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语文版第一册语文版第二册语文版第三册语文版第四册语文版第五册语文版第六册语文版第七册语文版第八册语文版第九册语文版第十册语文版第十一册语文版第十二册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飞夺泸定桥 教学实录
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
  作者:支玉恒 北京海淀公开课
  
              【第三课时】第一部分

  师:刚才一个同学把桥的那部分课文读了,大家再打开书。作者写桥这一部分和第一自然段写桥的那一句话中的半句话比一下,那个叫……
  生:略写。
  师:叫概括介绍,只有这一座桥,什么桥?铁索桥。简单不简单?
  生:简单。
  师:而这儿就介绍得详细了,这叫具体描述。你要想把文章写得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就得用具体描述的办法了。你看怎么写的:讲了桥的情况一共几根铁链啦,用什么做桥栏等等,还用了一个比喻句,里面还有一个字用得妙呢!你们看出来没有?哪个字呀?
  生:“荡秋千”的“荡”字。
  师:不是。
  生:“算是桥栏”的“算”。
  师:对了。“算”字为什么用得好?
  生:因为没有真正的桥栏,用几根铁链做桥栏,用一个比喻句说”算“是桥栏。
  师:你的理解是对的,但是你说比喻句是不对的。本来它不是桥栏,就拿它当个桥栏吧,怎么样呀?就“算”是个桥栏吧!实际上它称得起是桥栏吗?
  生:称不起。
  师:这个字用得好不好?
  生:好。
  师:你再看水,写得更好。谁来读?(学生读有关课文)
  师:写得好不好?谁说好?为什么好?
  生:因为这一段话写的河水既有颜色又有声音。
  师:水声。还有什么?
  生:还有颜色。
  师:水色。
  生:还有它的……那个……
  师:那是水什么?说不上来了?
  生:水的气势。
  师:对!再简单一些。
  生:水势。
  师:对水声、水色、水势,写得好不好啊?
  生:好。
  师:水声是什么呀?用了什么词?
  生:震耳欲聋。
  师:什么叫震耳欲聋?
  生:就是声音很大,快把耳朵震聋了。
  师:你从哪儿看出是“快把”耳朵震聋了?
  生:就是从“欲”字看出。
  师:对了。“欲”是不是“就要”的意思?
  生:是。
  师:他讲得很对。请坐。水色是什么色的?大家说吧!
  生:红褐色的。
  师:那说清清的河水不行吗?为什么要说红褐色的?
  生:说红褐色显出泸定河水险。那个水色……
  师:他知道那个意思,就是着急了表达不出来。你听听别人怎么说。
  生:我想,上游象瀑布似的水把泥土带下来,所以是红褐色的。
  师:是不是河水流得快,卷起了泥沙,显出红褐色了?
  生:是。
  师:虽然是,但不是主要原因,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本来就是红褐色的。(生笑)然后我问你为什么它是红褐色的?才是你们说的那些答案。不能说为了写天险,把原不是红褐色的非要写成红褐色的。行不行?
  生:不行。
  师:红褐色的水确实非常险要。那么再看,他写水势写得更好了,里面有用得好的词,勾一勾,看哪个词用得好?
  生:“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
  师:这个词这么大?就要一个词。
  生:“飞溅”。
  师:对。还有吗?
  生:“倾泻”。
  师:什么叫倾泻?
  生:倾泻就是倒下来的意思。
  师:水简直不是流的,而是哗哗倒下来的。这个水大不大?还有什么词?
  生:还有“心惊胆寒”。
  师:这是给人的感觉。使人非常怎么样?
  生:害怕。
  师:对。还有什么词。
  生:还有“冲”。
  师:对。还有什么?这几个词用得好。把任何一个换成别的就不行了。这水多凶呀!要是换成这样,这水一下子就“软乎”了:“红褐色的河水从上游山峡中流出来,流到岩石上,溅起了浪花。”这水还有劲吗?
  生:没劲了。
  师:所以这些词用得好。我们要学习作者用词用得准确,一字字地琢磨。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个“绿”不是十易其稿吗?换了十次才定下来用“绿”字。我们以后写文章也要这样。讲究“炼字”的功夫。那么大家再看,这样的河,这样的桥,这样的水,这样的岸,两岸不仅是高山峻岭而且那个城正堵着桥头,真是一、夫、当、关…
  生:(接)万、夫、莫、开。
  师:所以敌人凭借着天险,认为红军怎么样?
