叛变有区别。投降仅仅是丧失个人和国家的尊严,而叛变则是出卖国家利益。美国的将军允许士兵在无法取胜和逃脱的情况下投降,当然是基于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考虑。但是,许多时候,会有一些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如果人人都打不过就投降,那么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那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任何国家,都有敢于牺牲,为国家民族利益而贡献生命的英雄人物。所以,那种认为美国人提倡投降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假设林肯总统愿意投降屈服,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国了。
  因此,教师应当广泛读书,深入思考,做到成竹在胸,才能恰当地进行教学。很多教学中的问题,不是教材的问题,而是教师理解、把握、运用的问题。还有,教师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应当回避,而要勇敢面对,那既是教师的责任,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
  二、“山一程,水一程”到底是啥意思?
  案例:《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是一程山一程水吗?“风一更,雪一更”是一风更雪吗?上片描写千军万马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声势甚盛。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下片写作者思乡心切,感到孤单落寞。夜已深,帐外风雪阵阵,使人无法入眠,归梦难成,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有些老师简单地把“山一程,水一程”理解为一程山一程水;把“风一更,雪一更”理解为一更风一更雪,是不恰当的。
  古诗文写作中,有一种方法叫做“互文见义”,两样事物分开写,但是其含义是互相包含的。就像“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朝的明月照着汉朝的边关,这是不可能的。利用互文见义的方法,应当理解为:“明月还是秦朝汉朝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朝汉朝的边关(可是我们的国家已经变了)。假如我们还有像龙城将军霍去病和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将领,一定不会让敌人越过阴山,侵犯我们的家园。”明月和边关分开说,但是意思是互相包含的。
  “山一程,水一程”可以理解为:“一程又一程,翻越了无数的山,度过了若干条河。”“风一更,雪一更”可以理解为:“风雪阵阵,一更又一更”。
  三、“孤帆”是孤零零的一片帆吗?
  李白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些书籍和老师把后面两句解释为:“孤零零的一片船帆逐渐远去,越来越小的影子消失在碧蓝的天中,只看见无穷无尽的长江水,滔滔流向天边。”
  “孤帆”是江面上只有孤零零的一片帆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大约可以知道:江南三月,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开始;黄金水道,九省通衢,商旅之人熙熙攘攘;烟花之地,人头攒动,繁华更胜京都。这样的大商埠,江面上难道会仅仅只有一片船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再结合作者的心情来理解:江面上千帆竞发,可是他心中只想着老朋友,眼里只看见老朋友的船帆。因此,“孤帆”是心中的孤帆,而不是现实的孤帆。在千万船帆之中,只见“孤帆”,可见作者临江送别,怅望依依,帆已尽而心不离。对老朋友离别的怅惘,在烟花三月的江南美景之中,更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可见,借助于时代背景,再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心情,品味语言,就能够把这首诗读懂、读好。
  四、精神感召还是环保意识?
  前些天听了一位老师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对于教材中斯杰潘老人“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支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用过。”的处理有一点不同意见。
  师:“为什么他永远把猎枪挂在墙上?”
  生1:他是被天鹅的精神所感动。
  生2:不仅天鹅有这样的举动,其他动物也有。
  师:他用自己的行动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
  生2:人有不如动物的地方;
  生3:保护环境,动物就不会消失;
  生4:爱惜动物,人和动物才能和谐相处。
  师建议学生写一份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我觉得偏离了教材设计的意图。后来,我查看了教师参考书,上面也强调了环保意识。我回过头来再认真推敲课文,并从整个单元设计来思考,我认为:从环保的视角来考虑,偏离了教材本身的内涵;仅仅强调环保意识,没有真正深入挖掘出教材的深刻内涵。
  首先,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天鹅破冰的故事写天鹅的勇敢、团结、齐心,以血肉之躯破冰,从而换来了集体的生存。而斯杰潘老人正是被这种精神所感动,才放下了猎枪。为什么连别的动物也不猎杀了?因为可能这些动物也有和天鹅一样的精神。学生的回答接触到了文本的实质内涵,但老师按照教参提示,没有强调精神感召的力量,而强调了时髦的环保意识,没有顺学而导,浪费了可贵的课程资源。试想,假如斯杰潘老人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他原来为什么要猎杀天鹅?可见,他首先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退一步说,就算他从此成为了一个环保主义者,也是因为受天鹅的精神感召。因此,仅强调环保,而不强调精神感召是偏离文本内涵的。
  其次,强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一种虚伪的“人道主义”。人们每天都以动物的肉为食,还说和谐相处!难道就像“狼”对“羊”唱的:“我搂你在怀里,装进我的身体,让你我的血肉交融在一起。”我吃了你,还说我爱你,这么“高深”的道理,有几人能够理解?蚊子叮你,你会拍吗?狼要吃人,你会杀吗?斯杰潘从此会变成素食主义者吗?那么,在学生心目中,保护动物,就成了老师虚伪的口号,老师是不可信的,社会也是不可信的。我们难道希望辛辛苦苦的教学是这样的效果吗?
