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教学技能 解读技能
文本解读应该“不求甚解”
作者:江苏如东县马塘小学 喻修峰
 
  “不求甚解”一词现在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是个贬义词,但它的原意并非如此。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讲:“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的“甚解”即“深解”,指“过度的阐释”,整句意思是说:自己喜爱读书,但不死啃书本中的字句钻牛角尖,而是着重领悟文中原意。每逢读到会心处,有了一点新的体会,便高兴得连吃饭也忘记了。多好的读书方法和心态呀!轻松、愉快,将读书、学习变成一种享受。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不也应该如此吗?可现实却有那么多的教师喜欢挖掘,喜欢阐释,乃至阐释过度,非要将一个明明白白、一目了然的问题讲得学生云里雾里、不知其所以然,这才觉得讲透了,这才叫“学问”,其实真是迂腐至极。下面从几个例子中来看看这些“学问”是怎样做出来的。
  一、故作高深
  苏教版十二册语文课本中有一首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次研究课上有位教师是这样挖掘的:他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时问:“词人为什么‘不须归’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这里鳜鱼肥。”有的说:“风小。”有的说:“雨细。”还有的说:“这里有青山、白鹭、桃花、流水,景色美丽。”……一时间,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形成了很好的课堂氛围。可是,讨论了好久仍不见这位教师鸣金收兵,继续讲下面的内容,而是等所有的学生都不举手了,他才不紧不慢地说:“同学们,你们发现词人身上穿的是什么?”“青箬笠,绿蓑衣。”“对,词人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当然可以‘不须归’了。这里‘不须归’的原因很多,得到公认的至少有六个,其中主观方面的原因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有……”显然,这位教师在备课时对这首词进行了较深的研究,查阅了不少的资料,他将“不须归”的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归纳出六条,这些从备课的角度看都是无可非议的。但他在上课时将这些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向学生强调,则明显是画蛇添足、钻牛角尖了,属于“必求甚解”的典型表现。像这位教师这样将“不须归”的原因作为“学问”来研究,显然是故作高深,不仅破坏了整首词的意境,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无病呻吟
  《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季羡林大师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流露出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常会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就是这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也有不少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求“甚解”。
  我曾见过有位教师让学生把这课第四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都标上重音,如“却”“又”等。学生读起来看似抑扬顿挫,感情十足,可完全没有了文章原来的那种清新、自然。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教师并没有把握住文章的本质,而只是刻意地去挖掘了有感情朗读的方法。
  三、无中生有
  《三打白骨精》选自《西游记》,关于《西游记》很多教师甚至一些著名学者都以“微言大义”的方法进行深入解读,并赋予了它种种思想意蕴。而在思想家鲁迅眼中,它只不过是一部令人捧腹的神话小说,他只看到了它游戏的“浅”。也正如胡适所言:“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这点玩世主义也是很明白的,并不隐藏,我们也不用深究。”虽说不用深究,但就有人喜欢深究,无中生有地做出“学问”。《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第三次准备再打白骨精时有段描写: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这里能看出什么?很多教师都把它理解为体现了孙悟空的机智聪明,一般的教学参考书上也是如此分析的。其实,联系上下文看一看,我觉得这里与其说是体现了孙悟空的机智聪明,还不如说是体现了孙悟空的无奈。前两次打白骨精都被师傅误会,吃了不少的苦头,这次请众神证明着实是无奈之举,不想再被误会,再吃紧箍咒了。我觉得如此理解更现实,更自然一些。“体现了孙悟空的机智聪明”这种理解是立足于人物刻画这个角度去解读文本的。如果仅从这一角度去学习课文,心中想着哪些地方能体现孙悟空机智勇敢、除恶务尽的高大形象,那这篇课文读起来肯定是一点意思也没有,就是整部《西游记》读下来也一定是味同嚼蜡。对于像《西游记》这一类的小说,我们应把它当做故事去读,读出趣味,读出情趣。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我觉得应该是:“不求甚解,好读书。”不求甚解应是前提,只有以不求甚解的心态去读书,才能读出作品的“浅”来,还原作品的本来面目,读出作品中的人之常情,才能真正做到好读书。如果像上面几个例子那样,置人之常情于不顾,非要深入挖掘,或是从课文中硬抠出所谓的艺术手法、思想意义,其结果不仅是将学生带入理解、认识的歧途,不能认识到课文、作品的本来面目,更主要的是过分的分析、理解,会将课文、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作品真正的思想、趣味,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愉悦。当然,“不求甚解”也不是“不解”,不要过度阐释,也不等于不去阐释。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实事求是地去面对课文、作品。既不针对课文,做出所谓的“学问”,也不模棱两可,随意应付,放弃应该学习的内容。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11-02-07]
 
上一篇   比较法——文本解读的有效手段  摘自《中华语文网》网站
下一篇   小学文本解读拙谈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