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教学技能 解读技能
小学文本解读拙谈
作者:丁维升
 
  一、多问“为什么这样写”
  如,教学《颐和园》一文。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 余处,3000 余间古建筑。我们教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课文中提到的这三处有代表性的景点,更要对颐和园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和感知。正像课文最后所说的,“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而最后一句,“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更是道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旨在让读者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有去游赏颐和园的憧憬和冲动。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整体感知时出示了颐和园的平面图,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颐和园的大致分布。如果说学生学了课文产生这样的想法:课文写的只是这么一小部分都已经那么美了,全部的颐和园不知道有多美呢,真想去看一看。那么,作者成功了,我们的这堂课也成功了。
  这组课文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目的不仅是让读者感受到颐和园的美丽。而是把它放置在一个世界的文化这样的大背景中。  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渗透颐和园是古色古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所以也有了最后的升华,颐和园,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我想,这也是主题式教学的体现。
  二、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
  《爬天都峰》一文,主要讲一个小姑娘——“我”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一起互相鼓励,爬上天都峰的事情。我们在给孩子讲解文章时,一般也就停留在文本这个层面,所以很难深入下去。一篇文章,除了直观地再现生活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中吸取生活经验。以这篇文章为例,它就是让孩子知道人的一生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和方法。只有这样,将文本中的人文性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启迪,我们的文本才能发挥更大的人文效应。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第三句写“孤帆远影碧空尽”,很多老师都把它解释成“一叶小舟越走越远,消失在天际。”整个长江之上难道就只有这一叶小舟吗?绝对不是!而这“孤帆”二字恰恰反映出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江上小舟虽多,但李白的眼里只有孟浩然,只有孟浩然乘坐的这一叶轻舟。
  因此,我们解读文本时,一定要联系作者的心境,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三、紧扣儿童的视角
  在《麋鹿》教学中,让学生围绕麋鹿的传奇经历自主质疑,他们提的问题是我们被一百遍课也想不到的,一生问:有人在北京的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我想知道是谁发现的?一生问:汉朝的环境比现在好多了,可为什么麋鹿在汉朝的时候会销声匿迹呢?等等,学生的问题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这就是儿童的视角。
  我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对“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世界。”这句话理解不是很透彻,却向我提出了“作者的朋友是谁?为什么会送我一对珍珠鸟?作者的家在哪?”等一系列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不着边际的话。这就是儿童的视角。
  如果我们脱离儿童的视角,课就容易上得过深,以至于“深入深出”。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时刻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的认知世界,有自己的方法。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牵引他们向前。好的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视角,这样,才能真正为儿童所接受、认同,产生共鸣。
  四、仔细琢磨语言特点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语文老师必须时时想着自己在教语文,时时想着从文本中寻找有独特精妙的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
  近日看到一位老师上《猫》一课,对“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一句解读的教学片段深受启发。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生:是“摩擦”的意思。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其中的不同。(生读书思考)生:①我觉得用“摩擦”的话,句子中的猫就不可爱了。②是啊,猫好像不再温柔可亲了。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学生自由读课文)生:①我觉得“蹭”是轻轻的摩擦。因为如果擦得很重的话,老舍爷爷会不舒服的。②“蹭”应该还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因为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比谁都温柔可亲。猫蹭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③我觉得“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个娇,要求给抓抓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师:体会得真好啊!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地蹭老舍爷爷的腿,还蹭出了什么呢?生纷纷回答:蹭出了可爱。猫的样子实在太可爱了。蹭出了友谊。蹭出了顽皮。蹭出了它的天真活泼。蹭出了乖巧。蹭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蹭”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是的,在老舍爷爷看来,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中,老舍爷爷就是它最可信赖的亲人。