  第三,教材本单元另外两篇课文是《鸟语》、《生命的壮歌》,如果说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还可以说和环保意识有关,那么“蚁国英雄”们“致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也是写环保意识吗?课后有一道思考题:“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这不是作了很明确的提示了吗?在单元练习中读读背背:“人心齐,泰山移”,全部都是有关团结、齐心、合作的古语经典,这难道提示还不够明白吗?
  因此,我建议老师们上课的时候,多听学生的心声,想想学生说的有没有道理,不要急着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还要好好对教材进行研读,特别要开展教研组活动,多多交流,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语文是真实的、有用的、充满魅力的。只有这样,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
  五、仅有“爱”是不够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些教师在梳理课文的情感脉络时这么设计:
  彭德怀大黑骡子
  爱
  战士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是他更爱战士;战士们也爱大黑骡子,但是更爱彭德怀。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喂、抚摸、念叨、悄悄、塞、缓缓以及彭德怀平静——发火——不耐烦的情绪变化表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情。一位教师这么处理:
  师:他为什么发这么大火?
  生:他爱士兵也爱大黑骡子。
  师:爱战士胜过爱大黑骡子。
  生:矛盾……
  师:为什么矛盾?彭德怀这么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
  生:为了士兵。
  ……
  师:彭德怀此时会想什么?有什么样的表情?
  生1:对不起……
  生2:真苦了你……
  生3:九泉之下……
  生4:眼里充满了泪水……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认为彭德怀更爱士兵。也许他们认为这样就体现了彭德怀的高尚品质、宽广胸怀,就已经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了。但是,这仅仅是文本浅表层的意思,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在开始上课不久,教师问:“杀掉自己心爱的伙伴,而且自己下令,为什么?”学生就知道:因为彭德怀爱士兵,为了让士兵吃饱有力气走出草地。而到此时,课已经上了大半,还停留在这里,课堂教学缺乏层次性,出现扁平化倾向,学生的思维停滞了。
  作为三军统帅,彭德怀当然具有爱兵如子的高风亮节,因此才得到了战士们的爱戴。这也是红军战士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重要原因。但是,战士们不会仅仅因为爱彭德怀,就去出生入死,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红军战士是为了抗日救国、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理想而浴血奋战。把人民解放事业、把理想信念仅仅局限在“爱”上,是否显得太肤浅了?
  彭德怀爱战士,但他爱战士是为了什么?他保证战士们走出草地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仁慈的“爱”吗?我认为不是,对于彭德怀来说,为了革命的事业,自己的生命是可以牺牲的。革命战士可以随时为了抗日救国、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一切,大黑骡子虽然为革命立过功,但是,为了长征的胜利,为了人民的解放,只能牺牲!就像我们不能为了爱惜战士的生命就不叫黄继光去堵枪眼,不能为了爱惜战士就不让董存瑞炸碉堡一样,这就叫做“死得比泰山还重。”如果仅仅是爱战士,只要不去打仗、不去长征、不去抗日不是更爱吗?革命是必然胜利的,为了革命胜利,必要的牺牲是在所不惜的。战士们正是革命的火种,革命的本钱。因此,彭德怀杀大黑骡子,是因为革命事业的需要。学生难以理解的正是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悲壮而又乐观的革命英雄主义,教师恰恰也难以理解这一点,因此才会出现学生仅仅感受到彭德怀悲苦、惋惜、沉痛的心情,而体会不到彭德怀悲壮、豪迈、怀着必胜信念的心理特征,出现教师也同时缺乏引导的情况。这正是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
  当然,也许这样仍然有些学生难以体会,但是教师应当有这样认识的深度,否则,学生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深度。那么,语文教学作为文化主体的地位和魅力在哪里呢
  六、环保意识还是诚信友谊?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案例1:
  一位教师这样设定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微微萤火)
  案例2:
  另一位教师这样分析教材:本文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课文是一则童话故事。叙述了鸟儿按照约定,来为大树唱歌,但大树被人类砍伐,并制成了火柴,鸟儿最终悲伤地离去。 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棵大树的悲惨命运,通过鸟儿为失去了大树这个朋友而悲伤地唱歌的画面,提醒人们:没有了树,鸟儿将怎样生活?警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刻不容缓。(庄静丽)
  看来,不少教师把重点放在环保意识方面。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就可以明白了:树可以砍吗?树,仅仅是用来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吗?如果都不砍树,怎么建房子供我们居住?怎么制造火柴帮助我们点火?怎么添置课桌让学生读书?怎么打成纸浆做成我们一天也不能缺少的纸张?可见,种树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砍树也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只提倡种树,而不给砍树。有些树种来就是给砍的,被砍不是“大树的悲惨命运”,而是那些树的幸运和归宿。只要不滥砍乱伐,树木是砍不完的。就像我们不能简单说要保护动物一样,有些动物不需要保护,有些动物不是人类的朋友而是人类的敌人。语文教师应该有点思想,我们是该学点辩证法的时候了!
