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专题系列 名师家园 名师档案
于永正简介
佚名
 
  1、简历。
  于永正老师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中共党员。
  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拍了三集报道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的电视片,并向全国播出;
  1991年初《人民教育》发表了报告文学《徐州有个于永正》;全国小语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和《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等刊物先后报道了于永正的教改事迹;
  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
  1995年8月,于老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
  1999年出版《教海漫记》;
  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模范;
  2002年12月出版《于永正文集》,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在40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委托,辛勤耕耘,开拓进取,成绩卓著。他是江苏省继斯霞、李吉林之后涌现的又一位具有可贵探索精神和鲜明教学个性的特级教师,也是国家教育部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第一位名师。于老师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足迹踏遍了除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送课到大西北贫困山区,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

  2、座右铭。“以人为镜。”——唐太宗
  3、教育理念。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4、教育理想。和谐发展。
  5、个性特征。幽默开朗、沉着自信、轻松兴奋。
  6、兴趣爱好。京剧、书法、绘画、文学
  7、成功的关键因素。好奇、思考。
  
  附录:
  深度访谈资料(一):
  2002年12月2日星期一早上天气阴沉沉的,空气湿润,尽管冬天已经降临,徐州城仍是暖意融融。8点50分,我走近教研室的大门,本来是打算来找连载于永正老师的《鼓楼教育》,并没有预见到会碰到于老师,走上楼梯,听到于老师熟悉的说话声,中间还夹杂着几声愉快爽朗的笑声。我的心咯噔一下,直埋怨自己缺乏经验,于老师的确很忙,难以找到他,他常常去外地讲课,能够遇到他,真是太巧了!简直令人喜出望外。可惜我没有做好访问名师的准备,无备而来。可是这难得的机会实在不能错过,我迅速定下一条方案:回家拿《名校长、名师基本情况调查表》及相关的研究报告等资料,争取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收获。
  见到于老师,他正在和《鼓楼教育》的主编王明珠交谈。见到我,他很高兴,愿意接受访谈。于老师正在修改他的新书《于永正文集》,旁边站着一位中年男士在等待着他,于老师急匆匆地对我说:"我正要出去校对文稿,这样吧,下午3点,我在办公室等你,好吗?"我点头答应,深切感受到于老师的确是够忙的。
  听说鼓楼区教科所张安琪所长对事物的看法独到,视觉与众不同,而且他与于老师距离较近,于是我又与张所长交谈了约30分钟。张所长给了我很多建议,并帮我出了几个访谈于老师的题目。张所长的话:于老师说过:每个人都要敢于否定自己,否定我们的昨天,批判自己解剖自己,按教育规律成长起来。于老师充满爱心,每年给学生买书买纪念品送给学生。生活简朴,待人随和,刚正不阿,善于开玩笑。交了一批朋友,也得罪了不少人。
  下午2点50分,我走进教研室时,于老师正坐在位子上看书,室内非常安静,于老师见我来了,起身为我倒了一杯水,我坐在于老师的对面,伴着冒着热气的茶水,我简单介绍了我的研究课题,于老师边听边点头,随后开始了我的访谈。
  问:于老师,我已经认真读了您的《教海漫记》,对您有了不少了解,我还想了解一下您是怎样走上教师岗位的?
  于:(笑了)很简单,就是因为师范不要钱,不收学费,管饭吃。
  问:您的家庭状况怎么样,能不能介绍一下?
  于:(陷入沉思后)我们家在旧社会有点家业,属于上中农,有40亩薄地。我祖父没有文化,于是我父亲就一心要上学,父亲先上的私塾,上到初中二年级,学校离家很远,在青州读中学,由于家境贫困,初二就辍学了。他在当地最有文化,在村子里当老师,复式班,两个老师。由于胶东半岛是抗日根据地,很早就解放了。1947年,支前参军参干,有文化的参干,没文化的参军,父亲参干后,在滨海培训。淮海战役以后,父亲到徐州市民政局,1955年在市教育局负责基建,1958年大跃进创办了12中学。我有两个弟弟,现在都六十二、三岁了,他们都是初中毕业,二弟是工人,三弟是小学教师。
  问:于老师,您是什么时候来徐州的?
  于:54年,当时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我在农村上的小学,小学毕业后来到徐州。
  问:您父亲只把您一个人带出来了?
  于:(点头)是的。
  问:到徐州以后,您在哪儿上的中学呢?
  于:我那时候两年没考上中学,农村和城里教学内容不同,什么"比例"、"语法"、"主谓语"根本不会,考试时,我对老师说我没学过。我父亲就让我上了两年补习班。
  问:您在哪儿上的?
  于:当时时私立学校,在博爱街的一个学校,叫……新华补习班。
  问:您在哪儿上的中学?