  老师对“蹭”字的引导和解读,足以反映老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深入理解。四次引导层层递进,充满智慧,尤其是老师的引导和小结,更让学生逐步读懂了“蹭”的灵魂,看见了“蹭”背后的风景,同时也充分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如果没有教师这种对教材深透的把握,就不会有这个教学片段的精彩。
  五、理解表达方法
  王尚文教授说:“语感就是言语形式感。”新课标中说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我们认为理解言语的表达方式具有认识、审美等多重价值,阅读教学不光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同时,还要让学生领悟思想内容是怎样借助语言表达的。   
  比如,《小音乐家扬科》中有一句,“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为什么不说“这是扬科最后一次听村子里的演奏了”?为什么要倒过来说?仔细去品味品味里面的神韵,可以挖掘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他再也不能做什么了?是的,他再也不能到树林里采野果了;他再也不能在春天到来时,跑到河边去做笛子了;傍晚,他再也不能静静躺在河边听青蛙呱呱叫起来;再也听不到啄木鸟笃笃地啄树干,甲虫嗡嗡地叫了;他再也不能一天到晚拉着自己做的一把小提琴;他再也不能听到乡村旅店里传出的脚踏地板的声音、少女歌唱的声音、小提琴奏出的轻快乐曲以及大提琴应和着的“低沉的调子”;他再也不能……因为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读着这蕴涵丰富内涵的“最后一次”四个字,更激荡起心中难以抑制的情感波澜──感同身受的“悲”与“怜”。教师有了这样的感受,何愁学生感悟不到呢?
  再如,有位老师上《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在充分感受了“自由”之后,从第一节切入引发冲突,回到课始提出的问题上来。师:这篇课文的开头写得很特别:“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为什么不说“我的祖父住在呼兰河这小城里”?这小城里还住着她的父母、祖母,还住着很多人啊!生:①这是为了突出祖父,我在园子中的自由,是祖父给的。②在萧红眼里,祖父最重要!师:对!祖父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师简介萧红)接着讨论:这个普通的菜园子,它普通吗?生:①不普通!这里所有的生物都是自由的,萧红也是自由的。②这个园子不普通。在这里,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它是萧红童年的乐园。如果没有这个园子,没有祖父,她的生活该多么单调啊!师:是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子,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和爱,正是萧红一生的憧憬和向往。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天地啊!这里生机勃勃,这里高远敞亮!一想到这个天地,萧红就感到轻松、自由、快乐、幸福;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涌起了写作的冲动,愿意用最真纯的文字去表现它、珍藏它。
  这样,老师由开篇的“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的表达方式挑起矛盾,然后简介人物背景,回到“那个普通的菜园子确实是不普通”上。由此,学生明白了:自由的背后是祖父深深的爱。这样的句式表达更能表现出祖父给“我”的温暖和爱意,让“我”永远怀念和珍藏。也表现出作者对祖父的深深眷恋,对自由生活的深深眷恋。
  六、要了解语言背景
  文本解读必须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如《落花生》一课引导学生感悟课文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出现了看似热闹,实则无意义甚至误导学生的现象。生:老师,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太落后了。师:噢?你是个很有见地的孩子,能说说你的独特感悟吗?生:像苹果和石榴那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人,我觉得他们既好看又实用,比“花生”那样的人更好!老师眼睛一亮,表扬说:“你的见解真独特。同学们,你们的看法呢?”生1:外表不好看,用人单位不欢迎,找工作困难。生2:像花生一样深深地埋在地下,没有表现的机会。生3:外表好看也是一种用处,起码让别人看了“赏心悦目”。师总结:“你们真了不起,一个个见解独特,值得肯定。”
  作者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再联系那个时代水深火热的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和先生(落花生)一样,为大义、为祖国、为社会“藏而不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啊,哪怕这索取的仅仅是旁人因看见“体面”而产生的“爱慕之心”。如果教师对文本的作者、创作背景等都有全面的了解,就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师:同学们,其实花生那样的人就是作者那样的人!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的人吧!(简介作者生平)师:(质疑)在作者的心里,和讲体面相比,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教书育人,是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是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是为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救国……)师:是呀,和这一切相比,讲体面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再读读这个句子,你们觉得和苹果、石榴、桃子相比,谁更可敬呢?相信此时没有学生再会为花生虽实用但不好看而遗憾,相反,会为落花生的藏而不露,只求奉献而自豪,为作者的不求索取,但求奉献而敬佩。