  案例3:
  这篇课文主要是讲友情和守信。但课文本身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因此它的解读是多元的。如,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无私奉献;乐观态度;为光明正义而牺牲是伟大的;为朋友的光荣献身而感到骄傲等等。为什么老师不让学生进行多元解读?通过执教者的课后反思,我明白了她的教学意图:怕多元解读影响基本解读,就决定扎扎实实地抓一两个训练点。所以,这节课就是一条单一的线索走到底——只讲友情,不谈其它。(彩虹)
  “彩虹”的思想深刻,观察敏锐,值得我们学习。确实,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等多元解读,有时的确会影响友谊和诚信的基本解读。学生的经验和理解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可能会超越教师的认识水平,但有时可能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教师的认识水平。但是,教师一定要深入研读,头脑清醒,当学生有可能出现有关的问题或偏差时,才能及时引导,确保学习的效果,就是要首先保证达到基本解读,然后才考虑多元解读,甚至有时要尽量过虑掉那些牵强附会的解读,例如十分勉强的作为环保意识的解读。
  但是,我有一点不同的意见:不管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仍然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阅读的灵魂。课文里的树和小鸟是好朋友,它被砍伐下来,制成了火柴,小鸟再也见不到大树了,不免有些遗憾。但是,不见得就一定悲伤,课文也没有写小鸟没有树是否能活下来。“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小鸟的心情的理解和感悟是关键,小鸟也许有些难过,有些遗憾,但也可能是对朋友做出了奉献的赞赏,自己实践了诺言的轻松,或者是见到了老朋友的欣慰,还是对以后唱歌给谁听的迷茫。以友谊和诚信为核心,可以放飞思维,天马行空。给了学生机会,就可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教师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也许浅薄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呢?
  七、个性解读与正确价值观引导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小鹰学飞》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
  但是,这篇课文的处理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谦虚品质。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代价也是惨重的: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天天喊着要尊重孩子,要赏识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要让孩子认识到“我能行”,但是,在我们潜意识里成人中心论的主导下,我们对孩子的缺点要比优点敏感;对孩子的“自大”要比对“自卑”敏感;甚至有意无意地把小毛病当成了大毛病,没有毛病也“制造”出一点毛病,以便能够对其指手画脚地进行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居高临下地“训斥”,总是不留情面地否决。孩子一旦做错了事,立即会出现一个兔妈妈、风伯伯、老鹰之类的教育者对其进行生硬地说教。(选摘自陈进好《是孩子的不幸?还是教育者的悲哀?》,《中国教师报》2003年第33期)
  这样的观点也主导着许多老师的教学实践,一位老师在教学《小鹰学飞》时是这样处理的:
  课文学到最后,我问孩子们:“你觉得老鹰妈妈好不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回答:老鹰对小鹰要求很高,是为了小鹰好。
  这时有一个声音传进了我的耳朵:“我觉得不好。”再看看说这话的孩子,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我就请他大胆地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个孩子说:“我觉得老鹰的要求太高了点,小鹰第一次飞行就飞得这么高已经不容易了。”“对的,它总是批评小鹰,小鹰会没有信心的。”有几个孩子附和道。接着孩子们分为两方,各抒己见。
  没有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独特又合理的见解,再想想学生的体会各不相同,这也十分正常。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课堂对话才能是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思促思的智力引爆;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江苏通州小学)
  课程改革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有人评论说: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格外关注的是文章的标准答案,而忽略了对学生纯真心灵高度、亮度的关照。我想一颗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其价值远远超过一个个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实的感情,每课如此,学生便时时处于主动感知语言的学习氛围中,阅读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乐于独立思考,敢想敢说,这无疑是好事,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但他们毕竟认识水平和判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学生是在阅读着课文中成长的,不知不觉就成了课文中的一部份。……这就要求我们在提倡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基础上,还要立足于正确的价值观。《小鹰学飞》中,小鹰飞得比大山还高了,还不算会飞,那到底飞得多高才算会飞?按照老鹰的说法,只有飞到最高层的鹰才算会飞,那么,没飞到如此高度的鹰或其它鸟又算什么?如果说它们如果说小鹰的片面性是由于幼稚,那老鹰的片面性又该怎样评价?是不是由于我们的评价出了问题,才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有问题?