  于:我考上了贾汪的第7中学,后来上的师范,当时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想法很简单,师范管吃不要钱。我父亲虽然在教育局,家里困难的,农村还有一大家人,就选择上了师范。
  问:您多次提到的一位老师,评价您的作文"有老舍风格"的老师是您初中的还是师范的?
  于:是我上初一的李晓旭老师,他是南开大学刚毕业的男老师,他给我批改作文什么作文题时,给我写评语是:"有老舍风格,可试投稿!"从此以后,我就想当作家。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画画,想当画家,自己观察自己画。受到李老师的鼓励后,(老师的作用太大了)我读遍了老舍的书,开始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我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自己进修,有空就到学校图书室去,凡是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叶圣陶。我边看边做摘抄,只抄写感受深的句子和优美语句,和现在的学生一样,有时也抄写名言。在我所看过的苏联小说《天船》里,我一直记着一句话反映老师的:"我宁愿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也不愿让她冒烟。"
  问:能谈谈您在师范学校的情况吗?
  于:我59年进师范,62年毕业。进师范以后,我的想法是:既然选择了当老师,就当个好老师,不能让学生骂我,要让学生喜欢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徐惠通老师,他教数学,是特级教师,87年退休了,现在已经70多岁了。还有一位赵维仁老师,教了我三年语文,是我的班主任。他们都特别喜欢我。
  问:教您学京剧的是哪位老师?
  于:那是小学时候的事,老师是张敬斋,他爱唱爱拉,有时候自己做胡琴,用癞蛤蟆皮或者蛇皮蒙上弹。我非常感谢张老师,一个是教会我唱戏拉胡琴,使我终生以琴为伴,是一种享受。现在我还天天弹、天天唱。第二点是引我走进了艺术殿堂,陶冶了情操,激发了灵感。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而艺术给人带来的想象是无限的。
  问:于老师,您学京戏对您的语文教学帮助特别大,是吗?
  于:(背倚椅背)我认为把教学工作做好是一种创造,上一堂课也是创造,我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艺术教育。我常常想:读书、观察、思考,创造力从哪儿来的?我认为研究我就要重点研究艺术对我的影响,这是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艺术教育能丰富人的情感,使人感受力强,产生灵性,开发想象力。
  (于老师边说边打开他正在看的一本书《艺术课程标准解读》,这本书是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走进新课程从书",他翻到其中一页读了起来。)
  席勒说:最终而言,有道德的人不是国家工具造就的,只有打开艺术之泉,通过艺术之泉的灌溉,才能养育出有道德的人,通过创造和欣赏美好的事物和艺术品,人的情感就会结晶成美好的形式,这一美好的形式进一步对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有道德的行为。
  于:我的学生我都要求他们学习乐器,电子琴、钢琴、手风琴等,由本校的老师自己教,目的是开发智力,健全人格,锻炼身体。我的学生彭晓明,今年三中高中毕业考上了清华大学,是应届理科毕业状元,他的手风琴拉的特别棒,课本剧演得好,小时候就能背古诗二百多首。还有蔡苏考上西南政法大学,小学四年级时到南师大考钢琴,谈的是肖邦的《小狗》,过了八级,有个欧阳老师认为在同龄人中,他的感悟最好,非要收他为徒,那是他早已熟背《三字经》、《百家姓》、古诗,文学修养很高,理解力很丰富。我给名师下的定义是:名师教的学生是好的,工作是出色的,不能因为一节课一篇论文获奖,就是优秀教师。

  深度访谈(二)
  问:于老师,能谈谈您的工作简历吗?
  于:我在搬运小学呆了两年,65年调到大马路小学,一待就是18年,76年到83年担任教导主任,83年底调到教研室。
  问:于老师,我上师范时,曾经看过您上的《草》,就特别佩服您。《草》一课是您最早上出名的课吗?
  于:最早出名的是《燕子》,84年区里搞活动,开区研讨会,听课的是区里的老师和全省名校的名教师,当时上课的还有徐善俊、张冠珑等人,我上了《燕子》一课,引起很大轰动。常州的老师邀请我到常州的钟鼓楼小学上课,那时候我没有名气,没有人知道我。在这所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里,有100多人来听课。后来又到苏州上了《草》一课,听课的有300多人。以后逐渐不断上课,名气才开始大起来。
  问:于老师,听说您调到教研室后,又连带两轮实验班,这对您的成长有没有帮助呢?
  于:带这两轮实验班对我有很大帮助,提高了我的认识,教育教学水平由不成熟到成熟,。
  问:您怎么会有带实验班的想法呢?
  于:85年我被评为特级教师,市教研室主任张庆问我:想当一般的特级教师,还是著名的特级教师?我说:当然想当著名的特级教师。这样我下决到鼓楼小学带实验班。我认为,当特级教师不是句号,应该是分号。
  问:为什么不是逗号、省略号?
