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教学技能 解读技能
杂谈小学语文名家名篇的解读
作者:潘秀云
 
  千锤百炼方成名家;广为传诵方为名篇。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收入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费气力、下笨功夫,课堂上才可能游刃有余。
  一、解读名家名篇要读作者,知出处。如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狼和小羊》,妇孺皆知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老师们也沿袭宣讲着这则语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进一步深入了解,这则寓言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日常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作品,而是若干时代民间无名氏及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有不少反映下层人民低贱地位和悲惨处境以及反抗强权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的篇章;还有肯定劳动,反映社会的不平等,反对以强凌弱等思想的体现。《狼和小羊》则说明“暴君是不缺少借口的。”狼实则是奴隶社会那些为所欲为、横行无忌、暴虐无道的贵族和奴隶主的象征;小羊便是善良无助下层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刻写照。
  《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故事人们更是耳熟能详,这则寓言所说明的道理不仅仅是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查阅相关资料知道:这则寓言故事是根据欧洲中世纪市民文学代表作《列那狐***》中《爱听奉承的乌鸦》改编而成的。原作中乌鸦吃的不是肉而是一块奶酪。乌鸦不仅丢掉了奶酪,还被狐狸咬掉了四根尾巴上的羽毛,差点丢了性命。《列那狐***》采取了以兽寓人、以动物故事讽喻现实的手法,通过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之间的明争暗斗,叙述了整个动物世界的矛盾斗争,故事中的动物都具有人的行为、语言、思想和感情,每一种动物都影射着当时社会的某一个阶层,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级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课文蕴涵的寓意并非“喜欢听信奉承话,会使自己吃亏受骗。”这样简单。
  再如《麻雀》一文,是根据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于1878年4月写的散文《麻雀》译写的,不少老师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时,无外乎是“这篇文章通过写在庞大的猎狗面前,一只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爱子之情的无私与伟大。”阅读相关资料得知——《麻雀》节选自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他的这部书鞭笞了农奴主对农奴的迫害,倡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麻雀》一文就鲜明地表现了这样的思想,也是号召农奴们起来反抗的思想流露。作者生活在俄国农奴们饱受剥削、倍受压迫,没有人生自由的时代。他出身贵族,但对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却非常不满。其原译文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这是对《麻雀》写作目的的最明确的阐述。当然,对于小学生这样的背景及意图给学生点到即止,学生能理解到这篇文章不仅歌颂了圣洁无私的爱,而且极为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对那些备受欺压与摧残而又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弱小者的无限同情及对残暴势力的极大厌恶。彰扬了老麻雀不畏强暴、反抗邪恶的大无畏精神。
  这样的文章,看似浅显易懂,实则深刻。不读作者,不知出处课堂上很可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二、解读名家名篇要晓背景、明历史。如叶圣陶老先生的《爬山虎的脚》,是不同版本的小语教材争相选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篇说明文,查阅相关写作背景资料,知道文章的原题是《爬山虎》,这篇文章写于1958年,1958年至1960年间我国正搞“大跃进”运动,不切实际的浮夸风造成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叶老先生写的《爬山虎》,赞扬的是爬山虎脚踏实地、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联系《爬山虎》的写作背景及历史背景,《爬山虎的脚》不仅仅是一篇常识性的文章,作者实则借物抒情。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作者对“脚踏实地”精神的向往,亦是自己人格精神的象征。他保持着自身心灵的宁静,执着坚守着自己的道德良知。
  再如《第一场雪》,是作家峻青1962年在胶东半岛农村写的一篇散文。1959——1961年我国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粮棉歉收,不少人因为饥饿导致死亡,导致人口出现负增长,人们都企盼丰收年的到来。在1962年的冬天,下了一场雪,作者联想到了“瑞雪兆丰年”这句谚语,即兴写出了《第一场雪》,发表在1963年大报的头版头条上。1963年是祖国困难时期的末尾,因此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第一场雪”也表明祖国定能走出困难低谷的第一信号。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雪的赞美,更有对未来的憧憬,对人民的祝福。
  因而,教师解读这类文章时就不能停留在对文本的咬文嚼字上,对文章的写作背景知道了、历史背景清晰了,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才有高度、有深度、才不会偏颇。
  三、解读名家名篇要广阅读,细比较。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同一篇文章的情况不少见,但版本不同,选入文章时所做的改动也不同。如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一文,选入北京版教材的结尾改动为:“已经近三十年没有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选入人教版教材的结尾改为:“已经近三十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是退休了。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两相对照人教版的结尾学生更好理解一些,而京版的结尾学生理解起来显然有些吃力。继而可以在课堂上对比着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说一说“你更喜欢哪种结尾?”“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怎样收尾?”把阅读教学与指导学生写作结合起来。