  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可能会导致对学无止境、刻苦学习的正确价值观的淡化;加强引导又可能造成学生个性化的缺失,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其实,二者并不是不可以兼容的。
  首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指导是必要,批评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要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指导方式,孩子有了错误,可以用民主、平等、艺术的方式去进行教育,毫不留情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不是最佳指导方式。案例中的老师注意了个性化理解,但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对老鹰来说,完全可以这样告诉小鹰:“你现在已经飞得很高了,但还要继续努力,争取飞得更高。”这种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且提出要求的教育方式,无论是哪个孩子都能接受的,效果也会好得多。
  其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要进行针对性地指导,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对小鹰的表现,如果是平时自信心不太强的学生,就可以多加鼓励,肯定他现阶段的目标和成绩,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但是,对于一些有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学生,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明白学无止境、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对不同学生不同处理的方法。
  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老师可以引导辩论,在辩论中明白道理;假如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观点或意识,老师可以设一些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目的在于,既让学生接受正确的、主要的价值观,又能拓展思维,张扬个性。
  八、多元解读与标准答案
  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创造了新的生命,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也不再是“以本为本”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鼓励自由表达,让小学生自由思想得以展示、交汇、碰撞和升华。那么,语文教学还有标准答案吗?
  请看案例:《狐狸和乌鸦》
  一位教师分析完《乌鸦和狐狸》一课后,布置了一道口语交际:第一题是请你用自己的口吻对上当受骗的乌鸦说一句话。大多数学生都围绕教师的标准答案——“不要轻信别人”作答:“乌鸦你要吃一堑长一智,不要再上当受骗。”“乌鸦不要爱慕虚荣,听信别人的恭维。”只有一个小女孩与众不同,她说:“乌鸦你别伤心,我有好多肉,我再给你一块好吗?”老师按照标准的答案,给那些警告乌鸦的同学都打了高分,而那个富有同情心,声称要给乌鸦一块肉的小女孩却遭到了否定。
  一位评论者认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首先要挣脱自身的价值与审美的枷锁,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
  我想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标准答案是枷锁和桎梏吗?如果按照上述案例中人认为是,那么以此类推,陈佩斯说:“陈强是我的父亲!”就是思想戴上枷锁,没有自由吗?难道一定要陈佩斯说成别的名字,例如“陈国民、陈康是我的父亲”才算有思想吗?就像“10—1=9”,一定要说成“如果是树上的小鸟……”、“如果是点燃的蜡烛……”、“如果是浴缸里的鱼……”才算思想自由吗?那么,10—1到底等于几呢?可见,标准答案还是有的,就像真理永远存在一样,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的父母,只有唯一的答案,不可能有别的答案。如果有人一定说有,那估计是脑子进水。我不否认许多事物和问题不止一种答案,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许多事物和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回头再来看案例,文本的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如果像评论者说的,要挣脱“自身价值与审美的枷锁”,那么,就“可以随便信奉承话”、“任何人的话都是可以相信的”、“狐狸既然说得那么好听,就相信它吧。”不难看出,如此挣脱“枷锁”,那不是误人子弟么?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哪个家长会放心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没有头脑、不辨是非的公民,是不是祸国殃民啊?
  再看自由表达、被老师否定但被评论者大加赞赏的小女孩。她的同情心固然是人类的美德,但是,她学到了如何面对社会了吗?她需要的是学会同情还是明辨是非?也许很难回答,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假如她同情乌鸦,就不会去思考怎么样观察思考、分辨是非。从乌鸦的角度来看,乌鸦可能暂时得到了小女孩的食物,但是乌鸦爱听奉承话,不会分辨是非,今后还会不断上当,当小女孩不能为它提供食物的时候,乌鸦就可能会饿死。如果这样,小女孩就是害死乌鸦的凶手!这样说,你还会赞赏小女孩这种行为吗?
  最后,说说同情心。同情心是人类的美德,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农夫与蛇》中农夫同情毒蛇,那是愚昧的同情;小女孩同情乌鸦,那是幼稚的同情……同情敌人就是人民的叛徒,同情愚昧就是进步的杀手,同情弱小才是高尚的品德。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坚持真理,辩证施教;也希望不懂教育的人们少干预教学。让老师和同学们去选择吧,相信他们!