  于:不是逗号,必定是一个肯定,是对20多年工作的总结。
  问:那您的工作一定很忙吧!
  于:是的,是够忙的,要负责全区的语文教学,要下到学校听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课。尤其听骨干教师和有困难的教师的课。但是我每周至少一天在鼓楼上课,主要带作文、阅读课。我经常搞活动,亲自改作文。通常我的作文课星期四上,学校老师都来听课,他们把作文课安排在星期五。我改的作文本上的评语写得还不错,师范生专门抄我的评语。作文的教材我都自己安排,每次见到我去上课,学生们都欢呼雀跃。每一年元旦都举行作文大奖赛,评出一、二、三等奖,人人有分,奖品都是书。
  问:那您每次买的书够多的!
  于:有一年元旦,我和徐善俊一起去给学生买书。营业员见买了那么多书,问我是否开发票,我说不要,她好奇地问给谁买书,我说:给孩子们买的。营业员说:你那么多孩子?徐善俊连忙解释:是给学生买的。营业员立刻肃然起敬。
  问:于老师,您的《教海漫记》一书中的点点滴滴,看似不经意,其实花费了很大经历吧!
  于:我一直都记工作日记,每年保存7、8本,我天天记日记,坚持了好多年。可惜文革时期丢失了很多,现在只剩下一小部分了。我写的《教海漫记》多是从日记中提炼出来的。最近我要出版新书《于永正文集》,里面是我曾发表的比较好的文章。
  问:于老师,听说你们有个"教学沙龙",它对您的影响大吗?
  于:这个挺好!我们的教学沙龙由我、张庆、高林生、郝敬华等人组成,我们经常碰碰头,闲谈,内容全都是语文教学,我们志同道合,在相互交往中长见识。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思维容易撞击出耀眼的火花,启发灵感。
  问:于老师,能不能举个例子?
  于:比如,80年代时,有一次,我们讨论这样的问题:每课生字是不是都要教?是不是每节课都要拿着卡片让学生认读?结果是不需要每个字都教。你看我上《燕子》、《小稻秧历险记》时,让学生自己认,认识哪个字就念给大家听听,哪个字不会读就自己读。有一次在上海上《金色的细雨》,我让学生挑选不会的字读,有个男生说都会了,连"柁"都认识,一问才知道,语文书一发下来他就读了一遍,所有的字都会认了。所以生字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这也是教会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于:还有一次我们讨论电脑多媒体怎样使用,比如板书,电脑打出来是冷冰冰的,而老师亲自写流露的是情感,体现了人文精神。因此我们认为老师能做的就不要用电脑多媒体代替。
  于:有一年毕业考试,作文考一封信,并要求学生写信封。统计成绩时,发现全市奎西小学的作文成绩最好,书信的格式没有错的,而其他学校正确率是60%左右。一询问才知道,他们班有个学生曾写信给《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结果收信地址、寄信地址写反了,即寄给奎西小学××班“知心姐姐”,班主任老师打开一看,才知道是自己的学生写错了地址,她想学生即将毕业,连信封都不会写,真是惭愧!于是专门教学生写信封。我们几个人讨论了这件事,学生为什么学作文?现在地作文是脱离学生实际的,应该是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为社会实际需要服务。于是我以“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为课题目进行了作文教改实验。
  于: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当大家提出问题要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由于于老师太忙,我们暂时访谈结束。鼓楼小学的赵继红等着请教于老师问题,我又请于老师填写《名师名校长调查表》,他认认真真地一项项填写,表现了一个特级教师的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深度访谈(三)
  4点55分我走出了教研室,心中非常高兴,想想前几天还在为访谈的事发愁,今天一下子开了个好头,相信这个课题一定能够做好!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在一个寒风吹拂的早晨,我乘坐75路公交车前往南湖花园拜访于永正老师。由于昨天已提前预约,所以这次的采访是打的“有备之战”。汽车经过近20分钟的路程,停在了南湖花园门口。这里空气新鲜,人烟稀少,是一个修养的好地方。我来到于老师门前,按响了门铃,于老师的老伴杨阿姨来开门,她见我来了,连忙喊于老师下楼来。于老师从楼上快步走下来,边走边说:“刘杰来了。”他穿了一件深红色的马甲,衬着已半白的头发,显得格外年轻精神。听了我的夸奖,于老师笑着说:“这是我在家的工作服,今天全家打扫环境卫生。”
  于老师先带我参观他的住房,我走进于老师的生活,才发现他比我想象的还要富有情趣。
  瞧!客厅的电视墙上画着于老师亲自画的一副副京剧脸谱,色彩鲜艳,形神兼备,据说于老师画了半天的时间就画好了,衬托出住处的艺术氛围。周围的摆设更是显现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一个扇形暗褐色植物化石摆放在架托上,似王冠的大海螺在斜射进来的阳光照耀下泛着亮光,竹子雕刻的老者悬挂于墙上似乎已饱经风霜,精致的镜框里镶嵌着朋友的鼓励、学生的敬意……
  “上楼来参观参观!”于老师把正在欣赏的我请上了二楼,于老师的书房里,女儿正在伏案读书,书桌旁是一个大书柜,里面摆满了各种书籍,书橱对面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于老师深情地说:“这是学生专门写了送给我的。”
  走近于老师的卧室,感觉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挂了不少于老师和老伴的大幅合影,从青春年少到夕阳正红,从黑发到白头,岁月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相依相伴。看那每一张合影都是笑意盈盈,笑容里深藏着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于老师随手拉开抽屉,满满一抽屉CD、VCD都是戏曲,尤其是京剧碟片最多。于老师骄傲地说:“看,看,京剧的我都有!”言语中流露出孩童的天真活泼。于老师又说:“我天天唱,一天不唱都不行。”
  参观完毕,我们重回客厅,开始了访谈。
  问:于老师,您最近出的书《于永正文集》是不是挺受欢迎的?
