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论文
写作与语文
作者:梁晓声
  
  每自思忖,我之沉湎于读和写,并且渐成常习,经年又年,进而茧缚于别人看来单调又呆板的生活方式,主观的客观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世上有赖得改变生活方式的人,我即此族同类。但,按下原因种种不提——我之爱读爱写,实在的,也是由于爱语文啊!
  我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偏科于语文的。普通的小学三年级生会更爱上语文课——算术仅以对错为标准,语文的标准还联系着初级美学。每一个汉字的书写过程,其实都是一次结构美学的经验过程。

  记得非常清楚——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是《山羊和狼》:山羊妈妈出门打草,临行叮嘱三只小山羊,千万提防着被大灰狼骗开了门,妈妈敲门时会唱如下一支歌:小山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妈妈回来了/妈妈来喂奶……那是我上学后要学的第一个完整故事。它是那么的吸引我,我手捧新课本,蹲在教室门外看得入神。语文老师经过,她好奇地问我看的什么书?见是语文课本,眯起眼注视了我几秒,什么也没再说,若有所思地走了……
  几天后她讲那一篇课文。“我们先请一名同学将新课文的内容叙述给大家听!”——接着她把我叫了起来。教室里一片肃静。同学们皆困惑,不知所以然。我毫无心理准备,一时懵懂,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普通的孩子对吸引过自己的事物,无论那是什么,都会显示出令大人们惊讶的记忆力。我几乎将课文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了。那一堂语文课对我意义重大。以后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更爱上语文课了。
  大人们——家长也罢,托儿所的阿姨也罢,小学或中学教师也罢,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若善于发现其爱好,并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良好的机会,使之得以较充分的表现,乃是必要的。一幅画,一次手工,一条好的造句,一篇作文,头脑中产生的一种想象,一经受到勉励,很可能促使人与文学,与艺术,与科学系成终生之结。

  获全国小说奖以后,我曾不无得意地作如是想——那么现在,就语文而言,我再也不必因自己实际上只读到初中三年而自叹浅薄了!在我写作的前十余年始终有这一种得意心理,直至近年才意识到我想错了。语文学识的有限,每每直接影响我写作的质量。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我初三的语文课本中没有鲁迅那一首诗。当然也没谁向我讲解过,“华盖运”是恶运而非幸运。20余年间我一直望文生义地这么以为——“罩在华丽帷盖下的命运”。却并不要求自己认认真真查资料,或向人请教,讨个明白。不明白也就罢了,还要写入书中,以其昏昏,使人昏昏。此浅薄已有刘迅同志在报上指出,此不啰唣。读《雪桥诗话》,有“历下人家十万户,秋来都在雁声中”句,便又想当然地望文生义,自以为是凭高远眺,十万人家历历在目之境。但心中委实的常犯嘀咕,总觉得历历在目是不可以缩写为“历下”二字的。所幸同事中有毕业于北师大者,某日有兴,朗朗而诵,其后将心中困惑托出,虔诚就教。答曰:“历下”乃指山东济南。幸而未引入写作中,令读者大跌眼镜……

  儿子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前,曾问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句,出自何代诗人诗中?我肯定地回答:宋代翰林学士宋子京的《鹧鸪天》。儿子半信半疑:爸你可别搞错了误导我呀!我受辱地说:呔,什么话!就将你爸看得那么学识浅薄?于是卖弄地向儿子讲“蓬山不远”的文人情爱逸事:子京某日经繁台街,忽然迎面来了几辆宫中车子,闻一香车内有女子娇呼“小宋!”——归后心怅怅然,作《鹧鸪天》云: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儿子始深信不疑。语文卷上果有此题,结果儿子丢了五分。我不禁双手出汗。若是高考,五分之差,有可能改写了儿子的人生啊!众所周知,那当然是李商隐的诗句。子京《鹧鸪天》,不过引前人诗句耳。

  某日我在办公室中,有同事笑问近来心情,戏言曰:悲欣交集。两位同事听后连呼:高深了!高深了……一时又不禁的疑惑,料想其中必有我不明所以的知识,遂究根问底。他们仅问:真不知道?我说:真的啊!别忘了我委实是不能和你们相比的呀,我才只有初三的语文程度啊!
  于是告我——乃弘一法师圆寂前的一句话。

  几年前,我还将“莘莘学子”望文生意地读作“辛辛”学子。有次在大学里座谈,有“辛辛”之学子递上条子来纠正我———正确的发音是“shēn”,请当众读三遍。我当众读了六遍,从此不复再读错。
  在相当长的时期,我仅只“耄耋”二字何意,却怎么也记不住发音。某次在中国妇女出版社一位编辑的陪同之下出差,机上忍不住请教之。空中两小时,所问四五次。发音是记住了,然不明白为什么当汉字非用这一词形容八九十岁的老人?是源于汉字的象形呢?还是成词于汉字结构的组意?

  三十五六岁后才从诗词中读到“稼穑”一词。“悖论”的“悖”字,我读为“勃”音,大约有三年之久。是偶而从北京教育电视台的高中语文辅导节目中知道了“悖”字的正确发音的。
  某日我问一位在大学做中文系教授的朋友:我常将“悖论”说成“勃论”,他是否听到过?他回答:在几次座谈会上听到你发言时那么说。又问:何以不纠正?回答:认为你在冷幽默,故意那么说的。再问:别人也像你这么认为的?回答:想必是的吧?要不怎么别人也没纠正过你呢?你一向板着脸发言,谁知你是真错还是假错……
  一个实际上只有初中三年级文化程度的男人成了作家,就一个男人的人生而言,算是幸事;就作家的职业素质而言,则是不幸吧?起码,是遗憾吧?

  写作的过程迫使我不能离开书,要求我不断读、读、读……读的过程使我得以延续初中三年级以后的语文学习……
  我是一个大龄语文自修生。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5-04-14]
 
上一篇   童话化小学作文教学法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网》网站
下一篇   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优势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