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认识名师
“感悟”纵横谈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感悟”发轫于佛教。拨开披在“感悟”身上神秘的宗教外衣,赋予“感悟”以理性的内涵和时代的气息,是我们当下把握“感悟”应有的指归和精神。

  一、关于“感悟”
  “感悟”是一个既古老又时尚的概念。说它古老,因为它是与佛教佛学同时诞生的;说它时尚,因为就语文课程而言,它是近几年才进入我们视野的一个闪着金光的有关学习方式的范畴。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程领域,关于“感悟”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也因此,人们对“感悟”的把握难免有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喟。就眼下人们对“感悟”的理解看,大体存在这样几种偏向:
  一是感悟的泛化。将积累和运用之外的一切阅读行为都装进“感悟之筐”,甚至连与感悟迥异其趣的“理解”也被招安到了感悟的旗下。
  二是感悟的浅化。将一般的感受和感触也等同于感悟,其本有的“悟性”被消解,导致感悟内涵的浅显和单薄。
  三是感悟的异化。感悟被狭隘地理解为一种情感体验,尽管感悟的确伴随着情感之河的流淌。但它既非体验的类化,更非体验的全部。
  那么,感悟究竟是什么?
  1、“感悟”是一种“悟”。
  “感悟”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释为“因感动而醒悟”。尽管两家都将“感悟”释为连动式的合成词,但其侧重点和落脚点还是在“悟”上。我们认为,感悟本质上是一种“悟”,一种基于“感”的悟,一种因了“感”的悟,一种在“感”中的悟,而非“感”之后的“悟”。
  “悟”,《说文》:“觉也”。吾心曰悟,说明“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就“悟”的心理实质看,它其实是一种直觉思维。
  一般认为,直觉思维具体表现为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从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一种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某种猜测。
  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①非逻辑性。直觉思维的形式并不是概念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而是联想、猜测和洞察力。它并不按部就班地遵循逻辑规则,往往突破逻辑束缚,跳跃地进行。
  ②突发性。直觉思维是一种十分简略的思维形式,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度浓缩,其产物往往突如其来,思维的过程难以被主体以“慢镜头”重现。
  ③整体性。直觉思维往往从事物整体入手,对问题从总体上加以把握,直接触及到问题的目标或问题的要害,它是对问题总体概略的反映。
  ④或然性。直觉思维通常来源于对问题的直感,缺乏逻辑上的支持,其成果往往只是一种猜测,其正确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证明。
  ⑤洞悉性。直觉思维是从整体的层面上观照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往往能够洞察事物隐藏着的本质,深刻领会事物的根本规律。
  “悟”的心理实质是直觉,这些也自然成了“悟”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是“感悟”的基本特征。这样,我们就首先把握了“感悟”的属概念。
  2、“感悟”是一种感性化的“悟”。
  当然,感悟与悟,是类和属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所以,感悟除了具有悟(直觉)的全部特征和性质外,还具有它自身独有的特征和性质。
  我们认为,感悟是一种感性化的悟。何谓“感性化”?
  其一,感悟具有“情境性”。这种悟是因了具体的某事某物的触动而生成的,因此,感悟一定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情境的。离开了具体的情境,感悟也就不成其为感悟了。因此,感性化的悟,就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中的“悟”。
  其二,感悟具有“体验性”。悟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被抽干和滤尽了情感的心理活动。但感悟因了“感”,有所感触、有所感动,也就深深地烙上了情感的印记。感悟就变得不再单调和乏味,而有了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的情感体验。因此,感性化的悟,就是一种流淌着情感的“悟”。
  其三,感悟具有“直观性”。感悟所面临的对象,往往是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反映到大脑中,就是所谓的“表象”。感悟要把握的,就是这些直观的表象之间的本质关系。因此,感性化的悟,就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悟”。
  这样,我们就从种差的角度将“感悟”和“悟”区别开来了。
  3、阅读中“感悟”的基本界说。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的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
  对于这个界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①感悟是在个体受到语言和语境的触发后才产生的。离开了对语言和语境的感知,就不可能有感悟。因此,让学生直接阅读语言文字、亲身投入语言环境,即所谓的“潜心会文”,乃是感悟的前提和基础。
  ②感悟主要凭借的是人的一种直感和直觉。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不进行层层的分析和推理。因此,感悟不是靠对课文情节的条分缕析、推理论证获得的,而是通过对文本的直感直觉才实现的。
  ③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因此,感悟是不能告诉的,不能灌输的,不能复制的。感悟,有就有、无就无,所谓“如水在口,冷暖自知”。所以,阅读教学中,感悟特别强调自得自悟。
  ④感悟具有浓厚的个体经验色彩。对同样的语言和语境,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因此,阅读中的感悟,不能用一个模子、一把尺度去评判,它往往是独特的、多元的。
  ⑤感悟指向的主要不是字面的意思,而是隐藏于文字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对语言的形象、情味、理趣、气韵的把握和领悟。因此,语像感、语情感、语理感、语韵感等,往往就是感悟的结晶和积淀。感悟和语感有着血肉相联、水乳交融的关系。
  ⑥感悟是一个情理交融的过程,是感性体验和理性顿悟的整合。它是感中有悟、悟中有感、感因悟化、悟因感显,感和悟是同步而生、同期而至的。

  二、关于“感悟的基本策略”
  1、在“潜心涵泳”中感悟。