  七、读懂文本的留白
  教师常常引导学生要把厚书读薄,还要把薄书读厚。尤其是文章的空白处。文章的空白处犹如国画的留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信息和情感信息。语文老师一定要读懂文本的空白艺术,文本未能详尽的地方,要通过理解和感悟去补白、去揣摩、去发挥,让其更丰满、具体、生动。
  比如《月光曲》,清幽的月光和贝多芬犹如神来的创作灵感有极大关系,而贝多芬怎么被“月光”感动,课文并没有加以描写。有老师联系课文描写“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让学生展开想象,此时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经过引导想象,学生的发言相当精彩:生①: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之情!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让我谢谢这个知音吧,让我为他们献上一曲吧。生②: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能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但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中照亮,这是一首为知音弹的曲子,这时的我是多么幸福!生③:此时,清幽的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是多么美妙啊!我能为听懂我心的知音弹琴是多么高兴啊!”
  经过这样的补白,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人文价值的认识,让学生在语言训练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走进了贝多芬的内心,体会到了一位伟大音乐家博大的情怀,感受到了一个博大而慈爱的音乐家的灵魂,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又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而设计这样精彩的教学策略,非静心解读文本不可的。诚如执教老师课后所说的“回过头来想,我要庆幸自己没有急于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方法,而是静下心来解读文本。”
  八、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跳出教材教语文,超越教材。阅读时,我们尽可能去还原作者创作的主观意图,也要尽可能地寻找文本对我们生存的现实意义。其实阅读中,我们始终是带着一种现在的心态、情感,跟自己目前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很自然就带有时代的气息。如教《再见了,亲人》,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人是亲人,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当亲人。张伟又提出,亲人是双方的,那么我们再看看,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是去寻找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比一般老师已经深了一层。张伟还有第三层推进:课文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结下的骨肉亲情,在今天和平时期,还有没有这样的亲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人人拥有爱心,处处都是亲人”。这个结论跟作者写作的本意相差何其甚远!但他的当代解读读出了对今天的孩子有教育价值的东西。这何尝不是教学的初衷?
  九、坚持一个“准”字
  文本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是静态的。文本解读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感知、理解、评价、重建文本的过程,所以教师准确地解读文本,才能给学生以正确导向。
  如人教版小语二上的《小柳树与小枣树》一文,讲述了春天到了,小柳树挺着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显得那么迷人,小枣树的树枝上却光秃秃的,过了好久才长出小小的叶子,这时小柳树嘲笑小枣树长得难看。到了秋天,小枣树上结了又大又红的枣子,人们都称赞枣子香甜。就是这样一篇课文,教参中提示教学目标为“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认为春天枣树光秃秃的是他的短处,秋天结枣是他的长处,而柳树的短处是秋天不会结果,长处是有飘逸的枝条。有老师看了就这样去告诉学生,最后还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短处和学习别人的长处。
  只要深读课文,教师就不难发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应该是植物的生长特点,是一种客观规律,是不能改变的,怎么能简单归结为短处和长处呢?而作者借助这两种植物所表现的应是两种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的处世态度,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想教会孩子怎样对待周围不同的人,这才是感悟的重点,于是最后可以这样问学生,“当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以后,第二年春天,你们想想小柳树又会对小枣树说什么呢?”这样引导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又让孩子明白随意的骄傲和嘲笑别人是不对的。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11-02-07]
 
上一篇   文本解读应该“不求甚解”  摘自《【山东昌邑】丁维升》博客
下一篇   例谈以文化的眼光解读并处理文本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