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教学技能 解读技能
小语教师如何搞好文本细读
作者:佚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效率问题深受大家的关注。然而,目睹或亲历今天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感觉人为的留下一种“缺憾”——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是谁在导致这种局面的不断出现?为此,我反思过自己或同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深思过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走过来的这段日子。大家都知道: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而今,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老师在对待文本的解读上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我们中间有很多人今日看一篇课文与数年前看一篇课文的视角、方法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革。当召唤结构、接受、阐释、解构等概念已经成为历史话语的时候,我们小语界大部分人可能还不知其为何物,更不用说运用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实践中去了。从这个意义上看,作为课文的文本,在教师的层面,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细读,还是在一种庸常的阅读水平上原地踏步,进行着低层次的隔靴搔痒似的浅阅读。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有不少的老师匆匆看一遍课文,便马上埋头写教案,教学思路还未理清,教案还未写好,又马上忙着做课件,一节课走下来,老师辛苦的很,但上出来的课十有八九会出毛病,有的“毛病”还不轻。以上情形,足可以说明教师没有细读好文本,对于文本根本没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又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怎能求得高效?教学品质又怎能获得提升呢?所以,要想上好阅读课,文本细读是基础。这就要求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搞好教学领域的文本细读。所谓文本细读,主要是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强调把解读的重点放在文本内部组织结构上,放在文本细节的解剖上,放在对文本语言价值的追求,文本内涵的挖掘上。在此,我联系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搞好文本细读”这一话题,谈一点儿自己的拙见。
  一、从“诵读涵泳”入手——读生感、感得悟,赋予文本以生命。
  所谓涵泳,就是沉浸其中,细细体味。涵泳的基本方法就是诵读,熟读。记得朱熹曾经说过:“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这是读书人的切身体会。其放在教师身上再也合适不过了,教师只有读熟了文本,在课堂上才能成为一个谙熟一切的向导,才能在学生面前有效地引领、生动地揭示、准确地点拨……“诵读涵泳”是我们感知教材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无视觉形象的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符号载体还原成一种真情实感。诵读过程中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由读生感,感中得悟,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志,赋予文本以生命。诵读要力求深入文本内核,同文本在鲜活的生命律动中展开交往,争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从而“文若己出”,通融一体,达到身临其境、神会其中的境界。
  例如《有的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首诗热情地讴歌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全诗结构完整紧凑,感情表达强烈真挚,饱含诗人多年来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体验,融入了作者爱憎分明的真挚感情。学习时,通过反复诵读,赋予文本以生命,再加之揣摩、品味、体验情境,来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真正实现“全身心地进入文本,由读生感,感中得悟”。
  再者,对比是《有的人》这首诗的主要写法,教学时要注重对比朗读的训练,通过对比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对比的表达手法。诗的每一小节都用对比写,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因此,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可以考虑采取多种对比朗读的形式,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一是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的对比;二是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的对比朗读;三是更加细化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和第五小节第一句(以此类推)的对比朗读。通过这种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真可谓一举两得。
  又如《秋天的怀念》(人教版第九册)一文中,母亲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当我朗读到这时,我的心为之一振:母亲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说,而是用问的语气说?一个小小的问号告诉了我们多少东西啊!母亲在有病的儿子面前,是那样的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没说着,惹儿子不高兴!我捧着书本,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这句话,渐渐地我感觉到我对文本理解的更多,感受的更多了。我读出了句中的问号回答了母爱是什么——是平等,是商量,是小心,是对儿子的百般疼爱。这时我敢说:通过我对文本的朗读,赋予文本以生命,其文本背后的东西也就呈现于我眼前了。
  可见,从“诵读涵泳”入手,全身心地投入文本,由读生感,感中得悟,是激活文字,是赋予文本以生命,是促进文本之理解。
  二、从“语言文字”入手——品其味、悟其神,凸现文本之生命。
