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四册 歌唱二小放牛郎 说课设计
《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佚名
  
  一、说教材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首叙事诗,同时也是一首歌词。歌词颂扬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的壮举。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具体情景,有感情地朗读,领会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英勇献身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课时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抓住重点词,品读语句、段落,从而理解词句和课文,形成知识技能的积累。
   (2)、通过观察、朗读、想象说话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发挥媒体资源的优势,感受英雄牺牲的过程,体会王二小机智勇敢、英勇献身的精神,初步感受英雄的内心世界,领会爱国主义感情。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目标一的阐释]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我们确定目标一即知识技能目标。
    [目标二的阐释]目标二的制定,是基于语文教学是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应让学生从直观想象出发,去发现、猜想知识和情感产生过程。同时语文课堂更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去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到豁然开朗。我想只有学生的真正参与,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意义!

  三、说教学方法
    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要使学生真切感知、深入领悟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必须通过听唱、观察、朗读、想象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一个悲壮的感情世界,在多种感官的活动过程中,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朗读体验法
    2、指导观察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4、鼓励欣赏法
    5、小组合作学习法
    6、抓课文留白想象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渲染氛围。
    用多媒体播放带歌曲的视频片段,以鲜明的画面和战场中炮火的音响,去抨击学生的情感心灵,,配以教者饱含深情的引导话语,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之中,通过课件营造出良好了情感氛围。随即板书课题。然后导入提问,放牛的哪儿去了?
  (二)品读课文,引导想象,触及人物心灵。
    课文的二至五自然段以精辟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二小去为了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的壮举,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
    适时配以相应的视频片段,通过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理解文中“二小假装顺从自有主张”这句话说明了二小机智,勇敢,临危不惧。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自有主张来朗读感悟,想象当时的情景。
  (三)通过朗读功能,体验情感“高峰”。
    学习第四、五节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个别读,集体读,师生读,分组读。老师用悲伤语气读“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这句话讲述了二小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被敌人杀害的情景。“挑在枪尖,摔死”,敌人的手段让人触目惊心,二小的牺牲让人悲痛万分。学生释疑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挑在枪尖,摔死”来朗读感悟,想象二小牺牲时的情景。学生用愤怒的语气读八路军复仇的句子,使感情体验达到高潮。“教学完二、三、四自然段之后,通过师生引读,来再次感悟表达对敌人的恨,对二小的敬和爱,我们心中的悲痛。
  (四)通过说话训练,表达真情。
    战斗结束后,人们赶来又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说说,你想对死去的二小说什么?你是------。教学时,抓住这些课文的留白处,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填补了课文的空白,使得二小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培养了孩子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
    作业查找历史上还有哪些像二小这样的小英雄?将语文课堂向课外延伸,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015-09-23]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课设计之三  摘自《润物无声的博客》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