  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感悟策略。涵泳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书当作水,学生投入其中,如鱼得水,如水浇注自己的心花、心田,得到滋润和养料。涵泳就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所得无穷。潜心涵泳,就是面对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加以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引导学生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去琢磨,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的脑子去活动。有时虽然不怎么能说得出来,但是感觉到了、体会到了,这就是潜心涵泳。真正的感悟,其实都来自学生的潜心涵泳。
  例如:《草船借箭》中有这样一句话: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如果不加潜心涵泳,学生是很难对诸葛亮的“笑”有所感悟的。而事实上,正是诸葛亮的这一“笑”,才是本文最传神的地方。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温文尔雅、运筹帷幄、神机妙算,诸葛亮的胸襟、气度、眼界、智慧,在这个“笑”字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通过对诸葛亮的“笑”的潜心涵泳,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曹操,笑曹操的生性多疑;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鲁肃,笑鲁肃的忠厚老实;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自己,笑自己的神机妙算;也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周瑜,笑周瑜的自不量力。一个简简单单的“笑”字,在学生的潜心玩味、专心咀嚼下,竟然开掘出了如此生动而丰厚的内涵和意蕴。
  2、在“诵读体味”中感悟。
  诵读体味是感悟的基本策略。这是因为:首先,诵读对感悟的作用已经为我国几千年的语文教学所证实。以“心治”、“意会”为特征的汉语言文字,决定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自主感悟为主,以诵读体味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诵读中涵泳、意会、体悟。其次,诵读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在感悟中的优越地位。诵读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最后,诵读教学的利于操作,也是它成为感悟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有这样一段话:
  威尼斯的小艇有七八米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船。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
  通常的情况下,“轻快,灵活”之间会用顿号断开,或者干脆不用标点。这里为什么要断开?为什么要用逗号?都是值得学生感悟的。用什么策略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诵读体味。如果不用标点或是用顿号断开,诵读起来的味道就会显得仓促、呆板,与威尼斯小艇的轻快、灵活相去甚远。用上逗号,读起来的节奏是跳跃而明快的,读起来的韵味是轻盈而活泼的,语言的意味和小艇的特点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学生通过诵读体味,就能感悟到语言的这种情味和节奏。
  3、在“联系语境”中感悟。
  语境一般包含三个层面。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一层面的语境;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二层面的语境;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三层面的语境。这里所谈的联系语境,主要是指第一、第二层面的语境。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是很难有所感悟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气脉等,事实上存在于语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中。这样,联系语境去感悟就成为一种基本策略了。
  《小珊迪》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

  怎么引导学生感悟这段话的内涵呢?
  一、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可怜
  1、小珊迪太可怜了,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把你划的句子读一读。
  ①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早就死了,也就是说,小珊迪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没有爸爸妈妈了。)
  ②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
  ③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多么痛啊,又不能上医院)
  ④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一个亲人也没有啊。)
  二、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善良
  1、小珊迪可怜,让人同情。但是,那位先生决定永远照顾小利比,仅仅是出于一种同情吗?请再读读这一自然段,用心去品味,看看谁能品出更多的东西来。
  ①小珊迪自己都要死了,还想到弟弟。
  ②父母早就死了,是珊迪,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担负起抚养弟弟的责任。
  ③这多么像慈祥老人临终的遗言,但这,分明是出自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之口啊,他可不想死啊。
  三、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诚信
  1、还有令人感动的地方吗?请大家再读读这一段话,再用心地感受感受。
  2、“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①小珊迪有一个先令,相当于他几十次卖火柴才能挣下的钱,对他而言是巨款,他不逃走,而是换好零钱就往回跑。正是“跑”而不是“走”才要了他的命。
  ②小珊迪又冷又饿,很需要钱,却从来没有想到要拿别人的钱。
  ③他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④都快要死了的人了,还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迟才送还钱的原因。
  3、珊迪被马车撞了,他自己不能送还先生的钱,就让弟弟去还钱。小珊迪是怎么吩咐弟弟的,弟弟又会说什么,小珊迪又会怎么说呢?请你写一写。
  联系语境,实质上就是拓展学生的感悟背景、丰富学生的感悟积累、打通学生的感悟管道,在词与词、句与句、文与文之间审视和观照它们的相互关系,获得一种整体层面上的意义。
  4、在“比较品评”中感悟。