  关于什么是“语文”的说法有很多,但是,构成“语文”的要素是语言文字,这恐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大文学家高尔基则更为形象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说:“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因此,语文学习不通过这个中介,不透过这件“衣裳”——词句,人们就没有办法触摸包裹在“衣裳”里面的事实和思想。这大概就是《课标》为什么在每个学段都提出了理解词句的不同要求,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的道理之所在;其次是词句自身的价值所决定的。大家知道,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而且能够表情达意的词句构成的。可以说,词句是构成所有文章的“砖瓦”,没有对词句的理解和把握,就没有对篇章,乃至整部作品的理解。因此,“从语言文字入手,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必然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最重要、最基础的目标和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又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假如教师没有细读文本,就没有自己的感受,也就没有跟学生对话的内容,也就没有高效的的阅读教学。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搞好文本细读。就像叶圣陶先生说得那样“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即: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推敲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跳出具体的词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真正做到品其味、悟其神,凸现文本之生命。
  例如《穷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句子中的这个“熬”字,就值得我们细细琢磨:“熬”字从句中看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理解了“熬”字的意思,我们又可以透过这个“熬”字,以“_______更______”的句式,想象渔夫一家以后的生活。如“渔夫捕鱼时的风险更大了”;“渔夫为了捕鱼,起得更早了”;“渔夫捕鱼回来的时间更晚了”“桑娜做家务更累了”;“桑娜更憔悴了”;“渔夫一家的生活更清贫了”……以上通过对“熬”字的推敲,既提高了语文理解能力,又品出了文本所蕴涵的味道,还凸现了文本之生命:那就是文本所折射出的渔夫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又如《搭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自然段中的“脱鞋绾裤”这个词语,在教学时,先通过查字典,解释“绾”的意思,接着将文中的“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这句话分解开来,再读出“人们出工时就必须脱鞋绾裤,收工时也必须脱鞋绾裤,赶集时需要脱鞋绾裤,访友时还必须脱鞋绾裤……”这样在语境中把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了,搭石存在的意义便凸显了出来,那么“搭石精神”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学生也就铭记于心了。又比如在指导学生理解本课第四自然段中的“伏””字时,利用幻灯片让学生直观了解“伏”字造字法上的意义,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美。接着教师模仿老人,让学生“伏”下身子去背,并通过师生之间的激情对话,学生对“伏”字意思自然就明白了,同时学生也深深感受到了乡亲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可见,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谈不上细读,更谈不上对文本品其味、悟其神啦。所以,我们教学生学习语文,不要光教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教学生如何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特有的对语言文字的青睐与细腻感觉。
  三、从“作者及背景”入手——还原情、呈现境,提升文本生命的价值。
  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不容忽视,乃至作者为文的处境都会成为深入解读文本的通道。因此情境还原就有两个角度:一是还原作者的心境、态度;二是还原写作的背景。这样,可以使阅读的体验更加丰富,从而实现有效的文本细读。
  那么如何进行情境还原,实现有效细读呢?这就要潜心于文本,从“作者及背景”入手——还原情、呈现境,提升文本生命。例如,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面对这句话,当学生提出:文中“我”的伯父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我没有急于回答是与否,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身份、所处的环境及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去讨论,由此展开了师与生的平等互动讨论交流——交流(一):结合课文内容,了解时代背景: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交流(二):结合人物语言,走进作者:从鲁迅先生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可见,从“作者及背景”入手——还原情、呈现境,学生不但理解了这句话是暗示鲁迅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还体会到了鲁迅幽默的语言风格、顽强的斗争和乐观主义精神。真可谓在顺利地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获取了知识,提升了文本生命的价值。
  除此之外,搞好文本细读还可以通过比较对照,如果是改写本,我们可以拿它与原作对照;如果作者有修改,我们把修改前后的文稿加以对照;我们还可以把作品跟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比较。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与文本相关的必要资料,来更好的细读文本。同时我们在考虑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倾向下,还可以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让语文教学从“文本”走向“生本”。
  综上所述,愿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文本中慢慢“欣赏”,细细“品味”!我想:只有这慢慢的“欣赏”,才能使我们从文本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也只有这细细的“品味”,才能让我们与作者贴近,与经典贴近,与高尚贴近。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11-02-04]
 
上一篇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几点看法  摘自《凤凰语文论坛》网站
下一篇   依据教学目标 搞好教材解读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