  九、读不好可能是教材问题
  经常看到有些时候小学生们为了练习读好一些句子和段落,反复练习,教师也进行示范,但还有一些学生难以读好。这个时候,就可以反思教材的问题了。
  例如:《会走路的树》有一句:“你就是我爸爸常提起的那棵树吗?”我听过很多次,学生往往读得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读出那种惊奇、欣喜、兴奋的感觉。我反复练习多次,也觉得很难读。经过反复思考,我感到这很可能是教材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平时有人这么说话的吗?
  首先,句子太长。小学生的朗读规律决定了小学生文本要简短,简洁。
  其次,语气不流畅。这个句子不仅太长,而且太复杂。宾语修饰语一大串。读起来很不流畅,大人都难以读好,何况小孩?
  第三,不符合孩子说话的习惯。孩子说话,往往简洁明了,停顿较快,一般不会说长句子,更不会话中套话,用过长的修饰语。
  因此,想起了另一篇课文《小露珠》。动物们向小露珠问好:“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我总听到学生反复练读,很多学生读不好,有些学生能读好,但是读到后面总觉得喘不过气来。读好这样的句子,看来肺活量要增加不少。何况,除了书上,生活中有多少人这样问好的呢?
  建议老师们把教材调整一下,是否可以改为:“你就是那棵树?我爸爸常提起你!”“早哇,小露珠!你像钻石那么闪亮!……”这样可以更好地练习朗读。我也曾经向教材主编建议过,但目前可能还不能修改。
  十、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吗?
  由于环保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对于保护动物的话题,学生也耳熟能详,知之甚多。我听到许多教师处理到教材中涉及动物或环保问题的课文时,基本都引导学生感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保护动物。”
  案例:
  上海宝山实验小学高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我喜爱小动物》一课。上课前高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做有关动物的歇后语练习: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青蛙唱歌—呱呱叫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
  师:小秦牧逗弄小动物觉得很开心,很有趣,很得意,请你们用得意的语气来读这段话:“我伸出一只手去逗它,当它把脖子伸出来的时候,我迅速把手指移开。经过多次逗弄,我都平安无事,胆子越发大了。”
  师:用得意洋洋的神情读。用得意忘形的语气读。经过多次逗弄,你心里会怎么说?
  生1: 我真棒。
  生2:鳖真蠢。
  生3:我多敏捷呀。
  生4:我很勇敢。
  ……
  请同学们说说你养过那些小动物?你们在亲近小动物时有什么趣事或蠢事?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小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如果我们亲近它们、善待它们,它们也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让我们同动物们和谐地相处!
  教师的教学尝试通过学生的感受,去领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同动物们和谐地相处”这样一个道理。教师煞费苦心地采用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感悟体验的的方式,学生都有了很多感受。但是,这些感受是否像教师说的那样觉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呢?难道被黄鼠狼偷了鸡,还要把他当好朋友?被鳖将手指咬得鲜血淋漓,要将它当成心肝宝贝?推而广之,蚊子、蟑螂、老鼠、蝗虫、臭虫等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了?这一点,恐怕一般人做不到,大概只有以身饲虎的圣人才能做到。那为何又要教育我们的孩子要这样做呢?何况,不管你怎么亲近它、善待它,恐怕它们的回报无非就是吸你的血、咬烂你的东西、传播病菌给你吧?
  从另一个角度看,牛、羊、猪、鸡绝对比蚊子、蟑螂、老鼠、蝗虫、臭虫等可爱得多,姑且把它们当成人类的好朋友吧。但是回头一想:我们竟然天天都在吃我们的好朋友!
  我想,社会提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人要生存,就要吃东西,这是无可厚非的,只是不要太残虐、太过分。和谐相处,不等于平等,蚊子、蟑螂、老鼠多了,它们和谐了,但人类可能就不和谐了。但是,为什么教学中变成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呢?无非社会需要教育学生接受这种浅薄的观点而已。教师们也就这样做了,中国的学生们向来以听话见长,当然也不会自己去思考了。可见,现在教育已经普遍变成了社会需要的附庸,缺乏思想的创造和文化的引领了,必然逐渐失去自己文化主体的地位。
  我越来越理解为什么现在社会各界都可以欺负教育的原因了。
  假如要处理好的这样的课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大自然的奇妙、少年人的好奇、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总结学生的回答,可以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好奇的特点、探索的精神和生活的乐趣,没有必要硬拉扯到“好朋友”上面。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11-02-04]
 
上一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的解读策略  摘自《路桥教研室》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