  比较品评,是感悟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话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例如,《荷花》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写荷花的这个“冒”字,内涵丰富,但却不易为学生所感悟。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冒”的内涵有所感悟。
  ①“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长、钻、探、伸、露、冲)
  ②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急切、笔直、一个劲儿、高高、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在“冒”前加上这些词再读这个句子。
  ③课件播放荷花录像,引导学生想象冒出来的白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说些什么。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向小朋友展示她自己的美丽;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尽情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风中翩翩起舞;
  ……
  对于“冒”字,我们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品评,感悟其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
  5、在“激活想像”中感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
  《万里长城》中有这样一段话: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成千上万”一词,那是在抽取了无数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和神态的血肉之后仅剩的意义的空壳。要赋予这个意义空壳以活的具像和热的情状,就必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像中去感悟。
  我们不妨让学生闭眼想像,在这成千上万的参观者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这个人写下来。于是,“成千上万”一词,在学生展开想像的过程中,立起来了,活起来,动起来了: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满头大汗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长城啊长城,你真是太伟大了!”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个胸前飘着鲜艳红领巾的小姑娘,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气喘吁吁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小姑娘兴奋地欢呼起来:“我登上长城啦!我登上长城啦!”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群金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游客,在导游地带领下,兴致勃勃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外们无不伸出大拇指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叔叔,在家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艰难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激动地流着热泪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位离开祖国大陆已经整整五十年的台湾老人,在他的亲友陪同下,坐着缆车登上了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人欣慰地笑着说:“终于见到了咱们的长城,从此,我死而无憾。”
  ……
  对“成千上万”一词的感悟,还有比这更生动、更真切、更让人震撼的吗?
  6、在“切己体察”中感悟。
  切己体察,就是反躬自省,就是从自己身上求取。就感悟而言,一切外求,说到底皆为妄求。只有真正从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才是真感悟。所谓“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的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
  这是《只有一个地球》上的一段话。应该说这段话写得很平实,因为它完全是用一种说明夹杂着议论的方式来写的,很难看出有什么形象和情感的东西: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用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就是这样一段话,看起来平平淡淡,读起来普普通通,好象没有什么嚼头。有些老师教这段话的时候,很可能就这么一笔带过了。有一位老师,他不是这样做的。他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这段话,可想而知,一开始学生都读得非常平淡,根本就找不到感觉。
  第二步,老师请学生看了一段录像。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开始,森林葱郁、鸟语花香;继而,树木被砍、树桩遍地;紧接着,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最后,洪水泛滥、村庄被淹。看完录像,再请学生朗读,分明有一种深深的忧患袭上了他们心头。
  第三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谈论读了这段话以后的感触。
  有的说:“前两天从电视上看到北京正在刮沙尘暴,刮得非常历害,给当地的交通生产带来了很多不便。我看整个天空都是灰朦朦的,好象什么东西都看不清楚了。我想,沙尘暴的天气肯定跟人们的乱砍滥伐有关系。”
  有的说:“我们家的旁边有一条小河,我小的时候,那条小河很清很清,河里有很多的鱼和虾。夏天的时候,我和爸爸还经常下去游泳。有时候我爸爸自个还能够钓一些鱼上来。但是这两年不行了,这两年我们这条小河啊,变得又脏又臭,臭气熏天。每天上学和下学,要路过这条小河的时候,我总是要捂住自己的鼻子。现在,我们家的窗户都不敢打开,一打开,那小河的臭味就往家里边涌。”
  有的说:“我发现我们现在城市的助动车非常多,这两年我妈妈也买了一辆助动车。过去我上学的时候,妈妈用自行车把我送到学校去。而现在好了,我妈妈用助动车把我送到学校去。而骑助动车的时候,有时候碰到红灯,助动车停着,屁股后面冒着一股浓浓的黑烟,把我呛得直咳嗽。所以后来,我只好戴着口罩去上学。我听说这段时间,咱们这个地方要清理助动车,我非常高兴。我叫我的妈妈赶快去报废自己的助动车。”
  ……
  谈完感触后,再请学生朗读这段话,深深的忧患通过他们的朗读传达出来,全班的每一个同学,听课的每一位老师,都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这样的感悟策略,正是再典型不过的“切己体察”。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04-01]
 
上一篇  诗意语文,追寻生命化教育的境界  摘自《语文新天地》网站
下一篇  欲把西湖比西子——王崧舟语文教学风格例析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