  于:暂时还未发行,我想应该会受到欢迎吧!
  问:在您写的这些书里,您最满意的是哪本书?
  于:还是《教海漫记》,是我十年的积累。你好好读读后记。我的新书里可以读读《好奇心》、《琢磨》、《艺术教育感言》等文章。
  于:我写文章时,每篇文章都要感动自己,对自己有启发,写书不是教训,不是说教。
  问:于老师,冒昧地问一句,您的人际关系怎么样?
  于:大家对我都不错,好像没遇到太大打击,比如同事妒忌讽刺等。我读我的书,写我的文章,管好我的班。不过我有点骄傲,敢想敢做,敢于否定别人,教研室开会时我总是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我听别人的课,不是冷眼相看挑剔,而是变人之短为己之长,我总是看人长处,用赏识的眼光看人,而不是看人的毛病。我人缘挺好,工作又有两下子,大家比较佩服我,所以评优、市劳模、省劳模、全国劳模都很顺利。别人说:墙内开花墙外香。我不是这样,真正了解的同事都认为我墙内墙外都香。(于老师最爱开玩笑,这句话实实在在。)
  问:您认为环境对您的影响大吗?
  于:环境有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第一,环境有影响,但不是主要的。文化大革命够乱的,没有书读,我就反复看《毛泽东选集》、《鲁迅文集》,并没有浪费时间。第二,人际关系是自己争取的,有好的精神境界就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同事之间要互相帮助,有问题有缺点不是揭短,不是视而不见,用实际行动帮助别人会赢得大家的尊敬。“清队”时期,(见我不懂)就是清理阶级队伍,对有历史问题的同志办学习班。有一位马老师因为站错队而隔离审查,工宣队办学习班看着她。有一次工宣队训斥她交代问题,她特别紧张害怕,我就说:有就说,没有就不说!”后来她说非常感激我,当时都想自杀算了。
  环境是自己争取来的,要善于团结,有热情,善于团结,就像老师教学生一样,学生表现好,哪个老师不喜欢?一个人有本事,工作表现好,热情善良就会博得大家的认可。有人埋怨环境,说到底是自己的原因。(笑了)我常常说是“超期服役”。不过我很遵守纪律,影响工作的事不干,像上课、讲学都要安排在教研室工作之后。
  于:我是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不断给自己出题目,不断树立目标,然后再往前插个目标,人生在世,几十个春秋,得做点什么,不能做个芸芸众生。内因起主导作用,但是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外因在一定情况下起决定作用。比如:我从一个教师到领导到市劳模、省劳模、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这些都是领导的鼓励,一提名大家就同意,被同事们承认和赏识。
  问:于老师,您年轻时就想当特级吗?
  于:没有,从来没想过。(我很惊讶,不是有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吗?)
  于:(微微笑了笑)生活中不必刻意去追求什么,我最喜欢的是发表文章,坐在灯下,别的都不想,只有文学是自己的,我在这里找到了最佳位置。
  谈着谈着,话题又转向了教学,我们围绕“怎样让学生更聪明”简单地交谈了几句。
  不知不觉,已是十点多,我有礼貌地与于老师告辞,他兴致颇高地带我参观了南湖花园。在安静的别墅群中,在狭长洁净的鹅卵石小路上,走着师徒二人,师傅于老师闲谈着人生、事业、家庭,恬淡而从容,徒弟我凝神听着、思考着……
  于老师送我上了公交车,嘱咐我注意安全,我挥挥手和于老师再见了。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06-04-01]
 
上一篇   与于永正面对面  摘自《小学语文部落》网站
下一篇   浙江省小语特级教师盛新凤 返回本集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