  生:过不来。
  师:所以它们疯狂地喊:“你们飞过来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说明敌人非常猖狂。认为我军从桥上根本过不去,除非长翅膀才能飞过去。
  师:是这个意思不是?
  生:是。
  师。你看敌人多狂呀!我们的战士们飞过去没有?
  生:飞过去了。
  师:真飞过去了!下面文章是不是就要写怎么样飞?就是怎么夺桥?好。下面这两段你们自己来读。刚才我看你们能从文中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这回我就放心了。你们自己读吧,读完了把你们的学习体会汇报给我。下面的七、八自然段自己看。(巡视)
  师:谁第一个汇报?
  生:我有两个问题……
  师:不是问题是收获。
  生:是两个收获。第一个就是看到了红四团在攻天险泸定桥时英勇奋战的精神。第二个是22个英雄冲上泸定桥时一系列的动词:“拿、背、带、冒、攀、冲”,写得非常好。
  师:谁跟她有同样的感觉?这几个词用得是不错,咱们读一读吧!谁来读?要读得有劲。
  生:“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师:(范读)“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同学们练习练习。大声读,速度快些。
  生:(各自朗读)
  师:速度快些。你读,要读出紧张的气氛。
  生:“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师:嗯,不错。你们看这几个词用得多好。哪个都不能换,你们信不信?咱们试试。你看,把“拿着冲锋枪”换成“端”着冲锋枪。行不行?
  生:不行。
  师:冲锋枪能不能说端着?
  生:能。
  师:但是在这里能不能端?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端?
  生:端的话就会掉下去了。
  师:要是两手端着冲锋枪,这脚底下在铁链上怎么走哇?(稍加演示)
  生:(笑)不能走。
  师:所以不合适,那么咱们干脆说:“挎着冲锋枪”,行不行?
  生:不行。那还打不打了!
  师:为什么不行?
  生:因为这时候敌人的机枪还在打,我们还得用冲锋枪还击呢。
  师:对。一边攀铁链往前走,一边还得打呢。所以“挎”上也不行。能不能换?谁能换试试。你能换?换换试试。。
  生:“握着冲锋枪”。
  师:“握着冲锋枪”有劲没了?
  生:没劲了。
  师:你能换?
  生:改成“带着冲锋枪”。
  师:就和你们带着书包上学一样?不行。还是不能换。咱们再看这个,“背着马刀”刚才说“拿”字很好,这里也用”拿“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要是一手拿着冲锋枪,一手拿着马刀,也会掉下去了。
  师:也是两手腾不开了。还有一个原因呢?
  生:冲锋枪可以还击,现在对面没有敌人,马刀用不上。
  师:到什么时候才用那个马刀呢?
  生:冲到对岸。
  师:对,和敌人面对面的时候,枪不能打了,才“大刀向敌人的头上砍去!”所以现在只好背着,备用。再看下面。“带着手榴弹”,要是说“握着”,不行,“背着”不行,“拿着”?也不行。就得用“带”,因为“带”比“背”方便,用的时候一抽就出来了。再看“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有的换没有?
  生:换成“顶”。
  师:换成顶还凑合。也只能换这一个,别的也不能换。再看“攀着铁链”,说成“扶着铁链”行不行?
  生:不行。
  师:“攀”字表现了艰难。也许有时候脚底一蹬空,还要再拽上来,有这样的情况没有?
  生:有。
  师:所以“攀”字也用得特别好。“向对岸冲去”,这个”冲”表示什么意思?
  生:快。
  师:又快而且坚决不后退,一直往前冲的意思。刚才有的同学说这儿不能用“冲”;认为攀着铁链摇摇晃晃的,走不快怎么能冲呀?(指提问学生)你现在怎么看?
  生:嗯,那个……它吧,(生笑)虽然他是攀着铁链,可是他非常的……
  师:这个“冲”在这儿是重点表现速度快?还是表现决心大?
  生:决心大。
  师:对了。当然那速度也是不慢的。虽然比不了走在平板桥上快,但是对这种艰险的情况来说,这个速度已经怎么样?
  生:够快了。◆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第三课时第一部分 第三课时第二部分
上一篇  →  摘自《小学语文》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