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片断赏析
对话教学精彩课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佚名
  
  师:司马迁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怎么做的句子。
  生:默读第三自然段,画有关句子。
  师:司马迁怎么想的?
  生: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他为什么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生:因为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生:因为司马迁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生:他在狱中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师:他为什么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生:他想到父亲的临终嘱托,史书还没有写完。
  生:他想到自己如果就这样死了,就比鸿毛还轻。
  师:出示句子“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是指什么?
  生:为人类作出贡献而牺牲。
  生:壮烈地死,成为一名英雄。
  师:轻于鸿毛又是指什么?
  生:不珍惜生命的死。
  生:面对挫折就想了此残生的人。
  生:背弃或家利益做叛徒或自杀而死。
  师: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司马迁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这个信念是?
  生: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他把写《史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他是这样做的
  生: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师:他在狱中是怎样发愤著书的?
  生:司马迁在自己的手臂上刻了“勤奋”两字,放弃了很多睡眠时间一直写书到三更半夜。
  生:飘雪的冬季,司马迁的手被冻僵了,他就哈一口气,继续开始编写。
  生:白天,他坐在草堆铺成的席上,靠窗外透进的几丝光亮照着写书,夜晚点着桌上的油灯写书。身旁堆了一叠竹简,送来的饭菜放在一旁,几乎没有吃过,水偶尔喝一些。
  师:学到这里,你联想到哪些成语?
  生:忍辱负重、矢志不渝。
  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生:呕心沥血、赴汤蹈火。
  ……
  师:读了这段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事业高于一切、荣辱置之度外的司马迁。

  简评: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读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读出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平等参与、对话各放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与领悟……体现了学生个体理解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片段其中的问题之一是:是什么使司马迁打消了了此残生的念头?之二是: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司马迁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在狱中是怎样发愤著书的?教师没有提问给学生障碍、束缚,没有预设标准答案,而是在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解读文本,并展示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这就是对话的多层次。2、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片段中,学生对司马迁的想法、做法,都是自己主动进入文本后获得的。在想象课文空白处“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情节”,学生选择了不同的环境来说话。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司马迁……;在酷热的盛夏……在飘雪的寒冬……;为了提醒自己要努力,司马迁……;学习课文后的成语归纳,必须是感悟语言后的运用,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2011-03-02]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片断赏析之四  摘自《灵动的课堂 》网站。
下一篇  → 基于感悟的课堂小练笔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