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教学技能 结课技能
对语文课堂结尾的一点思考
作者:佚名
 
  现在“有效性”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课堂教学这个话题提到。有效性也成为了衡量一堂课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效性一般指学生上课以后的实际收获,它既反映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上,也反映在学生实际学习的收获中。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主要是针对教学实效的“少、慢、差、费”,所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的教学由导入开始,所以不少人对于导入的设计是相当重视的,却忽略了课堂的结尾,这往往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人们去记住一长串的数字,结果很多人印象最深刻出错率最小的是开头和结尾的几个数字。由此可见,结尾的作用并不亚于导入,正如我们看完一部小说,除了几个精彩的片断能记忆犹新还有就是小说的结尾了。出色的结尾能让我们永远回味无穷,比如“欧亨利式的结尾”。另外,当一堂课快结束时,学生因为坐久了而显得精力困乏,这就更需要教师利用结尾去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如教师的情绪要饱满,要用真挚充沛的话语去吸引学生,因为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协同活动的过程。
  课堂结尾既然是一堂课的一个部分或是一个环节,那么它就应该有自己的独特作用。这个作用不仅仅是针对这堂课的,不仅仅是为了这堂课的形式上的完整而设计的,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的学生巩固、提高、延伸他们所学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虽然学了一节课但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概括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总结规律。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后,仍然止于这一篇,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激发思维,运用比较,从而发展学生智力,并与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如果由于时间没把握好,来不及讲完预设的内容,我们可以删的也不应该是结尾。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对于结尾艺术的探讨有不少,比如:有分为归纳式结尾、照应式结尾、悬念式结尾、比较式结尾、激情式结尾、迁移式结尾、评议式结尾的。有分为总结法、过渡法、煽情法、召唤法、续写法的结尾。有分为辐射式、寻味式、争鸣式、点睛式、拓展式的结尾等等。这些分类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首先,它无疑让广大教师在设计结尾时有了不少思考的角度去完成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过,有些方面还可以作一点思考。比如:这些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否统一?以这样的标准去分是否合适?以这样的标准去分是否全面?前面提到的第一种分类中,就有从结构、情感、表达方式等多个标准分类的,这样去分难免会缺少一些科学性。
  其实课堂结尾设计的原则只要根据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就行。一般来说每堂课的结尾部分主要用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概括、巩固、延伸。前面提到的那些方法可以运用,但必须视教学实际而定。设计结尾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师归纳时才有可能抓住课文的某一方面,或选材,或立意,或结构,或语言,这样才不至于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比如:在郑桂华老师的《安塞腰鼓》中的结尾是这样的:作者的写作对象是安塞腰鼓,它有什么特点?(师生一起说“热烈的、壮观的”)表达形式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大家看看作者是什么地方的人?作者是黄土高原人,西北作家写自己的家乡,充满感情,所以用了排比、比喻、反复、对比、感叹,把对当地的热爱之情传递出来。大家理解了他所写的,说明他的传递是成功的。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发现句式以及用词上的特点来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黄土精神。课的结尾正是围绕这一点结束的,从写作对象引到作者,引导学生意识到“语句传递精神”。黄玉峰老师《世间最美的坟墓》的结尾是这样的“回归自然,回归平凡,追求平等,追求民主,追求自由,对人类的博大的爱,对人类前途的思考和忧虑——这就是茨威格这篇《世间最美的坟墓》要告诉我们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中字里行间的情绪,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这堂课的结尾所强调的也是这一点。
  考虑了教学目标之外我们再去考虑结尾艺术上的问题,比如说结尾时我们可以兼顾一下情感性、审美性、趣味性、创造性等。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起到一个点缀的作用而已。它有它自身独立的意义、作用,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结尾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结尾的内容、目的、作用,其次才是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去强调。
  愿我们的课堂结尾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巩固知识、启迪智慧、诱发兴趣。

  参考书目:
  《语文教学艺术导论》第十三章新疆教育出版社钱威
  《教育学》第八章河海大学出版社鲁洁
  《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第167—20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王荣生
  《现代教学》2006年7/8合刊《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是什么》顾志跃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11-02-07]
 
上一篇   语文教学结尾艺术初探  摘自《心雨学科网》网站
下一篇   浅谈语文课的结尾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