  学生到了高年级,学过了老舍先生的《猫》和《养花》,心细的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老先生在《猫》中说“……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朵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在《养花》中又说“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他是更爱花,还是更爱猫呢?当把学生学过的老舍先生《林海》、《草原》、《趵突泉》等文章和《猫》、《养花》放在一起读时,学生不难品出老舍先生作品的风格——强烈的生活气息弥漫在字里行间,字字句句透着对生活的热爱。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凸显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这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是不难把握的。疑问自己在对比阅读中便找到了答案。
  四、解读名家名篇要独到,不盲从。王维的《鹿柴》是大家所熟知的一首唐诗。其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的“响”字注释中解释为“人说话的声音”,这两句连起来也就应解释为“整个山林中看不到人的踪迹,只是偶尔听到人说话的声响。”细推敲,山深林密,连人影都看不到,怎么会听到人说话的声音?人说话的声音能听到,又怎能看不见人影?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响”字解释有二:其一是“回声”;其二是“声音”。但在这首古诗中解释为“回声”更符合这首古诗暂时有声所衬托出的长久静寂的意境。就如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中“每至晴出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中“响”字解释为“回声”方显空谷之空旷、空山之幽寂。
  李白的《赠汪伦》更是家喻户晓。其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中“踏歌”注释中解释为“一边用脚踏着地打拍子,一边唱歌。”想象当时的情景——边走、边唱、边踏地为节拍是怎样的场景?做不出来啊!想象李白与汪伦之交——汪伦非常仰慕李白,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风采。得知李白将至安徽游历的消息,以“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这样一封邀请信把李白“骗”去,李白在那儿几日虽然过得非常愉快,但游遍大江南北,交友无数的李白在与汪伦分别时的情意不至达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程度。《旧唐书?睿宗纪》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二年春正月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这次上元灯节的踏歌据史书记载当时是数千人在踏歌。宋欧阳修、宋祁所著《新唐书·礼乐志》记载晚唐宣宗时的宴会,也有着同样豪华的踏歌场面。当时民间的踏歌从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踏歌行》中“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中可见也是人数众多。推想汪伦之送李白时,应是组织当地的乡人,而至少是几十人,连臂踏歌为之送行,才使李白深感其情意之真挚、深厚,方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想起一位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事是人做的,只要是人做的就不可能全是对的!”拿来解读小学语文名家名篇也适用。教师不能唯教材论、唯教参论、唯专家论,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教师更需要质疑精神。
  五、解读名家名篇要深钻研,善补白。听过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窦桂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谓亮点纷呈,后来在她的一篇文章中知道为了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她读了160多本书。对文本本身的研读更是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课上这一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给“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这句话加标点。学生先加标点,再把自己这样加标点的理由通过朗读读出来。有的学生加“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有的学生加“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有的学生加“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有的学生加“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有的学生加“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还有的学生加“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精彩的是在窦老师的引导下,有个学生加的是“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与文章加的标点是一致的。正是由于窦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刻,才能在每个学生回答之后进行精彩的点评,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小女孩的内心世界,才能揣摩到安徒生写作时的情感,才有如此精彩的亮点呈现。这样的补白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这样的补白补的是学生对人物内涵的深入感悟;这样的补白补的是学生对作家创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初步感知。
  《螳螂捕蝉》是篇经典古文,字字句句都值得推敲,教师就可以精心挑选一些点,引导学生补白,如: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吴王曰:“善哉!(      )”乃罢其兵。
  让学生说一说吴王所为什么说“善哉!”?“形容行事仅顾前而不顾后。或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的寓意水到渠成。
  知名教师王文丽说过这样一句话“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特点,交给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在如此来回中,把教材这本薄书读厚了,再读薄了。文本解读得通透了,课堂上看似生成的精彩,其实尽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之中。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12-08-30]
 
上一篇   孙建锋: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误区  摘自《快乐笛子的博客》网易博客
下一篇   研读: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