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教学论文 朗读论文
朗读指导要重感悟,依文本,有层次,讲策略
——由贾老师的《给予树》说起
河北省沧州市教研室 张东兴 网名:沧州唐老鸭

  朗读要不要指导?这个问题之所以被当成“问题”提出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教师有“后顾之忧”,怕一指导就有人给扣上“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帽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指导方法别人不认同,认为不如不指导的好。我的观点是:朗读要指导,但是要指导得当。这个“得当”具体地包括四层意思:注重感悟,强调内在的指导;依托文本,避免空洞的说教;有序进行,优化阅读的过程;讲究策略,防止指导的负面作用。
  1、注重感悟,强调内在的指导。
  阅读教学重感悟,这是大家的共识。感悟是指心理的活动,所以指导也要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平时听的最多的“指导”是:“你要把这个地方读出重音来”,“你要把语速放得慢一些”,“要读出语气”,“你不能唱读”,如贾老师课中的“你不能拖腔拿调地读”……这样的指导是外在的,与阅读理解没有紧密结合,学生即使按照去做了,也属于“模仿照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何况有些指导小学生还根本无法听懂,如“一股气上去……气流再下来……”之类。当他们在专注所谓“气流”的时候,真不知道他们此时还有多少心思在文本上。
  正面的例子在贾老师的课中也可以找到,如指导学生读出妈妈的“担心”和“无奈”,可惜的是贾老师是通过范读来达到的,如果让学生揣摩着读上几遍,“感悟”的味道就更“浓”了。
  2、依托文本,避免空洞的说教。
  朗读指导少做“纯理论”和“纯技巧”上的指导,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基于阅读活动的本质。因此,依托文本的具体指导就成了最佳的途径。例如,贾老师告诉学生“读人物的语言就要像这个人在说话,注意这个人的身份、年龄,她的处境,她的心情”,“你要读进去”,这是纯理性的指导,一般来说,这样的指导,学生很难真正有所提升。相反,如果依托文本,进行具体的指导,效果也许会好一些。如“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如果学生读得不到位,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她:“妈妈有些生气了,你能不能把妈妈生气的心情读出来?”如果学生把妈妈的话读得过重了,像在“生气地喊”一样,我们就可以说:“是啊,妈妈有些生气,但是她并没有气得丧失理智,没有对孩子大喊大叫,这只是她的内心活动。想一想,该这样读更合适?”
  3、有序进行,优化阅读的过程。
  不止是贾老师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课文时就要求学生要“读得好,读得口齿清楚,声音响,还要流畅”,很多老师都在初读课文时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把课文美美地读出来”……这种要求没有遵循学生的阅读过程,有些“操之过急”。我常用“谈恋爱”来打比方,讲这个道理:“一见钟情的事有,但很少见。感情是慢慢培养的,不然情从何来?”是啊,连文章写得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哪来的感情!
  因此,我们的朗读指导要从阅读的过程出发。比如,在初读的时候,尽量不齐读,因为学生对字词还没有掌握,课文还没有读通;当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的时候,最好让他们默读,因为他们需要边读边思考;当需要学生体会人物对话情节的时候,最好分角色读,这样语言就有了对象感;当学生遇到朗读难点时,教师可以先范读,再让学生试着读……
  4、讲究策略,防止指导的负面作用。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醒我们的老师,既然我们的指导是为了学生的提高,就要处处以人为本,讲究评价和指导的策略,要防止指导的负面做,别“好心办了坏事”。经常见到的是,老师让一位同学读课文给大家听,其他同学给这名同学提意见。读的同学读完后,马上成了大家的“批斗对象”——倒霉吧?下次他还想读才怪!
  贾老师的课例中也有这样的细节。如贾老师对学生说:“你读得一点没错,但你没读懂里面的意思”,“读得很顺,但是遗憾地告诉你,你还可以读得更好,你没有读进去”……
  有些老师的指导则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如“谁能比他读得声音更洪亮些,让教室里的同学都能听清楚?”“你把妈妈生气的心情读出来了,我听起来,这位妈妈好像脾气不太好,可是文中的妈妈没有马上发脾气,她不是跟孩子要谈一谈吗?你把妈妈的话读得再温柔些吧。”
  可惜没有亲自欣赏贾老师的课,只是根据论坛提供的贾老师的课例实录谈了些个人的看法,言语直白欠妥处还请贾老师见谅。因为,我也是贾老师的“粉丝”。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8-09-13]
 
上一篇  → 朗读教学的“四要”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 有关小学语文朗读的许些感受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